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学写游记》课件新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462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学写游记》课件新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462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学写游记》课件新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4623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学写游记》课件新人教版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4623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学写游记》课件新人教版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4623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学写游记》课件新人教版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4623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学写游记》课件新人教版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4623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学写游记》课件新人教版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4623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第五单元写作 学写游记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五单元写作 学写游记背景图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游记写什么,怎么写,神农架游记,文题二例文,文题三例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写作的顺序,使文章有层次、有条理。2、能够多角度观察生活,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来写,重点突出,详略得当。3、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游记是一种以记叙参观访问、旅途见闻为主要内容,并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文章 ,它常常用如诗如画的笔触,引领我们见识奇丽风物,神游名山秀川,让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单元的作文训练就是要我们写一篇游记,怎样才能写好这类文章呢?
安排一次游览。如果近期没有时间,至少也要回味一次曾经的游览。因为没有“游”,也就不会有“游记”。“游”的含义是多种多样的:旅游、游玩、游览、参观、访问,无不可写。
捕捉信息,梳理素材。无论你是有所准备地去游览,还是回想曾经的旅游,你都要注意捕捉这些信息:你游览的山川景物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有哪些神话传说、乡风民俗、名人轶事,碑文楹联……这些,都是你写作中的“源头活水”。
5月28日,我和爸妈一起去游览北海公园。 10点,我们到了公园门口,买票进去。 首先看到公园里有一个很大的湖,一些人在湖上划船,湖边有很多游客。 我们沿湖行走,湖边有亭子,亭中有人休息。 我们爬上了名为琼岛的小山,看到了负有盛名的北海白塔。
游记可不是流水账,不仅要写游览过程,还要有自己的感受呢!
看看下面这篇小游记日记,从写作角度说说它的问题
1、交代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以此串起全文。2、描写景物,抒发感受 温馨提示:后者是写作的重点,须详写;前者宜简略不必事无巨细叙述出来。(游览过程 中一些特别的经历也可以写出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如:《登勃朗峰》后半部分,“车夫之王”的言行,是旅途中难得的趣事,值得一写。 凡是浏览中见到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以及听到的神话传说等,都可能作为游记的材料。
一、根据游览行踪和自己体验,合理安排写作顺序 写作时,要在认真观察和记忆游览的景物的基础上,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写所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至于杂乱。 可在写作前简单画出路线图,按照“移步换景”的方法,先到了哪里,看到想到什么,又到了哪里,看到想到什么。切忌想到什么写什么,会让读者没有明确的感同身受。
观察景物,通常有两种方法。
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
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作的顺序。
二、详略得当、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可根据观景路线,对印象深刻的景观重点写,其他的就略写或者不写,文章就会详略得当、层次分。如《登勃朗峰》。也可以不写出观景路线,直接对想要表现的景物展开描写,开门见山,如《壶口瀑布》。写作的重点就是把看到的景物重点写下来。对于我们看到的特别好的景物,我们要进行具体地描写,突出重点。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
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三、细致描写、突出其独特、令人难忘之处对于重点的景物,要注意详细描写出它们的位置、大小、动态、静态、颜色等。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生动地描绘。
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
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四、要写出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在记叙描写基础上,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我们在写游览记时,应把开头和结尾写得简略些。开头可以交待清楚时间、地点和人物。情、理、景相结合:看到一个景观,你有怎样的感受,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在描写之后表达出来。只有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才能让文章灵动起来,才能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古今中外,凡写景佳作必有动人情感。不管是细小情思,还是高尚情怀,写出来,你的游记才能动人起来。
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行几个小小的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我的一部分精神和生命便永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 我一直不能够明白,要运用怎样的匠心和功力,才能恰到好处地凿成这样一个如圣殿般的穹顶呢?四面环视,很久很久不敢相信这一切真的是我亲眼所见。
在描写、叙述后发表议论或抒情。表达景物给自己的震撼和对自然神奇伟力的赞美。
五、一篇好的游记,往往还具有知识性这样读者不仅能够从中了解景物的美妙和作者的情怀,还能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这需要游览时搜集相关资料,在写作时恰如其分地运用。
一、游记作文不要写成旅游路线图
二、针对你游览的某一地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点来作文
三、必须考虑游记的顺序,空间,时间,角度(远到近)
四、描写不必面面俱到,要懂得删减枝叶。
五、选着留有深刻印象的点来做发挥,其中一定要有详略,哪几个略写哪几个详写要想清楚。
六、注意历史事物和历史事件,传说的巧妙结合,更能凸显出游览的意义和文章的深度。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谈到长江考察热及中外勇士的探险《一滴水经过丽江》谈到丽江的历史,东巴文字。都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文化气息。
西湖—一个风景秀丽令人神往的地方,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此题诗,又给了多少作家写作的灵感……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于宋代—苏轼(苏东坡)。在西湖,所有的历史都会变得抽象,每一次去都像第一次去一样,总会发现新奇的事物,这让我感叹不已。 我们来到湖边,我放眼望去,一眼却望不到边。美丽的荷花点缀着一片绿池,桃红、粉红和翠绿色夹杂在一起,映衬着蓝色的天空,那情景真是如梦如幻。
风依依,水柔柔。草青青,花红红。香淡淡,香浓浓。西湖边,垂柳梳妆,西湖里,鱼儿嬉戏。不久,苏堤春晓就展现在我们眼前。苏堤全长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成的。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苏堤犹如一个报春使者,春天到来,杨柳夹岸,微风习习。我们坐着览车,依次跨越了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等六座桥。微风倩影,在这美景之中,享受着大自然无微不至的照顾。到了傍晚,微风扑面而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黯然销魂。
我们又来到了柳浪闻莺,一路上,不少奇柳异树映入眼帘。这里原来是御花园,但后来有改造成了老百姓的大乐园。百鸟园是主要景点,是一个巨型网笼,是为了营造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在闻莺馆东面的草地上,远远的可以望见“中日不在战”的纪念碑。公园北部原先的钱王饲经过风格改造后,成了江南风格的私家林园,小桥流水、假山喷泉,别有天地。 其实,西湖还有很多景点这只是冰山一脚,有空去西湖体验一下哦!
为了拓展我的知识面,爸爸答应暑假带我去神农架一趟。 8月中旬的一天,我们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踏上了神农架之旅。① 我们先乘火车到宜昌,再在宜昌
①交代旅游的时间、地点。
乘大约五六个小时的汽车,便来到神农架的入口——鸭子口。 这里的海拔已经是一千八百多米了,与宜昌市区的炎热相反,我感觉到了一丝丝的寒意,汽车玻璃也冰凉冰凉的。②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又行驶了四十多分钟,就是神农架的最高峰——神农顶。
②景点一:鸭子口,“凉”,略写。
从山上往山脚下望去,植被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山脚是阔叶林,山腰是针叶林,再往高处,草树交错。越往上,树就越来越少。到海拔两千六百多米的地方,就基本上没有树了,只剩下了各种各样的草和大熊猫爱吃的箭竹,可惜箭竹都枯死了。到山顶便只有草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山草甸。③
③景点二:神农顶,“最高”“草树交错”,详写。
神农架最有名的一个景点就是风景垭。这里云雾缭绕,再加上青翠的山峦,似乎仙境一般。听说如果到了秋天,天气好而且没有云雾的话,景色会更加美丽。从这里可以俯视到山腰上红、黄、绿的树叶,它们相互交错,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还能远眺各种奇峰怪石,它们在丛林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幽静、苍莽。④
④景点三:风景垭,“青翠”“云雾缭绕”,详写。
离开风景垭,沿着盘山公路继续往前走,便来到了板壁岩。 在这里,我看到了蔷薇、冷杉、黄杨、红杨等过去我听都没有听说的植物,其中有不少还是珍稀植物呢。有长了一千多年还只有一个成人高的小叶黄杨,过去用来制作直升飞机螺旋桨的红桦,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珙桐……⑤
⑤景点四:板壁岩,“有不少珍稀植物”,详写。
跟随着导游走了一会儿,我们看到一个洞穴。据说这里可能曾有野人出没过。洞旁古木参天,树上附着厚厚的一层苔藓。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新鲜呀! 游完板壁岩后,接着我们又游览了金猴溪、野人梦苑、瞭望塔等景点。 这次去神农架,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丰富了我的知识,增长了我的见闻。⑥
⑥略写瞭望塔等景点,总述旅游收获。
参观上海博物馆 一个周日的上午,我们怀着激动、好奇的心情参观了上海博物馆。① 巍峨、壮观的上海博物馆坐落在繁华的市中心,与自然博物馆隔路相望。步入博物馆大门,我们来到一楼古代青
①开篇点题:点明参观的时间、对象,领起下文。
铜馆。这里陈列的是中国古代青铜器。讲解员向我们介绍道:“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青铜器工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它以造型雄伟、细致考究闻名于世……”②听着讲解员的介绍,我的心早已飞到那一件件艺术珍品面前。
②引用讲解员的话,一是概括青铜器的重要地位及意义,二是激发大家一睹为快的好奇心。
走进第一陈列室,这里陈列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青铜器——鼎。有一座名叫“大克鼎”的鼎,是西周时期铸造的,距今几千年了。它造型古朴,沉稳坚实。鼎口有大型双立耳,口沿微敛,腹略鼓而垂,是典型的周鼎器形之一。③
③介绍第一陈列室中的青铜器,重点介绍“大克鼎”,突出重点。
随着队伍前行,我们又参观了第二、第三陈列室,然后来到了第四陈列室。④这里陈列的是青铜器中的珍品,它们小巧玲珑,雕刻精细。我最喜欢的是陈列在橱窗中间的一只“小公牛”。它的名字叫“牺尊”,铸于春秋晚期。
④详略结合,详写第四陈列室,略写第二、三陈列室。
它整个外形像一只威武的小公牛,鼻孔里有个吊环,两个硬邦邦的牛角神气地翘着,很惹人喜爱,四个粗壮的蹄子支撑着全身,你不细看真会以为它是一头勇猛的小公牛呢。其实,它只是一只装饰性的温酒壶。⑤
⑤重点介绍“牺尊”,生动细致的描述,不仅突出了“牺尊”的特征,而且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望着这不计其数的艺术珍品,我不由得感慨万千:古代人民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用血汗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物,他们真了不起啊!⑥
⑥直抒胸臆:由精美的艺术品,自然生发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崇敬之情。
接着,我们走进了二楼陶瓷陈列室。陶瓷工艺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原始社会时,就有了用黏土烧制成的陶盆,这项技艺一直流传到现在,至今仍然被广泛地使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陶瓷珍品,像秦始皇兵马俑、景德镇瓷器等。
最后,我们登上三楼参观中国历代绘画馆,欣赏了各朝代画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山水、花鸟、人物。我最喜爱元代画家钱选的名作《蹴鞠图》,画面展现了宋朝王室贵族踢球的情景。画中六人的面部逼真,各不相同,有的皱眉,有的急躁,有的冷笑,真是活灵活现啊!⑦
⑦简要交代参观三楼中国历代绘画馆。运用排比,把“画中六人的面部”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下午三点多钟,在老师的再三催促下,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上海博物馆。⑧
⑧点明题目,照应开头,自然收束全文。
名师总评 文章记叙了作者参观上海博物馆的经过,详写了一楼的青铜器,略写了二楼的陶器、三楼的中国古代绘画展览。而一楼又重点写了第一、四陈列室,第二、第三陈列室则一笔带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文中不断变换行踪,顺序井然。介绍时抓住特征,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一方面高度赞美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另一方面也洋溢着对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自豪之情。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写作 学写游记课堂教学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我的批注,病文展示,升格文,第一稿,作文互评参考标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写作 学写游记背景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游览北海公园》,第1课时,方法和启示,描写方法,《壶口瀑布》,独特体验,温馨提示,点评要求,西山的秋天,⑥句写细看之美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写作 学写游记图片ppt课件,共2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