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上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
展开
上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情景默写
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__________)《短歌行》)
(2)在《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仙人们衣冠华丽,行为飘逸潇洒,降临人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二、选择题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韵文体裁,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相传是由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C.《史记》由西汉司马迁撰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史记》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
D.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如: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闻一多的《红烛》。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无情不作诗
张健
①《红楼梦》里黛玉与湘云曾月夜联诗。湘云看到池塘上惊起一只瘦鹤,出了上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呢,见到一轮月儿冷冷清清,想了一会儿,吟出一句“______”。这两句诗,看上去都只在描写一种外在的景物,实际上却字字传递着浓烈的情感。寒塘,鹤影,冷月,花魂,这样的诗,必是寄人屋檐之下、人生遭际相似的湘云与黛玉才能作出的,如果换了春风得意的王熙凤,肯定对不成。
②为什么王熙风就对不成?□王熙凤没有黛玉的人生遭际,□就没有那种忧伤、萧索的情怀,对事物的看法就会不一样。寒瘦、清冷,这不是王熙风的风格,她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式的。所以,字句可以雕琢,故事可以敷衍,唯独“情怀”二字作不了假,是怎般情怀,便作怎般诗,诗歌就是诗人情怀的一种外化与呈现。
③我们读诗,其实就是在读人,读诗人的遭际,读诗人的情怀,读一个个远去的灵魂。好的诗歌,可以让它的作者千年之下依旧血气充满,栩栩如生。我们读《诗经》,最百读不厌的不正是那渭水河畔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爱情?读《离骚》,感动最深的不正是那憔悴诗人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情怀?读《古诗十九首》,念念不忘的不正是那天涯游子的羁旅乡愁与闺中少妇的无尽幽怨?等读到了建安诗人逸兴遄飞、光英朗练的佳句,读到了盛唐诗人洒脱自然、天地入我胸怀的名篇时,我们越来越坚信:优秀的诗篇正是人生情怀结出的花朵,优秀诗篇里必然流淌着诗人不同流俗的襟怀与独一无二的性情。
④这样的襟怀性情,未必就一定是家国天下,先忧后乐。它可以是人生如寄的感慨,是来去亲疏的触怀,是儿女情思的表达,但无论何者,它一定是真诚的、健朗的、敏感的。诗人们咏之于江边白露,舞之于月下乔木,寄意春花秋月,卧听松涛虫鸣,他们从一切自然事物中寻找诗意的触发,又在一切自然事物中寄托人生的慨叹。他们的诗中,一花一草莫不被赋予灵性,哪怕再私人化的情感,也都显得真诚动人。
⑤因为诗歌重在表达情感,所以常常遵循的是情感的逻辑,但有需要,便会冲破现实框束,在一个更自由的层面上星现情怀。李贺有一首《雁门太守行》,开头写道:“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用黑云比喻围城的敌军,用向日甲光比喻守城将士的英姿,爱憎之情见于笔端。有人却挑刺说:“方才黑云压城,何来向日甲光?”似这样的批评,便是吹毛求疵,是不入诗的表现,是把诗歌的情感逻辑与生活逻辑混作一谈。其实,岂止黑云日光可以在诗中同时出现,但有情感表达的需要,大雪芭蕉也可同台亮相,上穷碧落下黄泉,也一样畅通可行。
⑥所以,《沧浪诗话》说:“诗有别裁,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诗歌之道,不在书,不在理,那在何处呢?也许就落在一个“情”字上。真情所至,方有高格。
⑦李贺诗云:“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有情之物都会枯谢,便是终古不变的苍天,如果有了感情,也将与人俱老。但是,世间万物往往宁可衰老枯谢,也不愿成为无情者,甚至,还常常用一个“情”字来对抗时间的审判,诗歌也正是这样,因为有了情,反倒得以天荒地老,永驻人心。
3.填入第①段横线处的诗句,正确的一项是是( )
A.寒藤挂古松B.落日满秋山
C.乱云低薄暮D.冷月葬花魂
4.填入第②段方框处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是……也B.因为……并且
C.因为……也D.但是……并且
5.第⑥段引用《沧浪诗话》中的名言,分析其作用。
6.以下各项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黛玉、湘云诗作的风格相近,与王熙凤诗作风格截然不同。
B.《古诗十九首》展现多为游子的羁旅乡愁与闺妇的无尽幽怨。
C.解读诗歌,需要感情的逻辑,而不能以生活真实来衡量对错。
D.世间万物往往宁可衰老枯谢也不愿成为无情者,这不合事理。
7.概括文本论证思路。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天水古树
王若水
①从天水城区的街市穿行而过,让人止不住就要仰首观望的,是一课挨一课站在街头巷尾,门前院落,粗可合围,高能擎天的参天古树。登上南郭寺,站在玉泉观,朝下一望,躯干巨大。树干如云的古树从密密匝匝结成一片的古旧屋顶上撑开一道道豁口,捧绿撒翠,煌煌然如一堆一堆苍翠的山峰从西关涌向东关,由北关堆向南城,十分壮观。
②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话语所包含的另一层意味应该是有人栽了树,才会有树。可见,对一座城,一个村庄来说,有没有几棵让人一望便会油然生出沧桑浩叹的古树,便可以获知这地方文明源起的第一手资料。天水建城史可以上溯至公元前688年的秦武公时代,距今将近2700年了。如此说来,在这座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历史的边地古城,有这么多的古树,也就不足为奇了。
③伏羲庙原先依照伏羲八八六十四卦排列方式植有六十四棵柏树,树与庙同寿,都是明正德年间的圣物。日月推移,沧海桑田,有生命的树自然也有生老病死的时候。但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庙内存活至今的二十来棵古柏,不管躯干有多么精瘦,枝干如何苍老,却依然执著地把根伸进泥土深处,把一簇仅有的绿意播向蓝天。
④有些日子,我曾经长久地站在这一棵棵绿冠如云的大树下用心揣摩,这些春日便发出新芽,风雨来时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的古树,与我们居住的这座古城过去的人事变故到底还有哪些联系呢?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凭借自己杜撰的文字认识历史,但历史本身是一种过程,一种状态。真正的历史一旦变成书面的东西,怎么说也就让人觉得不那么牢靠,不那么真实了。不像这一棵棵把根深扎于大地深处的古树所标示、所见证的历史,你想涂改也涂改不掉。
⑤于是,我总以为对于这座千年古城来说,这一棵棵绿冠如云,粗大的树干上落满了岁月累累伤痕的古树,不仅是让天水身显名赫的自然景观,更是这座不老的古城活着的历史。
⑥长在城里的古树算是有福的。它站在熙攘的街市上,平日里有游客为它投下惊叹的喝彩,有文人骚客为它吟诗写赋,有文物部门为它挂牌保护。至于那些因生不逢时而枯于荒丘、死在山里的古树,则免不了要遭受另一番境遇。
⑦我的老家街子乡也有两棵祖祖辈辈引以为豪的古树,其中一棵是国槐,祖辈就叫它“八股槐”,至今还挺立在当年杜甫侄子杜佐居住过的子美村后面,因此又叫“子美槐”。另一棵是我国北方本来就十分罕见的珍稀树种——白皮松,被称为“九股松”,原本挺立在街亭古镇东柯河左岸河谷川地上。这两棵古树一左一右,本来是家乡一处独一无二的景观。
⑧天水城里的古树虽多,却没有一棵拥有“九股松”那种顶天立地的气象。从潘集寨沿东柯河进东柯谷,七八里路之外,就能看到“九股松”那高隆如山的绿色树冠。每至春回大地,“九股松”满枝苍翠,雪白的树身和高大的树枝便撑起一片使整个街亭古镇沉迷陶醉的松香清芬。到了初夏,不知从何处翩翩飞来的白鹭栖落枝头,使这棵古树占据的一方天空,成了这座古朴小镇最富诗情画意的迷人景观。
⑨也不知是请阴阳先生看了风水的缘故,还是嫉恨这棵千秋古树逼人的生命活力,公社大院要搬到“九股松”下的一片平地上,于是在一个本该属于树木生长的春天,残忍的刀斧却向天水古树家族中这棵绝代神品砍去。“九股松”惨遭厄运那一年,我正在读初中。一个多月时间,天天从教室玻璃窗看着十几条汉子刀斧并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于把那棵我后来才获知可称为“第四纪冰川时期活化石”的白皮松砍倒在地,我的心中有一种隐痛,以至于时隔四十多年,每次回家看到子美村后孤零零独自苍老的“八股槐”,这种无奈的隐痛就愈加剧烈。
⑩古树把粗壮的根系深深扎入地下,既是为了生存,也可以理解为生命对大地母亲的热爱。但从模棱两可的社会史观来看,我更愿意把这种不朽的生命状态,理解为大自然有意安排、供后人用情感和良知破译的另一种历史。
⑪我们抚摸着古树那粗糙、皴裂,然而又充满力度和质感的躯体,如同抚摸一种难言的历史,内心的怦然悸动,证明这一切。
8.自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①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9.简析第⑧段作者详细描写“九股松”“气象”的用意。
10.下列对本文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从历史的角度阐释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真意。
B.第③段写当年伏羲种下的六十四棵柏树依然充满着勃勃生气。
C.第④段作者认为人类一直凭借杜撰的文字认识历史是客观的。
D.本文的语言,朴实中蕴含深意,透出一种浓浓的历史沧桑感。
11.文章最后一段,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黍离
《诗经·王风》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被黍离离,彼稷之秘。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毛诗》序说:周大夫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秦,悯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12.下列有关《诗经》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对其所表现出的情感评价为“思无邪”,西汉时被奉为儒家经典。
B.《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多为民间创作的歌谣;“雅”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13.该诗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1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极具感染力,对此,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②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晋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③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④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⑤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选自《史记·管仲列传》)
15.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_________) (2)将顺其美(_________)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B.贵轻重,慎权衡
C.管仲因而信之D.然孔子小之
17.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分财利多自与。
A.管仲囚焉。B.师不必贤于弟子。
C.夫晋,何厌之有?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8.请用“/”给第④段画线句断句。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19.请把第②段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20.第③和④段表现了管仲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形象特点。(用四字词语加以概括)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师说(节选)
韩愈
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____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②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1.可填入第①段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B.乃C.则D.却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群聚而笑之
B.①其出人也远矣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C.①小学而大遗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①圣人之所以为圣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3.下列对第①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文段中作者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在于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4.简析第②段中画线句的论证效果。
25.第①段中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请结合文本及你所了解的时代背景,探究“师道不传”的社会现象出现在某个阶层,还是出现在全社会?
六、命题作文
26.请以“我身边的英雄”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曹操 青青子衿 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2.B项,“《左传》是……国别体史书”表述错误。《左传》不是国别体史书,而是编年体史书。
故选B。
3.D
4.C
5.引用《沧浪诗话》中的名言,承上启下。总结上文事例,从理论层面上论证了诗歌的情趣不在于“理”的理念,进而又引出下文“诗歌情趣在于‘情’字上的观点。
6.D
7.本文以黛玉、湘云对诗引入,提出诗歌就是诗人情怀的一种外化与呈现的观点,与题目“无情不作诗”相呼应:接着列举历史上著名诗作所呈现的缤纷情怀加以论证;然后从“情”的相反面“理”的角度论证对诗作的解读不适合用“理”;最后引用诗句,强调诗歌会因“情”而流传千古。文章层次清晰,正反论证,层层推进,富有说服力。
【解析】
【分析】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及定位选句的能力。
这里的语境是“黛玉与湘云月夜联诗。湘云看到池塘上惊起一只瘦鹤,出了上句‘寒塘渡鹤影’”,均表达着是寄人屋檐之下、人生遭际相似的情感。
A项,“寒藤挂古松”不当。上句是说“凄寒的池塘上划过一道凄凉而孤独的鹤影”,“鹤”乃高洁之物,性喜孤独,有遗世独立之态,其性情节操正与林黛玉想符;而且意象“松”有阳刚之美,定然不是林黛玉所喜欢的。
B项,“落日满秋山”不当,其与“寒藤挂古松”对仗不工整,主客颠倒;且作诗时是夜晚,与上句所营造的意境不合。
C项,“乱云低薄暮” 不当,其与“寒藤挂古松”对仗不工整,且末字为仄声,不合音律。
D项,“冷月葬花魂”与“寒藤挂古松”对仗工整,切合上句意境,且意象“花”的魂正与林黛玉的脾性相符合,都是幽婉的,脆弱而伤感的,《红楼梦》中有“黛玉葬花”的情节为证;且末字“魂”是平声,音律和谐。
故选D。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及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方框所在的句子是对“为什么王熙风就对不成?”的回答,是要解释原因的,所以要以“因为”开头,排除答案A、D;“王熙凤没有黛玉的人生遭际”与“就没有那种忧伤、萧索的情怀,对事物的看法就会不一样”之间构成假设关系,不能用“而且”连接,且“而且”也不能和“就”搭配在一起,排除答案B。
故选C。
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重要句子的含义及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的能力。
《沧浪诗话》中“诗有别裁,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写诗需要别样的才能,和学问的多少没有关系;写诗需要别样的意趣,和抽象的说理没有关系。根据文意,此句是对上文所列举的《古诗十九首》《雁门太守行》等实例的总结,意在论证“诗歌的情趣不在于‘理’”的观点,不要“把诗歌的情感逻辑与生活逻辑混作一谈”;同时又是在开启下文,引出“诗歌情趣在于‘情’字上的观点”,“诗歌之道,不在书,不在理,那在何处呢?也许就落在一个“情”字上。真情所至,方有高格”。所以说引用的这一句其实是一个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D项,理解分析错误。根据文意,作者说,“世间有情之物都会枯谢”,即使是“终古不变的苍天”也会如此,但是,“世间万物往往宁可衰老枯谢,也不愿成为无情者,甚至,还常常用一个‘情’字来对抗时间的审判,诗歌也正是这样,因为有了情,反倒得以天荒地老,永驻人心”,作者在于表明,世间万物和诗歌一样,因“情”而“永生”,实践证明,很多人、事、诗章,正是因为“有情”才穿越千年时光而永葆青春的。
故选D。
8.可以从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观察视角的转换(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动词(结、撑、捧、撒、涌、堆)的运用、叠词的运用(密密匝匝、煌煌然、一道道)、句式的运用(长短句)等角度进行赏析。
示例一: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古树比喻为“云”和“苍翠的山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古树的众多及外形,表达了对古树的赞美之情。
示例二: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古树捧绿撒翠,从西关涌向南城,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古树的苍翠、众多的气势,表达了对古树的赞美之情。
9.突出“九股松”顶天立地的气象与诗情画意的景观,与下文其被砍到的凄惨情形形成巨大的反差(对比、反衬),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
10.D
11.作者把抚摸古树想象为抚摸历史,将古树视为历史的见证表达了对古树顽强生命力的震撼和赞美,也表达沧桑的情感,沉重的历史感,进而呼吁人们要保护古树,珍惜自然,用自己的情感和良知去记住历史。言简义丰,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空间。
12.D项,“《诗经》中都是四言诗”错。正确的是:《诗经》以四言为主,兼用杂言。
13.①以“时间”为序。诗歌用“彼稷”之苗、穗、实,表明时间的推移,来组织诗歌内容。②以“情感”为序。文中写“中心”摇摇、如醉、如噎,生动地显示出浪子长期“行迈”而内心逐渐加重的悲伤,使强烈的悲愤之情倾吐得淋漓尽致。情感逐渐加强,来抒发心中忧愁。
14.①直抒胸臆。诗歌采用呼告的方式,直接抒发心中因周王朝颠覆、宗庙荒废而悲伤的强烈情感,打动读者。②重章复沓(重章迭唱)。诗歌三个部分反复咏唱,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效果,感人至深。
15. 交往 扶持
16.C
17.C
18.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19.我曾经多次从政却总是被国君贬斥,他不认为我没有才能,知道我没有遇到机遇。
20. 因地制宜 顺应民意 因势利导(转祸为福、转败为功)
【解析】
【分析】
15.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实词意义的能力。
(1)句意是:他年轻时曾与鲍叔牙交往。“游”,交往。
(2)句意是:顺势相助,成全美事。“将”,扶持。
16.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活用)的能力。
A项,句意:不会为小节而羞,却会因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羞”,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B项,句意:重视分别事物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贵”,意动用法,以……为贵,重视。
C项,句意:管仲借助这个盟约使桓公建立了信义。“信”,使动用法,使……守信用。
D项,句意:但孔子却看不起他。“小”,意动用法,以……为小,看不起。
故选C。
17.
本题考查分析文言文句式的能力。
例句为宾语前置句,句意: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自与”应为“与自”。
A项,被动句,句意:管仲被囚禁起来。此句属于意念被动句,根据前后文语意判定管仲是受事者,“囚”,被囚禁。
B项,状语后置句,句意:师父也不一定会比弟子贤明。“于弟子”应在“贤”之前。
C项,宾语前置句,句意: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何厌之有”应为“有何厌”。
D项,定语后置句,句意: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利”“强”分别应在“爪牙”“筋骨”之前。
故选C。
18.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怒”,动词,怨恨,“少姬”是“怨”的宾语,在“少姬”后断开;“袭”,动词,袭击,“蔡”是“袭”的宾语,在“蔡”后断开;“伐”,动词,攻打,“楚”是“伐”的宾语,在“楚”后断开;“责”,动词,责备,后面省略了近宾语“楚”,“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意思是不向周天子进贡包茅,作“责”的远宾语。
句意:桓公实际上是由于怨恨少姬,南下袭击蔡国,但管仲却借这个机会,责备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包茅。
19.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三”,多次;“见……于……”,表被动;“不肖”,没有才能;“遭”,遇到。
20.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
“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管仲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兵强,说明他能够因地制宜。“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说明管仲能够顺应民意,赢得百姓的信任。“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管仲善于把祸患化为吉祥,使失败转化为成功,结合第四段后面的两个例子,可看出管仲善于因势利导,转祸为福。
【点睛】
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曾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很有才能。管仲生活贫困,常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对他很好,不把这种事对外说。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立为齐桓公,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起来了。鲍叔于是向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执掌齐国的政事,齐桓公的霸业因此得以成功,多次会集诸侯,统一天下,都是根据管仲的计谋。
管仲说:“我当初不得志的时候,曾经和鲍叔一起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是由于生活贫困的缘故。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困窘,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愚笨,知道这是由于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是由于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多次作战,多次都战败逃跑,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胆小,知道这是由于我还有老母的練故。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他而死,我被囚禁起来受屈辱,但鲍叔并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知道我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生我的是父母,但了解我的却是鲍叔啊!”鲍叔在推荐管仲辅佐齐桓公之后,甘愿身居管仲之下。鲍叔的子孙世代都在齐国享受俸禄,十几代人都得到了封地,往往都成为有名的大夫。所以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颂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管仲在齐国执政任相,使地处海滨的小小齐国发展贸易,积聚财帛,富国强兵,办事能够与百姓同好恶。所以他说:“仓库充实了,人才知道礼仪节操,衣食富足了,人才懂得荣誉和耻辱。居于上位者遵循礼法行事,则六亲自然和睦而关系稳固。礼义廉耻得不到伸张,国家就要灭亡。国家颁布的政令像流水起于高山流入平原一样自然畅通,是因为它能顺适民情。”因为道理浅显,容易实行。百姓所要求的,就顺应他们的愿望提供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顺应他们的愿望抛弃它。
管仲治理政事,善于转祸为福,把失败变为成功。重视分别事物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桓公实际上是由于怨恨少姬,南下袭击蔡国,但管仲却借这个机会,责备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包茅。桓公实际上是北伐山戎,但管仲却借这个机会,命令燕国恢复召公的政令。桓公在柯地与鲁国会盟,后来又想违背同曹沫的盟约,但管仲借助这个盟约使桓公建立了信义,因此诸侯都来归附齐国。所以说:“知道用先给予的方法来取得自己想要的,这是为政的法宝。”
太史公说: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但孔子却看不起他,莫非是认为周朝的统治已经衰微,桓公既是贤君,而管仲不劝勉他称王,却辅佐他称霸吗?《孝经》说:“顺势相助,成全美事,纠正并制止不好的,因而君臣上下就能相亲”。这大概说的是管仲吧?
21.C
22.D
23.D
24.事实论证,以孔子师郯子、师襄、老聃的事实,阐明“圣人无常师”的道理,选材典型,使论证更加具体,富有说服力。
25.出现在士大夫阶层。
(1)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
(2)文本中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这也证明士大夫们不从师求学。
【解析】
【分析】
21.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的能力。
原文“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_____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意思是: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由此可知,要填的虚词的意思是“就”,四个选项中只有“则”是这个意思。
故选C。
22.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的能力。
A项,第一个“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之”,代词,他们。
B项,第一个“其”,代词,指代古之圣人;第二个“其”,代词,那。
C项,第一个“而”,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可是;第二个“而”,表递进关系的连词,并且。
D项,两个“所以”,都是“……的原因”。
故选D。
23.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D项,“目的在于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错误,目的在于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故选D。
翻译: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一、情景默写
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__________)《短歌行》)
(2)在《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仙人们衣冠华丽,行为飘逸潇洒,降临人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二、选择题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韵文体裁,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相传是由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C.《史记》由西汉司马迁撰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史记》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
D.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如: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闻一多的《红烛》。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无情不作诗
张健
①《红楼梦》里黛玉与湘云曾月夜联诗。湘云看到池塘上惊起一只瘦鹤,出了上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呢,见到一轮月儿冷冷清清,想了一会儿,吟出一句“______”。这两句诗,看上去都只在描写一种外在的景物,实际上却字字传递着浓烈的情感。寒塘,鹤影,冷月,花魂,这样的诗,必是寄人屋檐之下、人生遭际相似的湘云与黛玉才能作出的,如果换了春风得意的王熙凤,肯定对不成。
②为什么王熙风就对不成?□王熙凤没有黛玉的人生遭际,□就没有那种忧伤、萧索的情怀,对事物的看法就会不一样。寒瘦、清冷,这不是王熙风的风格,她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式的。所以,字句可以雕琢,故事可以敷衍,唯独“情怀”二字作不了假,是怎般情怀,便作怎般诗,诗歌就是诗人情怀的一种外化与呈现。
③我们读诗,其实就是在读人,读诗人的遭际,读诗人的情怀,读一个个远去的灵魂。好的诗歌,可以让它的作者千年之下依旧血气充满,栩栩如生。我们读《诗经》,最百读不厌的不正是那渭水河畔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爱情?读《离骚》,感动最深的不正是那憔悴诗人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情怀?读《古诗十九首》,念念不忘的不正是那天涯游子的羁旅乡愁与闺中少妇的无尽幽怨?等读到了建安诗人逸兴遄飞、光英朗练的佳句,读到了盛唐诗人洒脱自然、天地入我胸怀的名篇时,我们越来越坚信:优秀的诗篇正是人生情怀结出的花朵,优秀诗篇里必然流淌着诗人不同流俗的襟怀与独一无二的性情。
④这样的襟怀性情,未必就一定是家国天下,先忧后乐。它可以是人生如寄的感慨,是来去亲疏的触怀,是儿女情思的表达,但无论何者,它一定是真诚的、健朗的、敏感的。诗人们咏之于江边白露,舞之于月下乔木,寄意春花秋月,卧听松涛虫鸣,他们从一切自然事物中寻找诗意的触发,又在一切自然事物中寄托人生的慨叹。他们的诗中,一花一草莫不被赋予灵性,哪怕再私人化的情感,也都显得真诚动人。
⑤因为诗歌重在表达情感,所以常常遵循的是情感的逻辑,但有需要,便会冲破现实框束,在一个更自由的层面上星现情怀。李贺有一首《雁门太守行》,开头写道:“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用黑云比喻围城的敌军,用向日甲光比喻守城将士的英姿,爱憎之情见于笔端。有人却挑刺说:“方才黑云压城,何来向日甲光?”似这样的批评,便是吹毛求疵,是不入诗的表现,是把诗歌的情感逻辑与生活逻辑混作一谈。其实,岂止黑云日光可以在诗中同时出现,但有情感表达的需要,大雪芭蕉也可同台亮相,上穷碧落下黄泉,也一样畅通可行。
⑥所以,《沧浪诗话》说:“诗有别裁,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诗歌之道,不在书,不在理,那在何处呢?也许就落在一个“情”字上。真情所至,方有高格。
⑦李贺诗云:“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有情之物都会枯谢,便是终古不变的苍天,如果有了感情,也将与人俱老。但是,世间万物往往宁可衰老枯谢,也不愿成为无情者,甚至,还常常用一个“情”字来对抗时间的审判,诗歌也正是这样,因为有了情,反倒得以天荒地老,永驻人心。
3.填入第①段横线处的诗句,正确的一项是是( )
A.寒藤挂古松B.落日满秋山
C.乱云低薄暮D.冷月葬花魂
4.填入第②段方框处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是……也B.因为……并且
C.因为……也D.但是……并且
5.第⑥段引用《沧浪诗话》中的名言,分析其作用。
6.以下各项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黛玉、湘云诗作的风格相近,与王熙凤诗作风格截然不同。
B.《古诗十九首》展现多为游子的羁旅乡愁与闺妇的无尽幽怨。
C.解读诗歌,需要感情的逻辑,而不能以生活真实来衡量对错。
D.世间万物往往宁可衰老枯谢也不愿成为无情者,这不合事理。
7.概括文本论证思路。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天水古树
王若水
①从天水城区的街市穿行而过,让人止不住就要仰首观望的,是一课挨一课站在街头巷尾,门前院落,粗可合围,高能擎天的参天古树。登上南郭寺,站在玉泉观,朝下一望,躯干巨大。树干如云的古树从密密匝匝结成一片的古旧屋顶上撑开一道道豁口,捧绿撒翠,煌煌然如一堆一堆苍翠的山峰从西关涌向东关,由北关堆向南城,十分壮观。
②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话语所包含的另一层意味应该是有人栽了树,才会有树。可见,对一座城,一个村庄来说,有没有几棵让人一望便会油然生出沧桑浩叹的古树,便可以获知这地方文明源起的第一手资料。天水建城史可以上溯至公元前688年的秦武公时代,距今将近2700年了。如此说来,在这座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历史的边地古城,有这么多的古树,也就不足为奇了。
③伏羲庙原先依照伏羲八八六十四卦排列方式植有六十四棵柏树,树与庙同寿,都是明正德年间的圣物。日月推移,沧海桑田,有生命的树自然也有生老病死的时候。但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庙内存活至今的二十来棵古柏,不管躯干有多么精瘦,枝干如何苍老,却依然执著地把根伸进泥土深处,把一簇仅有的绿意播向蓝天。
④有些日子,我曾经长久地站在这一棵棵绿冠如云的大树下用心揣摩,这些春日便发出新芽,风雨来时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的古树,与我们居住的这座古城过去的人事变故到底还有哪些联系呢?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凭借自己杜撰的文字认识历史,但历史本身是一种过程,一种状态。真正的历史一旦变成书面的东西,怎么说也就让人觉得不那么牢靠,不那么真实了。不像这一棵棵把根深扎于大地深处的古树所标示、所见证的历史,你想涂改也涂改不掉。
⑤于是,我总以为对于这座千年古城来说,这一棵棵绿冠如云,粗大的树干上落满了岁月累累伤痕的古树,不仅是让天水身显名赫的自然景观,更是这座不老的古城活着的历史。
⑥长在城里的古树算是有福的。它站在熙攘的街市上,平日里有游客为它投下惊叹的喝彩,有文人骚客为它吟诗写赋,有文物部门为它挂牌保护。至于那些因生不逢时而枯于荒丘、死在山里的古树,则免不了要遭受另一番境遇。
⑦我的老家街子乡也有两棵祖祖辈辈引以为豪的古树,其中一棵是国槐,祖辈就叫它“八股槐”,至今还挺立在当年杜甫侄子杜佐居住过的子美村后面,因此又叫“子美槐”。另一棵是我国北方本来就十分罕见的珍稀树种——白皮松,被称为“九股松”,原本挺立在街亭古镇东柯河左岸河谷川地上。这两棵古树一左一右,本来是家乡一处独一无二的景观。
⑧天水城里的古树虽多,却没有一棵拥有“九股松”那种顶天立地的气象。从潘集寨沿东柯河进东柯谷,七八里路之外,就能看到“九股松”那高隆如山的绿色树冠。每至春回大地,“九股松”满枝苍翠,雪白的树身和高大的树枝便撑起一片使整个街亭古镇沉迷陶醉的松香清芬。到了初夏,不知从何处翩翩飞来的白鹭栖落枝头,使这棵古树占据的一方天空,成了这座古朴小镇最富诗情画意的迷人景观。
⑨也不知是请阴阳先生看了风水的缘故,还是嫉恨这棵千秋古树逼人的生命活力,公社大院要搬到“九股松”下的一片平地上,于是在一个本该属于树木生长的春天,残忍的刀斧却向天水古树家族中这棵绝代神品砍去。“九股松”惨遭厄运那一年,我正在读初中。一个多月时间,天天从教室玻璃窗看着十几条汉子刀斧并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于把那棵我后来才获知可称为“第四纪冰川时期活化石”的白皮松砍倒在地,我的心中有一种隐痛,以至于时隔四十多年,每次回家看到子美村后孤零零独自苍老的“八股槐”,这种无奈的隐痛就愈加剧烈。
⑩古树把粗壮的根系深深扎入地下,既是为了生存,也可以理解为生命对大地母亲的热爱。但从模棱两可的社会史观来看,我更愿意把这种不朽的生命状态,理解为大自然有意安排、供后人用情感和良知破译的另一种历史。
⑪我们抚摸着古树那粗糙、皴裂,然而又充满力度和质感的躯体,如同抚摸一种难言的历史,内心的怦然悸动,证明这一切。
8.自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①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9.简析第⑧段作者详细描写“九股松”“气象”的用意。
10.下列对本文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从历史的角度阐释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真意。
B.第③段写当年伏羲种下的六十四棵柏树依然充满着勃勃生气。
C.第④段作者认为人类一直凭借杜撰的文字认识历史是客观的。
D.本文的语言,朴实中蕴含深意,透出一种浓浓的历史沧桑感。
11.文章最后一段,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黍离
《诗经·王风》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被黍离离,彼稷之秘。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毛诗》序说:周大夫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秦,悯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12.下列有关《诗经》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对其所表现出的情感评价为“思无邪”,西汉时被奉为儒家经典。
B.《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多为民间创作的歌谣;“雅”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13.该诗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1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极具感染力,对此,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②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晋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③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④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⑤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选自《史记·管仲列传》)
15.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_________) (2)将顺其美(_________)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B.贵轻重,慎权衡
C.管仲因而信之D.然孔子小之
17.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分财利多自与。
A.管仲囚焉。B.师不必贤于弟子。
C.夫晋,何厌之有?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8.请用“/”给第④段画线句断句。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19.请把第②段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20.第③和④段表现了管仲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形象特点。(用四字词语加以概括)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师说(节选)
韩愈
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____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②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1.可填入第①段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B.乃C.则D.却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群聚而笑之
B.①其出人也远矣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C.①小学而大遗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①圣人之所以为圣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3.下列对第①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文段中作者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在于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4.简析第②段中画线句的论证效果。
25.第①段中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请结合文本及你所了解的时代背景,探究“师道不传”的社会现象出现在某个阶层,还是出现在全社会?
六、命题作文
26.请以“我身边的英雄”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曹操 青青子衿 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2.B项,“《左传》是……国别体史书”表述错误。《左传》不是国别体史书,而是编年体史书。
故选B。
3.D
4.C
5.引用《沧浪诗话》中的名言,承上启下。总结上文事例,从理论层面上论证了诗歌的情趣不在于“理”的理念,进而又引出下文“诗歌情趣在于‘情’字上的观点。
6.D
7.本文以黛玉、湘云对诗引入,提出诗歌就是诗人情怀的一种外化与呈现的观点,与题目“无情不作诗”相呼应:接着列举历史上著名诗作所呈现的缤纷情怀加以论证;然后从“情”的相反面“理”的角度论证对诗作的解读不适合用“理”;最后引用诗句,强调诗歌会因“情”而流传千古。文章层次清晰,正反论证,层层推进,富有说服力。
【解析】
【分析】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及定位选句的能力。
这里的语境是“黛玉与湘云月夜联诗。湘云看到池塘上惊起一只瘦鹤,出了上句‘寒塘渡鹤影’”,均表达着是寄人屋檐之下、人生遭际相似的情感。
A项,“寒藤挂古松”不当。上句是说“凄寒的池塘上划过一道凄凉而孤独的鹤影”,“鹤”乃高洁之物,性喜孤独,有遗世独立之态,其性情节操正与林黛玉想符;而且意象“松”有阳刚之美,定然不是林黛玉所喜欢的。
B项,“落日满秋山”不当,其与“寒藤挂古松”对仗不工整,主客颠倒;且作诗时是夜晚,与上句所营造的意境不合。
C项,“乱云低薄暮” 不当,其与“寒藤挂古松”对仗不工整,且末字为仄声,不合音律。
D项,“冷月葬花魂”与“寒藤挂古松”对仗工整,切合上句意境,且意象“花”的魂正与林黛玉的脾性相符合,都是幽婉的,脆弱而伤感的,《红楼梦》中有“黛玉葬花”的情节为证;且末字“魂”是平声,音律和谐。
故选D。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及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方框所在的句子是对“为什么王熙风就对不成?”的回答,是要解释原因的,所以要以“因为”开头,排除答案A、D;“王熙凤没有黛玉的人生遭际”与“就没有那种忧伤、萧索的情怀,对事物的看法就会不一样”之间构成假设关系,不能用“而且”连接,且“而且”也不能和“就”搭配在一起,排除答案B。
故选C。
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重要句子的含义及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的能力。
《沧浪诗话》中“诗有别裁,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写诗需要别样的才能,和学问的多少没有关系;写诗需要别样的意趣,和抽象的说理没有关系。根据文意,此句是对上文所列举的《古诗十九首》《雁门太守行》等实例的总结,意在论证“诗歌的情趣不在于‘理’”的观点,不要“把诗歌的情感逻辑与生活逻辑混作一谈”;同时又是在开启下文,引出“诗歌情趣在于‘情’字上的观点”,“诗歌之道,不在书,不在理,那在何处呢?也许就落在一个“情”字上。真情所至,方有高格”。所以说引用的这一句其实是一个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D项,理解分析错误。根据文意,作者说,“世间有情之物都会枯谢”,即使是“终古不变的苍天”也会如此,但是,“世间万物往往宁可衰老枯谢,也不愿成为无情者,甚至,还常常用一个‘情’字来对抗时间的审判,诗歌也正是这样,因为有了情,反倒得以天荒地老,永驻人心”,作者在于表明,世间万物和诗歌一样,因“情”而“永生”,实践证明,很多人、事、诗章,正是因为“有情”才穿越千年时光而永葆青春的。
故选D。
8.可以从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观察视角的转换(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动词(结、撑、捧、撒、涌、堆)的运用、叠词的运用(密密匝匝、煌煌然、一道道)、句式的运用(长短句)等角度进行赏析。
示例一: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古树比喻为“云”和“苍翠的山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古树的众多及外形,表达了对古树的赞美之情。
示例二: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古树捧绿撒翠,从西关涌向南城,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古树的苍翠、众多的气势,表达了对古树的赞美之情。
9.突出“九股松”顶天立地的气象与诗情画意的景观,与下文其被砍到的凄惨情形形成巨大的反差(对比、反衬),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
10.D
11.作者把抚摸古树想象为抚摸历史,将古树视为历史的见证表达了对古树顽强生命力的震撼和赞美,也表达沧桑的情感,沉重的历史感,进而呼吁人们要保护古树,珍惜自然,用自己的情感和良知去记住历史。言简义丰,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空间。
12.D项,“《诗经》中都是四言诗”错。正确的是:《诗经》以四言为主,兼用杂言。
13.①以“时间”为序。诗歌用“彼稷”之苗、穗、实,表明时间的推移,来组织诗歌内容。②以“情感”为序。文中写“中心”摇摇、如醉、如噎,生动地显示出浪子长期“行迈”而内心逐渐加重的悲伤,使强烈的悲愤之情倾吐得淋漓尽致。情感逐渐加强,来抒发心中忧愁。
14.①直抒胸臆。诗歌采用呼告的方式,直接抒发心中因周王朝颠覆、宗庙荒废而悲伤的强烈情感,打动读者。②重章复沓(重章迭唱)。诗歌三个部分反复咏唱,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效果,感人至深。
15. 交往 扶持
16.C
17.C
18.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19.我曾经多次从政却总是被国君贬斥,他不认为我没有才能,知道我没有遇到机遇。
20. 因地制宜 顺应民意 因势利导(转祸为福、转败为功)
【解析】
【分析】
15.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实词意义的能力。
(1)句意是:他年轻时曾与鲍叔牙交往。“游”,交往。
(2)句意是:顺势相助,成全美事。“将”,扶持。
16.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活用)的能力。
A项,句意:不会为小节而羞,却会因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羞”,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B项,句意:重视分别事物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贵”,意动用法,以……为贵,重视。
C项,句意:管仲借助这个盟约使桓公建立了信义。“信”,使动用法,使……守信用。
D项,句意:但孔子却看不起他。“小”,意动用法,以……为小,看不起。
故选C。
17.
本题考查分析文言文句式的能力。
例句为宾语前置句,句意: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自与”应为“与自”。
A项,被动句,句意:管仲被囚禁起来。此句属于意念被动句,根据前后文语意判定管仲是受事者,“囚”,被囚禁。
B项,状语后置句,句意:师父也不一定会比弟子贤明。“于弟子”应在“贤”之前。
C项,宾语前置句,句意: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何厌之有”应为“有何厌”。
D项,定语后置句,句意: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利”“强”分别应在“爪牙”“筋骨”之前。
故选C。
18.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怒”,动词,怨恨,“少姬”是“怨”的宾语,在“少姬”后断开;“袭”,动词,袭击,“蔡”是“袭”的宾语,在“蔡”后断开;“伐”,动词,攻打,“楚”是“伐”的宾语,在“楚”后断开;“责”,动词,责备,后面省略了近宾语“楚”,“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意思是不向周天子进贡包茅,作“责”的远宾语。
句意:桓公实际上是由于怨恨少姬,南下袭击蔡国,但管仲却借这个机会,责备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包茅。
19.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三”,多次;“见……于……”,表被动;“不肖”,没有才能;“遭”,遇到。
20.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
“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管仲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兵强,说明他能够因地制宜。“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说明管仲能够顺应民意,赢得百姓的信任。“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管仲善于把祸患化为吉祥,使失败转化为成功,结合第四段后面的两个例子,可看出管仲善于因势利导,转祸为福。
【点睛】
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曾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很有才能。管仲生活贫困,常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对他很好,不把这种事对外说。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立为齐桓公,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起来了。鲍叔于是向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执掌齐国的政事,齐桓公的霸业因此得以成功,多次会集诸侯,统一天下,都是根据管仲的计谋。
管仲说:“我当初不得志的时候,曾经和鲍叔一起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是由于生活贫困的缘故。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困窘,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愚笨,知道这是由于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是由于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多次作战,多次都战败逃跑,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胆小,知道这是由于我还有老母的練故。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他而死,我被囚禁起来受屈辱,但鲍叔并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知道我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生我的是父母,但了解我的却是鲍叔啊!”鲍叔在推荐管仲辅佐齐桓公之后,甘愿身居管仲之下。鲍叔的子孙世代都在齐国享受俸禄,十几代人都得到了封地,往往都成为有名的大夫。所以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颂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管仲在齐国执政任相,使地处海滨的小小齐国发展贸易,积聚财帛,富国强兵,办事能够与百姓同好恶。所以他说:“仓库充实了,人才知道礼仪节操,衣食富足了,人才懂得荣誉和耻辱。居于上位者遵循礼法行事,则六亲自然和睦而关系稳固。礼义廉耻得不到伸张,国家就要灭亡。国家颁布的政令像流水起于高山流入平原一样自然畅通,是因为它能顺适民情。”因为道理浅显,容易实行。百姓所要求的,就顺应他们的愿望提供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顺应他们的愿望抛弃它。
管仲治理政事,善于转祸为福,把失败变为成功。重视分别事物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桓公实际上是由于怨恨少姬,南下袭击蔡国,但管仲却借这个机会,责备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包茅。桓公实际上是北伐山戎,但管仲却借这个机会,命令燕国恢复召公的政令。桓公在柯地与鲁国会盟,后来又想违背同曹沫的盟约,但管仲借助这个盟约使桓公建立了信义,因此诸侯都来归附齐国。所以说:“知道用先给予的方法来取得自己想要的,这是为政的法宝。”
太史公说: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但孔子却看不起他,莫非是认为周朝的统治已经衰微,桓公既是贤君,而管仲不劝勉他称王,却辅佐他称霸吗?《孝经》说:“顺势相助,成全美事,纠正并制止不好的,因而君臣上下就能相亲”。这大概说的是管仲吧?
21.C
22.D
23.D
24.事实论证,以孔子师郯子、师襄、老聃的事实,阐明“圣人无常师”的道理,选材典型,使论证更加具体,富有说服力。
25.出现在士大夫阶层。
(1)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
(2)文本中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这也证明士大夫们不从师求学。
【解析】
【分析】
21.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的能力。
原文“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_____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意思是: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由此可知,要填的虚词的意思是“就”,四个选项中只有“则”是这个意思。
故选C。
22.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的能力。
A项,第一个“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之”,代词,他们。
B项,第一个“其”,代词,指代古之圣人;第二个“其”,代词,那。
C项,第一个“而”,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可是;第二个“而”,表递进关系的连词,并且。
D项,两个“所以”,都是“……的原因”。
故选D。
23.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D项,“目的在于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错误,目的在于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故选D。
翻译: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