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雁门太守行优秀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雁门太守行优秀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反复诵读、熟练背诵全诗,正确默写全诗。2.品味诗歌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诗人抒发的爱国情感。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解题。2、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3、熟读本诗,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4、这首诗以什么为顺序?5、作者在诗中给我们描绘了哪些画面?通过读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加剧 ,李贺生活的年代正好是朝廷讨伐叛军最激烈的年代。一个柔弱之躯,虽没有上过战场,却能写出撼人心魄的诗篇,全凭丰富的想象。
标题中的“行”是标明诗的体裁,乐府的一种。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钱塘湖春行中》的“行”与《雁门太守行》的“行”不一样,前者是行走。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战局像乌云重压要把城墙摧垮,日光穿过云的缝隙照在铠甲上,铠甲如鱼鳞一般闪耀着金光。
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秋色中,遍地响起了号角声,塞上的泥土上凝结的鲜血在暮色里如同紫色。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深夜里,部队行进在易水河边,寒风半卷着红旗。 浓霜湿透了鼓皮,低沉的鼓声在四周回荡。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为了报答君王招纳贤才的厚爱,我宁愿手提利剑战死在沙场。
这首诗以什么为顺序?
作者在诗中给我们描绘了哪些画面?
描绘了三个军旅生活画面:一个在白天,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写战场的厮杀,血流成河的悲壮画面;一个在夜晚,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其中“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壮志。
通过读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看到了,感受到:黑云——使人联想到大敌当前的形势,形势紧急;金鳞——戒备森严,显示出不可侵犯的气概。燕脂——更浓的紫色透出肃杀之气,仿佛战士的鲜血染成。红旗——红旗半卷,写出行军的诡秘。这是一副壮美的画卷,作者用浓烈凝重但并不张扬的色彩“黑”、“金”“紫”“红”勾画出苍茫悲壮的画面。听到了,感受到:“角声满天”“鼓寒声沉”,给人庄严壮烈的感觉。
本诗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从白天到夜晚的战斗全过程。景物鲜明,色彩凝重,渲染了悲壮惨烈的气氛,一方面讴歌了将士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自己誓死报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1、诗人以( )隐喻敌人势力的强大与猖狂,以( )隐喻将士的英勇不屈。2、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悲壮和残酷的句子是:3、写黑夜行军,投入战斗的句子是: 4、全诗的主旨句是哪句?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默写全诗2、积累关于描写战争的诗词名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26 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教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背诵诗歌,当堂训练,分享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雁门太守行课堂教学课件ppt,共17页。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雁门太守行示范课课件ppt,文件包含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25《诗词五首》第2课时PPT课件pptx、渔家傲mp3、雁门太守行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