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大三轮复习浙江专用版练习:7选择题专练(七)
展开选择题专练(七)(建议用时:40分钟)2017 年7月,“绿镜头·发现中国”在内蒙古乌兰察布杨家店村拍摄了一张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照片(如图)。完成1~2题。1.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的( )A.紫外区 B.可见光区C.红外区 D.0~0.2 微米2.可能造成该发电站接受太阳辐射量波动的因素有( )①海拔高低 ②天气变化③纬度不同 ④昼夜长短变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解析:第1题,太阳辐射的能量50%以上集中在可见光区,故B正确。第2题,天气变化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昼夜长短变化影响地面接受太阳辐射的时间,且二者是变化的。海拔和纬度不会随时间改变。故D正确。注意题干要求“波动”。答案:1.B 2.D下图为甘肃省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和冻融侵蚀(是由于土壤及其母质孔隙中或岩石裂缝中的水分在冻结时体积膨胀,使裂隙随之加大、增多所导致整块土体或岩石发生碎裂,消融后其抗蚀稳定性大为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岩土顺坡向下方产生位移的现象)的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3.甲、乙、丙区域的主要侵蚀作用分别是( )A.冻融侵蚀、流水侵蚀、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冻融侵蚀、风力侵蚀C.风力侵蚀、冻融侵蚀、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冻融侵蚀4.地球表面,最易发生冻融侵蚀的区域是( )A.高纬平原地区 B.极地高原地区C.冰川覆盖山地 D.山地雪线下侧解析:第3题,甲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在祁连山北侧,处于冬季风迎风坡,风力强劲,以风力侵蚀为主,故排除A、B。乙位于我国祁连山南侧,在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土壤和岩石中水分容易冻结,以冻融侵蚀为主,故排除D。丙位于甘肃南部,夏季风影响较大,降水较多,以流水侵蚀为主,故C正确。第4题,冻融侵蚀由冻结过程和消融过程组成,高纬平原区,气温低,很有可能无法出现消融过程,故A错误。极地高原地区以永久冰川为主,几乎无冻融侵蚀,故B错误。冰川覆盖的山地几乎无冻融侵蚀,故C错误。山地雪线以上为永久冰川,雪线下侧为季节性积雪,气温低时出现冻结,气温升高时出现消融,最容易出现冻融侵蚀,故选D。答案:3.C 4.D植被浅沟一般用于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读植被浅沟剖面图,完成5~6题。5.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硬质地面可以削减( )A.蒸发 B.地表径流 C.下渗 D.地下径流6.城市建设或城市道路改造采用植被浅沟,可以( )A.减少城市内涝 B.拓展城市空间C.缓解交通拥挤 D.提高城市等级答案:5.B 6.A下图为2008-2030年我国0~14岁人口数量及比重变化图(含预测)。读图回答7~8题。7.图示反映我国的人口现状是( )A.人口增长速度快B.人口自然增长率低C.少年儿童比重下降D.人口平均寿命延长8.为缓解图示人口问题,最合理的有效措施是( )A.严格户籍管理制度 B.实行渐进式退休 C.摒弃计划生育政策 D.禁止人口流出解析:第7题,图中显示我国少年儿童人口数量、比重不断下降,图示不能表示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也无法显示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和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第8题,图中反映我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劳动人口不足,最合理的有效措施是实行渐进式退休。答案:7.C 8.B下图为我国三个省份的茶叶生产统计图。读图,回答9~10题。9.依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叶需求旺盛,三省的产量均增加B.福建茶农投入多,茶叶单产增加C.江西劳动力不足,茶园面积最小D.浙江经济发达,茶叶单产增幅最大10.受产销收益的影响,图中新增茶树最可能替代的作物是( )A.冬小麦 B.棉花C.油菜 D.柑橘解析:第9题,从图中看,浙江茶叶产量略有下降;福建茶园面积下降,但产量增加,说明茶农投入多,茶叶单产增加;影响茶园面积的因素有很多,如地形、种植习惯等,江西茶园面积最小,不一定是因为劳动力不足;浙江茶园面积增加,但产量下降,说明茶叶单产下降。第10题,冬小麦、棉花和油菜为耕作业,种植在地形平坦的地区,茶树适宜生长在排水较好的坡地,因此新增茶树最可能替代种植在坡地的柑橘。答案:9.B 10.D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1~12题。11.图示地区水电站广布的原因是( )①落差大 ②经济发达③降水丰富 ④科技发达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12.图示地区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③科技发达 ④廉价水运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第11题,图示地区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地形崎岖,落差大,水量较为丰富。第12题,由图示信息可知,图示地区锡矿、锰矿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有大量水电站且内河航运便利。答案:11.B 12.D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甲、乙两个时期的海岸线变迁图,图中a、b为对应时期的月均温等值线(月份和温度值均相同)分布状况,在只考虑全球气温变化对海岸线的影响下,a对应甲时期,b对应乙时期。据此回答13~14题。13.图示信息表明,该区域此时( )A.受暖流影响 B.处于夏半年C.南部炎热干燥 D.盛行西南风14.与乙时期相比,甲时期全球( )A.大陆冰盖范围小 B.平均气温高C.山地雪线低 D.平均湿度大解析:第13题,与乙时期相比,甲时期陆地范围大,表明此时海平面下降,全球气温偏低,则甲时期同月同温度值的月均温等值线分布的纬度会更低,即图中北侧为低纬,南侧为高纬,应为南半球,该纬度范围受寒流影响,A项错误;图中北侧纬度低,气温高,根据同纬度大陆气温高于海洋可知,此时为当地的夏半年,B项正确;结合纬度可知该地大部分位于40°S~60°S的大陆西岸,冬夏季都盛行西北风,终年温和湿润,C、D项错误。第14题,与乙时期相比,甲时期陆地范围大,表明此时海平面下降,全球气温偏低,大陆冰川覆盖范围大,山地雪线偏低,A、B项错误,C项正确;甲时期全球气温偏低,水体蒸发小,故平均湿度偏小,D项错误。答案:13.B 14.C15.下图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B.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C.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解析:选A。我国降水主要在夏季,水库修建后,水域面积变广,夏季水面升温慢,陆地气温升高快,所以库区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降水变少。冬季库区温度高,陆上温度低,大气上升运动旺盛,但冬季降水少,未能使该地区降水增多。天然气经过超低温冷却,当温度下降到-161.5 ℃变成液体后,将其压缩储存在低温储存罐内,这就是液化天然气。亚马尔半岛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东临鄂毕湾(如下图),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在此合作兴建了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项目。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6~18题。16.亚马尔半岛环境独特,当地对降低液化天然气生产成本最有利的因素是( )A.暖流流经 B.海运便利C.冻土广布 D.气候严寒17.“北极气”从俄罗斯输往我国,有关其最适宜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宜选用公路运输——机动灵活,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B.宜选用海洋运输——可利用北冰洋航线,但运费会随季节发生波动C.宜选用内河航运——沿鄂毕河及其支流额尔齐斯河,输送至我国新疆境内D.宜选用管道运输——气体不挥发,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18.与诺维港相比,图中的天然气液化基地( )①夏至日的白昼更长 ②冬至日的日出更晚 ③自转的线速度更小 ④极昼期的时间更长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16题,亚马尔半岛位于北极圈以北地区,气候严寒,更有利于达到天然气液化所需要的超低温,从而降低液化天然气生产成本,故D项正确。第17题,公路运输运量小,成本高,A项错误;内河航运条件差,无法到达我国新疆境内,且新疆不是我国天然气的主要消费市场,C项错误;管道运输所需线路太长,投资量大,建设难度大,D项错误;应利用大型海洋冷冻船运输,利用北冰洋航线运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但北冰洋航线并非全年通航,夏季时航道解冻,运费较低,冬季时航道封冻,运输困难,此时运输应使用破冰船开路,运费较高,B项正确。第18题,与诺维港相比,图中的天然气液化基地纬度更高,且两地均位于北极圈以北地区,夏至日两地都出现极昼现象,白昼时间都是24小时,但天然气液化基地纬度更高,极昼期的时间更长,①错误,④正确;与诺维港相比,图中的天然气液化基地纬度更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更小,③正确;冬至日两地均出现极夜现象,都没有日出,②错误。故C项正确。答案:16.D 17.B 1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