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考点27 古诗文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讲义)(原卷版)

    考点27  古诗文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讲义)(原卷版)第1页
    考点27  古诗文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讲义)(原卷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考点27 古诗文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讲义)(原卷版)

    展开

    考点27  古诗文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一、必备知识2014年起全国新课标卷就没有专设信息筛选题。不专设信息筛选题的理由可能是概括分析题本身就涵盖了对信息筛选能力的考查。概括分析题其能力层级是分析综合考查的范围涵盖了分析综合层级的3个考点而且辐射到理解层级的考点(如对实词含义的理解对文中句子的理解)文言文分析综合题命题人命制错误选项常见的4大陷阱有:曲解文意,无中生有,错位嫁接,以偏概全。辨别方法可采用题文对照的策略也就是将每个选项还原到文中的对应区间,每一个内容都应该找到信息源,尤其要重视细节之处,应仔细对照,看有无以假乱真之处。陷阱1 曲解文意利用文中有些词句较难理解的特点在分析、概括、转述的过程中故意曲解文意这是分析概括题的主要设错手段。解题时要先找到原句再细辨原文中的词句在进入选项后是否发生了释义错误并借助于语境仔细推敲。陷阱2 无中生有这是一种添油加醋、无中生有的设误手段。解题时要细审选项中的每一个信息点在原文中是否有相关表述要留意相关的细节识别选项中自行添加而原文中并未出现的信息。陷阱3 错位嫁接以故意颠倒多个事件的先后顺序或因果关系而设错。答题时要理清文段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并弄清楚事件的前后顺序与经过留意相关事件经过转述后是否存在前后错位或因果倒置以便识别出人事混淆、顺序倒置、张冠李戴等错误。陷阱4 以偏概全用部分代替整体的意思来设置错误点。答题时要特别关注表示范围的词语或概念对文段中所述的相关内容进行仔细核对看事物的范围在转述的过程中是否被放大或缩小。[试题特点]分析近年来高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的概括分析题仔细审清题干以及各选项的表述且比照原文思考不难看出该类试题的几个重要特点:1全国新课标卷该题型题干的表述(“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没有任何变化体现出考查内容的稳定性。2各选项的表述其内容基本遵循一个共同的模式:先亮观点概括传主的品行、谋略、才能等;再列举论据(文中提到的具体事实)来印证观点列举论据时有简略的分析(原因、目的、方式等)3选项的观点是命题者根据文中所述传主的有关事迹概括出来的而印证观点的论据不需要悉数列举,大多是经过筛选后整合的信息。4四个选项的排列通常依照行文的先后顺序这是因为传主的某一典型事迹往往体现传主某一方面的品行或才能等。5四个选项只设一个错误选项。近三年设误的选项中误点的设置都不在错误项的观点部分而是在事实部分要么是对事实的转述有误要么是对事实的分析评价有误[解题指津]根据上述特点以及近几年的高考实情解答概括分析题在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前提下必须将选项所述的内容与原文对应的信息仔细比照仔细甄别。1比照事件及其细节本身的真实性命题者有时将子虚乌有的事实混杂在正确的叙述之中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把握的准确性这种设误方法一般称为无中生有2比照事件的参与者命题者对事实的叙述有时故意把具体事件的参与者弄错这种设误方法一般称为张冠李戴、移花接木3比照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命题者有时故意弄错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4比照事件实施的方式和方法命题者有时会对事件实施的方式和方法作曲解这种设误方法一般称为曲解文意5比照事件各个环节的因果关系命题者有时在事件各环节的因果关系上设误这种设误方法一般称为错置因果、强加因果二、关键能力提问模式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题思路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任务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注意联系全文。典例分析一、【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进士及第,历秘书省著作郎。政和间,天下争言瑞应,廷臣辄笺表贺,徽宗观所作,称为奇才。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上即草后批:可中书舍人。未几,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时上方乡神仙之事,蔡京引方士王仔昔以妖术见,朝臣戚里寅缘关通。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已而再疏京罪,上曰: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宁节,俟过此,当为卿罢京。京伺知之,大惧,其子攸日夕侍禁中,泣拜恳祈。上为迁安中翰林学士,又迁承旨。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靖康初,言者论其缔合王黼、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内徙道州,寻放自便。绍兴初,复左中大夫。子辟章知泉州,迎安中往,未几卒,年五十九。安中为文丰润敏拔,尤工四六之制。徽宗尝宴睿谟殿,命安中赋诗百韵以纪其事。诗成,赏叹不已,令大书于殿屏,凡侍臣皆以副本赐之。其见重如此。(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中进士出身,具有敏捷才思。他随众向朝廷表贺瑞应,徽宗称他为奇才,又出题专门考查,随即任命他为中书舍人,不久又擢升为御史中丞。B王安中弹劾蔡京,得到皇上采纳。蔡京投皇上所好,引荐道术之士,扰乱朝廷,他陈奏蔡京之罪,要求惩治,蔡京恐惧,其子蔡攸也哭请皇上宽恕。C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府任职,与辽降将郭药师共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D王安中诗文兼擅。受到皇上器重。他极有文采,为文厚实脱俗,曾受命赋诗百韵以纪盛宴,徽宗高度赞扬,下令书于大殿屏风,将副本赐给侍臣。二、2020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题(新高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阉人愤而去,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光斗为人刚直,大力整肃史治。他的字为遗直,正与他的性格相符;他担任御史时,捕治吏部恶吏,起获假印,揭露假官,引起极大震惊。B左光斗勤于政事,反对无理要求。他的建议得以施行,水利大兴,百姓得利;刘朝以东宫名义索取戚畹废庄,他将信件原封返还,坚决拒绝。C左光斗揭露赃私,受到小人陷害。他与人弹劾魏忠贤,揭发崔呈秀,引起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愤恨,魏以先发制人的手段,绕过法司,害死光斗。D左光斗饱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家中受到株连,母亲、兄长以及同家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直到魏忠贸被诛,他才受到追赠,谥为忠毅。三、方法小结仔细比对识破6大陷阱1比对时间:命题者常把事情发生的时间故意颠倒、搞错。考生作答时要了解以时间、地点叙写的文言材料的顺序特点要善于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注意较敏感的时间顺序,识破时间错误的陷阱。2比对地点:比对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与原文是否一致识破命题者所设地点错误的陷阱。3比对人物:辨析时应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等信息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识破命题者所设张冠李戴的陷阱。4比对关键细节:命题者常会对原文关键细节(关键词语)故意改变说法以迷惑考生。这种方式正成为设题的主要陷阱。因为变化极其细微故要认真、细心比对识破命题者所设曲解文意的陷阱。5比对添加内容:命题者故意添加一些貌似合理的内容制造出错误选项来。辨析时应将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对从而识破无中生有(或于文无据)的陷阱。6对因果关系:这类干扰项往往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硬说成是因果关系或者颠倒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辨析时要注意选项中因此”“以致等表因果的词语。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与原文中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因果关系是否恰当从而识破强加因果(或因果颠倒)的陷阱。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