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2.比例第3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第3课时比 例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5~18页。
教学提示
教学时根据比例的意义可分以下两个层次进行;让学生任意写出若干个比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明确那些比的比值是相等的?当得出结论后,再举例。第二层次引导学生揭示概念。既然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说这两个比相等,是否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来?如将2:3和6:9,2:8和6:24改写成2:3=6:9,2:8=6:24。家长指出这样的式子叫做比例。再经学生反复观察思考后,概括出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l.利用不同规格国旗的典型事例,经历求比值,认识比例的过程。
2.了解比例的实际意义,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体会国旗中隐含的数学规律,丰富关于国旗的知识,培养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
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我国的国旗。国旗长15厘米,宽10厘米。(课件出示国旗图片).
师:看到此景,同学们说一说面对国旗有什么感受。(同学们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
师:根据条件,请同学们求出国旗长和宽的比。
生:国旗长和宽的比是3;2。
师:那么宽和长的比呢?
生:宽和长的比是2:3。
师:国旗宽和长的比值是多少呢?
生:。
设计意图: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激发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通过求长和宽的比和比值,复习巩固比的基本性质。
二、探究新知
1.比例的概念。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兔博士为我们准备的有关国旗知识的资料,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课件出示兔博士网站中的内容,学生阅读)
师:请同学们任选两种规格的国旗。
(1)分别求出长和宽的比值。
(2)分别求出宽和长的比值。(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师:观察这些比值,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288:192与240:160的比值相等。
生2:192:128与144:96的比值相等。
师:国旗的规格虽然不同,但是长和宽的比值都是相等的。
(边总结边板书)
240:160=144:96或 =
师:(以240:160=144:96为例介绍)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板书)
240:160 = 144:96
内项
外项
师:根据比例的概念,通过计算两个比的比值,去判断它们能否组成比例,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写出来。
⑴4:3和20:15 ⑵0.5:12和1.5:3.6
⑶9:6和: ⑷:和:
(学生独立完成,班内交流,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通过自主学习、集体交流、计算结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发现、认识比例的过程。
巩固练习的设计,加深学生对比例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2.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观察刚才得到的3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小组内合作讨论探究一下,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在4:3=20:15中,4×15=3×20=60。
生2:在9:6=: 中,9×=6×=3。
生3:在:=:中,×=×=。
师:同学们都得到了积相等的式子,你们能用外项和内项这两个词来概括这些式子表示的意义吗?
生: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生齐读。
师: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师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内容)
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就可以把比例式化为等积式。
例如:4:3=8:6可化为4×6=3×8,反之亦然。
师: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应怎样相乘呢?(自己探索,小组交流,班内汇报)
生: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后,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应交叉相乘,它们的积相等。(教师注意纠正学生在汇报时表达上的不当之处)
师板书:
=
设计意图:脱离教材中比例里的内项和外项数据较大的特点,由巩固练习中的习题入手,层层深入,学生自主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语言表达等能力。
3.解比例。
师:我们知道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就叫做解比例。
(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例3)请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1)9:2=6:χ (2):χ=:
师:该怎样求出χ的值呢?(提示学生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答)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看同学们完成得都不错,接下来我们再看两个练习题,
(屏幕出示练习)(1)4:3=12:(a) (2)9:6=(b):24
师:组内讨论,怎样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括号里的数?
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有(1)a=3×12÷4=9;(2)b=9×24÷6=36。
师:解比例就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来求解的。
设计意图:借助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使学生经历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巩固新知:
1.填空。
(1)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可以组成( )。
(2)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比的比值和等号右边的比的比值一定( )。
(3)在6:5=30:25这个比例中,外项是( )和( ),内项是( )和(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写成( )。
2.下面( )能与:6组成比例。
(1)1:18 (2)3:5 (3): (4)0.1:0.9
3.解比例。
⑴12:χ=9:15 ⑵0.8:5=0.4:χ
⑶:=χ:63 ⑷χ:=:2
4.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5:3和20:12
(2)0.4:1.8和1.4:7.2
(3)8:6和16:43
(4)12:32和2l:56
5.甲客车3小时行驶135千米,乙客车5小时行驶225千米,分别写出两客车行驶路程与行驶时间的比,并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6.把5×8=4×10改写为比例式,请写出四个比例式。
7.小明3分钟写了63个字,小强5分钟写了105个字。分别写出小明和小强写的字数和所用时间的比,并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8.根据下面条件列出比例,并求出未知项。
⑴96和χ的比等于16和5的比。
⑵χ和45的比等于8和25的比。
9.将0.6、8、0.8再配上一个数,使它们可以组成比例。
10.妈妈花15元钱买了12米花布,如果要买20米同样的花布,需要多少钱?
11.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两数的比是多少?
答案:
1.⑴比例 ⑵相等 ⑶6 25 5 30 6×25=5×30 2.⑷ 3.⑴χ=20 ⑵χ=2.5 ⑶χ=70 ⑷χ= 4.⑴和⑷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5.135:3=45 225:5=45 因为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这个比例可写成135:3=225:5 6.5:4=10:8 5:10=4:8 4:5=8:10 10:5=8:4 7.63:3=21 105:5=21 因为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这个比例可写成63:3=105:5 8.⑴96:χ=16:5 χ=96×5÷16=30 ⑵χ:45=8:25 χ=45×8÷25= 9.①0.6×0.8÷8=0.06 ②0.6×8÷0.8=6 ③0.8×8÷0.6= 符合要求的数有3个,它们是0.06或6或。 10.15÷12×20=25(元) 11.甲数×=乙数×,则甲数:乙数=:=3:4。
(四)达标反馈
1.练一练
第1题,先让学生试做,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如何判断的。
第2题,提示学生先算出16:2和40:8的比值,再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第3题,先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式子的机会,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填一填。
(1)比例就是( )。
(2)在7:3=21:9中,( )和( )是比例的内项,( )和( )是比例的外项。
(3)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 )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4)从6、24、20、18、5这五个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比例是( )。(写一个即可)
3.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5:3和3:6 :和:
4.(1)写出两个比值都是5的比,并组成比例。
(2)写出两个比值都是言的比,并组成比例。
5.3辆汽车一次运煤24吨,8辆这样的汽车一次运煤64吨。分别写出运煤的吨数和汽车辆数的比,并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6.解比例。
2:5=8:χ 3.6:1.2=χ:0.8
χ:6.6=6:3 12:4.8=36:χ
答案:
1.第2题 16:2=40:5
2.(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3 2l 7 9 (3)等于 (4)24:6=20:5(答案不唯一)
3.1.5:3=3:6能组成比例
5.24:3=8 64:8=8 能组成比例
6.χ=20 χ=2.4 χ=13.2 χ=14.4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及解比例,请同学们说一说比例的概念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然后说一下解比例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正确理解比例的意义与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并能熟练解比例。
(六)布置作业
1.如果3χ=4y,那么χ:y=( ):( )
2.哪杯水平甜?
3.判断10:2和75:15能否组成比例。
答案:
1.解析:由χ:y=( ):( )可知,把χ作为比例的外项,y作为比例的内项,因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所以3是比例的外项,4是比例的内项。 应填:4 3
2.提示:要想知道哪杯水更甜,就必须知道每杯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比。男孩调制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水,可知蜂蜜与水的比是40:360。女孩调制一杯蜂蜜水,用了2杯蜂蜜,18杯水,可知蜂蜜与水的比是2:18。而40:360与2:18之间还是不能比较出哪杯水更甜,因此要将这两个比进行化简。
40:360=40÷360===1:9
2:18=2÷18===1:9 因此两杯水一样甜。
3.提示:(1)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也就是通过求比值的方法判断。因为10:2=5,75:15=5,两个比值相等,所以10:2和75:15能组成比例。(2)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先假定10:2和75:15能组成比例,那么,2×75就应该等于10×15,通过计算可得2×75和10×15的积相等,即10:2=75:15,所以也能断定10:2和75:15能组成比例。
10:2和75:15能组成比例。
板书设计
教学资料包
(一) 教学精彩片段
1、猜数
师:这里有一个比例“12:□=□:2”,不过它的两个内项看不清了,想一想,这两个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
生1:1和24。
生2:2和12。
……
师:正确吗?为什么?
生:正确。
生:可求比值判断。
师:还有不同答案吗?
师:你能举出项不是整数的例子吗?
生:0.1和240.
生:30和0.8
……
师: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
生:举不完。
2、猜想
师:仔细观察这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生:两个内项的位置可以交换。
……
3、验证
师: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有什么好办法?
生:可以举例验证。
师:你觉得应该怎样举例呢?
生1:任意写一个简单的比。
生2:求出比值。
生3:根据比值写出另一个比的一项,求出另一项。
生4:组成比例。
生5:算出外项的积和内项的积。
(3)合作要求
师:前后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每个同学写出一个比例,小组内交换验证。
师:通过举例验证,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4、归纳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3:5=4:6,为什么两个外项的积不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其实我们的发现与数学家不谋而合,他们也发现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5、完善
师: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那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示成什么?
生1:ad=bc
生2:bc=ad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0:3=0:4,可以吗?3:0=4:0呢?
生:比例中两个比的后项都不能为0。
师:如果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这怎么相乘?
生:交叉相乘。
设计意图:不完整的比例激发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猜数的兴趣,教师举例示范,为学生小组合作举例验证比例的基本性质搭建支点,意在让学生经历“猜数——猜想——验证——归纳——完善”的知识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二) 数学资源
有4、6、10三个数,请再添加一个数,使它们可以组成比例。
思路分析: 在比例里,比例的项有四个,这四个项可分为两个外项、两个内项。从4、6、10三个数的角度考虑给四个数分项可以分成三种情况:(1)4和6是相同的项;(2)4和10是相同的项;(3)6和10是相同的项,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求出乡个不同的数。
答案:(1)4×6÷10=2.4; (2)4×10÷6=
(3)6×10÷4=15。
所以添加的这个数可以是2.4或或15,都可以与4、6、10组成比例。
三、资料链接
人体比例关系
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著名画家。在长期的绘画实践和新究中,他发现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人体绘画规律:标准人体的比例为头与身高的比是1:8,肩宽与身高的比是1:4,伸平两臂的宽度等于身长,两腋的宽度与臀部宽度相等,乳房与肩胛下角在同一水平上,大腿正面厚度手于脸的厚度,跪下的高度减少。达·芬奇认为,人体凡符合上述比例,就是美的。这一人体比例规律在今天仍被认为是十分方价值的。
比 例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40:160=144:96
—内项—
外项
2.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4:3=20:15→4×15=3×20 =
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4.解决问题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4.解决问题教案,共13页。
小学冀教版二 比和比例5.测量旗杆的高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冀教版二 比和比例5.测量旗杆的高度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动手测量,自主探究,计算高度,交流体会,畅谈收获,总结课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二 比和比例3.简单应用第4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二 比和比例3.简单应用第4课时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按比分配,基础练习,加深认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