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课件《渡荆门送别》 人教版(2016部编版) (8)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464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渡荆门送别》 人教版(2016部编版) (8)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464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渡荆门送别》 人教版(2016部编版) (8)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4645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渡荆门送别》 人教版(2016部编版) (8)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4645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图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图片课件ppt,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一读出音韵美,二读出诗意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诗的相关背景知识,熟读成诵。 2、把握诗意,品味语言,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三)读出画面美,赏析诗句
1、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2、写景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从中可看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前两句诗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的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后两句诗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这雄阔景象,正是诗人开朗、积极、乐观的心境。
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四)读出意境美,体会诗人情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初读感受音韵美,再读理解内容美,思乡之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教学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诗句分析,天边云霞图,水中映月图,山水图,思乡之情,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渡荆门送别,荆门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