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愚公移山获奖课件ppt
展开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B(chèng—chèn)
(1)赞同 (2)放置、安放 (3)更替 (4)指草木 (5)通达。文中指改变 (6)即使 (7)尽 (8)愁苦。文中指担心(9)停止 (10)被……所感动 (11)背
(1)将近 况且 (2)代词,他的,指愚公的 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3)助词,的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代词,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1)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上了山),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2)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3)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4)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担心挖不平吗?
(1)惩/山 北 之 塞(2)邻 人 京 城 氏 之 孀 妻/有 遗 男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C(愚公之妻对移山持的是肯定态度)
这一内容从侧面表明愚公移山的行动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连小孩都愿意过去帮忙。
愚公是一位目光长远、不畏困难、勇于挑战、思虑周全的老人。
示例一:我认为愚公移山是聪明之举。尽管移山比搬家或绕道困难得多,但移山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移山之举说明愚公有着远大的抱负,敢于挑战自然,而且坚信人定胜天的道理,他懂得只要代代坚持,就一定有实现愿望的一天。示例二:我认为不能简单地以“智”“愚”来认识愚公移山的行为。从现实可行性和功利效益的角度来说,愚公确实“愚”。但从精神意志的角度来说,他知难而上、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人定胜天的信念,不正给了我们积极的启示吗?(言之成理即可)
A(即使;B.停止/已经;C.隔绝/砍断;D.阻止/只是)
他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期盼实现抱负的美好愿望。
愚公抱负远大(或:信念坚定),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或: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畏首畏尾,遇难而退)。(概括合理即可)
(1)示例:重阳节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一般包括登高赏景、观赏菊花、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这个节日有“长久长寿”“丰收”等寓意。(2)此徽标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边由两个数字“9”书法变形而得,寓意九九重阳。“9”字的中间是一朵盛开的菊花,寓意重阳节有赏菊花的习俗(左边整体图案是一个圆,寓意欢庆、幸福、圆满)。右边的上面是大写的繁体字“重阳节”,它的下面是小写的汉语拼音“chng yang jie”,右下角是一枚印有繁体“重阳”二字的印章,寓意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万仞(rèn) 穷匮(kuì) 孀妻(shuāng) 渤海(bó)B.智叟(sǒu) 始龀(chèng) 惩罚(chéng) 陇断(lǒng)C.迂回(yū) 荷担(hè) 阻塞(sè) 亡以应(wú)D.魁父(kuí) 叩石(kòu) 箕畚(jī) 一厝(cuò)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1)杂然相许__________(2)且焉置土石________________(3)寒暑易节__________(4)曾不能毁山之一毛__________(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__________________(6)虽我之死,有子存焉________(7)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______(8)何苦而不平___________________(9)惧其不已也________(10)帝感其诚__________________(11)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______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代词,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4.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1)惩 山 北 之 塞(2)邻 人 京 城 氏 之 孀 妻 有 遗 男5.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上了山),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担心挖不平吗?
6.用课文原句填空。(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愚公移山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愚公移山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侧面表现移山之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愚公坚信山可移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
对比、衬托 对比的作用: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或者是矛盾的双方安排在一起,突出他们之间的不同点,或突出其中一方的特点。 衬托的作用:衬托主要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事物或者用有差别的事物做陪衬,突出主体,渲染主体。 衬托的形式(正衬和反衬):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景衬情(以哀景衬乐情、以乐景衬哀情)、以高衬低(以低衬高)、以大衬小(以小衬大)、以明衬暗(以暗衬明)、以环境衬托等。 常见题型:①文中运用了衬托手法,试举例说明。②文中写某人或某物对表现主要人物起什么作用?③文中描写某环境有何作用?
答题思路:①用……和……对比(用……衬托……),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情感(揭示……道理)。②文中将……与……对比(文中写……衬托……),有力地表现了……。③环境描写,衬托某人或某物的……的特点,表达了……。
(一)阅读课文,完成题目。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难,衬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B.邻人京城氏的男孩尽管才七八岁,却能热情地帮助移山,写出了愚公移山这一行动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支持。C.愚公之妻质疑愚公,智叟嘲笑愚公,尽管他们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山持否定态度。D.愚公不畏艰难、子孙相继挖山不止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
愚公之妻对移山持的是肯定态度
8.“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这一内容有什么作用?9.请概括愚公的人物形象。
10.有人认为愚公移山是愚妄的行为,有人认为愚公移山是聪明之举。对于愚公移山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理由。
(二)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列题目。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13.本文中用天神搬走大山作结局有什么作用?
14.请根据上文和链接材料,简要说说愚公和鲁公的性格有什么不同。链接材料: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注】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链接材料译文】鲁公修建园子,想挖一个池子,(他的)父亲说:“没有地方放土。”鲁公于是停下来了。有人说:“土可以堆成山。”鲁公认为(这个意见)不错,想按照他的方法去做。(他的)妻子说:“你就不怕小儿女被东西绊倒吗?”鲁公又停下来了。(又)有人说:“修条小路通到园子里,设个栅栏围着它,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鲁公听从了他的话,又想按照这个人的办法做。家里又有人阻止他,说:“园子修好了,必定要添仆人(打理),(给仆人住的)下房就不够了,值得考虑啊。”鲁公迟疑不决不能做出决定,(修园这件)事情就又停下来了。
15.(2019-2020·秦皇岛海港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登高赏景、观赏菊花、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并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故
九九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材料二:重阳节徽标(见下图)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愚公移山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愚公移山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字词辨析,生字新词,通假字,词语辨析,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课文探究,知识点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愚公移山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愚公移山精品课件ppt,共10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愚公移山一等奖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愚公移山一等奖习题课件ppt,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