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水循环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水循环课件第1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水循环课件第2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水循环课件第3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水循环课件第4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水循环课件第5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水循环课件第6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水循环课件第7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水循环课件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公开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公开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定位,“水的行星”,自然界的水循环,井水不犯河水,修建水库,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跨流域调水,想一想,水循环过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水圈的特点、地球上水的类型。2.分析水循环示意图,理解水循环概念和过程、三种主要类型及它们相互间的区别和联系。3.掌握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及影响,理解水循环地理意义。4.了解洪涝灾害,其危害与防御措施。5.掌握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理解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仅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
    供应人类 所需的淡水
    地球约有71%的表面覆盖着水。
    全球冰川面积占陆地1/10,水量占淡水总量2/3但人类目前还难以利用
    海洋水(96.53%)
    地下水 (30.1%)
    冰川(68.7%)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生物水土壤水永冻土底冰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海洋蒸发,陆地降水 产生于海陆之间
    海洋蒸发,海洋降水 产生于海洋内部
    陆地蒸发,陆地降水 产生于陆地内部
    水循环的七大环节,即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水循环的特点总结(1)陆地内循环不只发生在内流区域;(2)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3)海洋同时参与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4)三种水循环类型都包括蒸发和降水环节;(5)海陆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是双向的,只是从海洋输往陆地的水汽量更大。(6)推动水循环的能量是太阳辐射和地球重力。
    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水资源是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为什么?
    俗话说请根据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分析这种说法是否科学
    古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否正确?
    其中体现了哪些水循环的环节?“天上来”——大气降水“奔流到海”——地表径流。
    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为水循环提供能量和动力的是什么?水循环联系了自然界的哪些圈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水循环按照发生领域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类。
    (1)水循环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水循环按照空间范围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3)大量砍伐树木会对当地水循环带来什么影响?
    (4)人们修建水库、挖渠引水等措施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太阳辐射和水的重力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大量砍伐树木会使当地蒸腾作用减弱,大气的湿度、水汽的含量和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减小,影响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 工 降 水
    植树造林 涵养水源
    增加蒸发植物蒸腾下渗和地下径流
    1.判断正误(1)地球上最多的水体是冰川水。 (  )(2)陆地水体的主体是冰川。 (  )(3)三种水循环类型的主要环节是相同的。(  )(4)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所以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相同状态下,最有利于地表水下渗的条件是(  )A.降水强度大,植被稀少B.降水强度大,植被丰富C.降水强度小,植被稀少D.降水强度小,植被丰富
    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
    (1)水循环的原动力是___________
    (2)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的海水(A)______形成水汽,水汽被(B)________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C)_____,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F)_______ 和(D)_____ 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_________循环,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_____、_________,使水资源得以______。
    (3)P所代表的水循环叫_________,N所代表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__
    (4)实现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____输送、___输送人类目前能够对其施加影响的环节是__________
    (5)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N三种循环中, ____循环的水量最大,_____循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
    1.地球上各种水体储量所占的比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 A.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 B.海洋水、河流水、冰川水、地下水 C.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大气水 D.大气水、土壤水、沼泽水、生物水 2.下列参与海陆间循环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是( ) ①塔里木盆地中的塔里木河 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③降落到武汉市沙湖里的雨水 ④东海海面上的降水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母亲水窖”是重点帮助西部地区老百姓摆脱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的工程,人们在地下修建的蓄积雨水的容器,被称为水窖该工程可缓解水资源的:( ) A.空间分布不均        B.时间分配不均 C.地区利用不平衡 D.循环利用率低
    4.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 回答(1)~(2)题。(1)图示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2)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 A.地下水补给湖水 B.跨流域调水 C.水库 D.海陆间大循环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节约、合理使用;提高水价,加强管理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提高意识
    黄河入海口河水与海水的明显差异
    陆地各种水体之间水源相互补给关系
    高山冰川或冰雪融水补给
    河流水有哪些来源(补给)呢?
    雪乡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长江之源——姜根迪如冰川
    河流的两种补给形式,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和季节性积雪融水的补给之间存在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①相同:补给量的大小都和温度有关。②不同:永久性冰雪融水的冰雪全年存在,补给量最大时出现在温度最高的夏季;季节性积雪融水的积雪仅存在于有降雪的冬季和初春,温度较高的夏季无积雪,补给量最大时出现在有积雪且温度较高的初春。
    河流水与湖泊水及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1)丰水期:当河流处于丰水期时,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及湖泊水位,河流补给地下水及湖泊水。
    (2)枯水期:当河流处于枯水期时,河流水位低于地下水位及湖泊水位,地下水及湖泊水补给河流。
    【警示】(1)冰川在陆地水体中的功能:储存固态水,输出液态水,以冰川融水单向补给其他水体的功能。(2)并不是所有河段河水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
    水循环使河流水平均16天更换一次,每年可与大气降水交替更换22次!
    1、联系各圈层,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影响全球气候,重新分配地表太阳辐射,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4、侵蚀、搬运、堆积等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A.洪水灾害 指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项所造成的灾害。
    B.雨涝灾害 指由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积水、淹没的现象
    (1)我国洪涝灾害空间分布的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2)我国洪涝最严重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两广大部、 闽南和台湾是全国洪涝次数最多、 范围较大的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湘赣北部地区;苏浙沿海和闽北地区淮河中下游、海河中下游
    (3)我国洪涝灾害的最少地区?西北、内蒙古、青藏高原;其次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东北地区.
    自然原因:A.气候因素:降水丰富,降水集中,季节分配不均。B.地形因素: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排水不畅。C.水文因素:流域面积大,支流多且与干流同时进入汛期;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泄洪不畅。
    人为原因:A.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上游水土保持能力下降,河流中下游泥沙沉积;B.改变下垫面状况,如城市化快速发展,减少下渗,增加地表径流,使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加快;C.围湖造田,湿地面积减少,湖泊湿地的调蓄能力降低;D.排水设施不足,淤塞严重,排水不畅等。
    (1)淹没农田致使农作物减产;(2)房屋和建筑物被淹或被毁,导致人员伤亡。(3)交通、通讯中断,破坏基础设施,影响工业生产、导致救灾工作受阻。(4)诱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5)破坏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1、监测和预报①提高强降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②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
    2、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或滞洪区、蓄洪区),完善排涝设施,退耕还湖
    3、非工程措施:加强洪泛区的建设管制、建立洪水预警机制、落实居民撤离应急预案、推行防洪保险等。
    长江中下游为什么洪涝灾害频发?
    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1)地形:中下游地势低洼,排水不畅。(2)气候:长江流域降水集中,多暴雨。(3)河流:流域面积大,南北支流及干流同时进入汛期;中游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泄洪不畅。(4)湖泊:围湖造田,降低了湖泊的调蓄能力。(5)下垫面:城市化快速发展,减少下渗,增加地表径流,使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加快。(6)植被:毁林开荒、过度樵采,破坏植被,植被涵养水源作用减弱,水土流失加剧。
    洪涝灾害的防治:(1)修建分洪蓄洪工程,开挖入海河道;(2)修建水库;调节地表径流,防止洪涝灾害;(3)裁弯取直、疏浚河道,修筑(加固)堤坝;(4)退田还湖,增强湖泊、湿地调蓄洪水的能力;(5)河流上游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6)完善城市排水系统;(7)建设海绵城市;相关部门加强监测和预报、预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等。
    拓展延伸 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1)灾害链:暴雨⇨洪涝⇦风暴潮(2)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
    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河流的补给类型多种多样,不同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不同,同一河流不同时期的主要补给形式也不同,但往往以某一种补给形式为主,河流的补给不同,河流的水文特征也不尽相同,具体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拓展延伸】我国各地流量过程线的分析

    相关课件

    高中地理第一节 水循环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水循环说课课件ppt,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主检测,探究一,探究二,素养培优,当堂检测,5影响下渗的因素,思维导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一节 水循环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水循环备课课件ppt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背景图课件ppt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