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汽化和液化获奖ppt课件
展开1.比较汽化现象和液化现象
1.“白气”不是气体,而是由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千万不能认为是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2.冬天,窗玻璃变模糊,水珠在室内的表面,而夏天,室内开冷气窗玻璃变模糊,水珠在室外的表面。
【例】(益阳中考)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会降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的哪一种?( )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凝华【解析】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答案】B
1.物质从____态变成____态叫做液化,液化要____热。2.所有气体在_______________都可以液化;另外,在一定温度下,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的最大好处是________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知识点1:液化现象1.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铁块熔成铁水 B.湿衣服晾干C.河水结成冰 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
2.(教材情景题)寒冷的冬天,当戴眼镜的学生从室外走到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不久小水珠又消失了,这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A.只有液化 B.只有汽化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3.梅雨季节,靖江市会连续出现“回潮”天气现象,这时我们室内的地砖、玻璃等总是潮湿冒“汗”,形成“汗”的原因是( )A.物体内有水渗出 B.空气中水蒸气液化C.空气液化 D.空气和水蒸气一起液化的结果
4.我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用的液体氢氧燃料,采用的原理是( )A.蒸发吸热 B.热胀冷缩C.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 D.液化放热5.以下实例中液化方法与其他都不同的是( )A.煤气罐中的液体B.一次性打火机中的液体C.烧水时锅盖内侧的水滴D.推压活塞,注射器内重新出现液态乙醚
知识点2:液化放热6.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____现象,________很多热量,使_____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蘸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_____________,使手不会被烫伤。
7.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100 ℃的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 )A.开水的温度比水蒸气的温度低 B.水蒸气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C.开水不易散热 D.水蒸气散热快
8.小刚吃冰糕时,把冰糕放在碗里,发现碗中的水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冰糕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他用手摸碗壁,发现碗“漏水”了,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碗壁上发生的________现象,在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要______热。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我们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____房间壶嘴的上方_________较多,判断出______房间的气温较高。
10.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在途中侧翻,发生泄漏,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氨________________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形成的;消防员赶到后,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时,湿棉纱很快结冰将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湿棉纱上的水分放热凝固
11.冬季,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分别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____(填“甲”或“乙”)是火焰熄灭前的图片。
12.(长沙中考)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阿凡题 1075338)A.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B.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C.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D.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13.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阿凡题 1075339)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到璃的外表面
14.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子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这种杯子放在某些地方的空气中,白玉圆锥体上就会有水滴产生,过一段时间后杯中就会盛满水,故称“常满杯”,下列有几种关于此杯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C.有水滴产生时,白玉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低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可能自动“生”水
15.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会感到暖和;而用劲向手上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而会更冷。请你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解: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哈出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手时,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液化要放热,所以手会感到暖和;而用嘴向手上吹气,会加快手上的汗液的蒸发,而蒸发要吸热会带走手上的热量,所以手不但不会暖和,反而会更冷。
物理人教版第3节 汽化和液化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第3节 汽化和液化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汽化和液化,-196℃,高压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3节 汽化和液化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3节 汽化和液化教课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汽化和液化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汽化和液化优秀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加热时水沸腾,加热结束沸腾停止,液体沸腾的条件,液体沸腾的特点,衣服干的过程剧烈吗,不需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