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五章章末综合检测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五章章末综合检测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五章章末综合检测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五章章末综合检测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五章章末综合检测

    展开

    一、选择题(2019·江淮十校联考)在南太平洋一处海拔约562 m的波尔斯金字塔岛上存活着被人们认为已灭绝多年的神秘昆虫树龙虾。树龙虾曾生活在距离波尔斯金字塔约21 km的豪勋爵岛是澳大利亚的特产。1918一艘运输船在豪勋爵岛搁浅。1920科学家遗憾地对外宣布树龙虾正式灭绝。右图为波尔斯金字塔岛景观图。据此回答12题。 1波尔斯金字塔岛是一座孤岛陡峭的峰顶好似恐龙的背脊。推测该岛由(  )A流水沉积而成     B海底火山喷发产生C地壳陷落或海平面上升与大陆分离而成D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2分析树龙虾曾灭绝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气候变化   B天敌捕杀C食物短缺   D物种入侵解析:1波尔斯金字塔岛是一座孤岛陡峭的峰顶好似恐龙的背脊。说明山峰岩层可能是坚硬的岩浆岩推测该岛由海底火山喷发产生B对。流水沉积形成的是沉积岩易被海浪侵蚀不能形成陡峭山峰A错。地壳陷落或海平面上升与大陆分离而成的是大陆岛与岛屿上陡峭山峰无关C错。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的岩石是石灰岩属于沉积岩D错。第2树龙虾曾生活在距离波尔斯金字塔约21 km的豪勋爵岛是澳大利亚的特产。1918一艘运输船在豪勋爵岛搁浅运输船上可能携带外来物种进入豪勋爵岛。1920科学家遗憾地对外宣布树龙虾正式灭绝。由此分析树龙虾曾灭绝的原因最可能是外来物种入侵D对。气候没有明显变化材料不能体现天敌捕杀、食物短缺ABC错。答案:1.B 2.D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山地海拔2003 100 m的植被分布图。据此回答34题。3该山地(  )A东高西低   B东北高西南低C南高北低   D东南高西北低4与甲地比较乙地(  )A年日照时数多   B年平均气温低C年降水总量大   D年径流总量少解析:3根据上图可知高山草甸在东北方向上所以地势东北高、西南低B正确。第4根据图中我国东部某山地海拔2003 100 m的植被分布可知乙地是迎风坡年降水总量大C对;乙地的年平均气温应该比甲地高年径流总量比甲地大年日照时数比甲地少。答案:3.B 4.C(2019·长沙长郡中学调研)位于横断山脉中段的白马雪山雪线之下稠密连片的草甸、灌丛之上有一片接近荒芜的地带这里充斥着岩块与碎石这些大小不一的石头沿着陡峭山坡缓慢滑动因此人们称这种环境为流石滩。流石滩植物生长紧贴地面、枝叶繁密。据此回答57题。5与白马雪山流石滩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A冰川搬运高山物质堆积在山坡上B高山冰雪融水带来的物质堆积C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和冻融作用强D海拔高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6白马雪山东西两侧流石滩顶部位置存在明显的海拔差异东坡明显低于西坡主要原因是(  )A东坡降水多   B西坡光照强C东坡蒸发强   D西坡坡度陡7流石滩植物具有紧贴地面、枝叶繁密的特点反映的环境特征是(  )A寒冷多强风  B日照弱空气稀薄C冰雪融水充足  D土壤肥力低解析:5流石滩的形成与冰川沉积和风力沉积基本无关。其形成与物理风化关系密切如冻融作用形成破碎的石块在重力作用下滑落到较平坦处堆积形成由于该地海拔高大气稀薄昼夜温差大风化及冻融作用强形成流石滩故选C。第6由材料可知流石滩位于雪线下部由于横断山东侧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西南季风沿着河谷向上给东部带来大量降水而西部山坡为背风坡水少雪线高导致东西山坡流石滩顶部位置东西差异的因素为大气环流故选A。第7流石滩植物紧贴地面是因为风大枝叶繁密是因为寒冷故选A答案:5.C 6.A 7.A(2019·湖南雅礼中学月考)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峰及附近地区东南坡和西北坡(同一海拔左侧柱状图为西北坡右侧为东南坡)海拔1 200 m以上三类主要乔木胸高断面积(树木距地面1.3 m的位置的断面的面积)之和所占比例沿海拔的变化该山年均降水量2 368 mm同一海拔东南坡比西北坡降水多100 mm左右。读图回答810题。8该山峰最可能位于(  )A太行山   B秦岭C武夷山   D大别山9海拔1 6002 000 m西北坡和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C土壤水分   D地势起伏10下列坡向和海拔的组合乔木物种最丰富的最可能是(  )A东南坡海拔1 400 m   B西北坡海拔1 600 mC西北坡海拔1 200 m   D东南坡海拔1 900 m解析:8该山常绿阔叶林分布上限海拔达2 000 m左右且降水十分丰富应位于我国纬度较低的地区。第9由图示可知海拔1 6002 000 m西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明显高于东南坡我国东部季风区山地东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热量条件较好降水较丰富如果依这两个条件判断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应高于西北坡明显与图示不符。西北坡地处阴坡蒸发相对较弱土壤含水量条件要优于东南坡这是两坡常绿阔叶林比重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材料和图无法判断两坡的地势起伏情况。第10读图可知相对于其他组合西北坡海拔1 600 m三种乔木类型均有分布且乔木胸高断面积之和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乔木物种丰富程度最高。答案:8.C 9.C 10.B(2019·长沙一中期末)下图显示了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海拔、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1112题。11据图可判断(  )A①②③曲线依次表示多年平均雪线海拔、降水量、气温B多年平均雪线海拔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高C中纬度地区多年平均雪线海拔与降水量的变化基本一致D高纬度地区多年平均雪线海拔与气温变化趋势呈负相关12曲线数值赤道地区小于南北纬20°附近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赤道地区(  )A太阳辐射强   B年降水量丰富C海拔低   D受海洋的影响大解析:11曲线在副热带地区最高、高纬度地区最低表示多年平均雪线海拔;曲线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表示气温;曲线在赤道地区最高南纬60°附近出现次高峰表示降水量A项错误。从图中多年平均雪线海拔的分布可知多年平均雪线海拔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高B项正确。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多年平均雪线海拔与降水量变化趋势不一致C项错误;高纬度地区多年平均雪线海拔和气温变化趋势大致呈正相关D错误。第12由上题可知曲线表示多年平均雪线海拔。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有气温、降水量等。一般来说气温越高雪线越高;降水量越多雪线越低。赤道地区年降水量大所以雪线低而北纬20°附近因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降水较少因而雪线高。答案:11.B 12.B(2019·济南一中期中)下图为福建武夷山某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海拔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1314题。13甲地典型自然植被类型是(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   D针阔混交林14图中土壤肥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甲地向乙地(  )A成土母质粒度变大   B有机质分解速度变慢C植被类型趋于丰富   D物质迁移的速度加快解析:13甲地海拔低位于福建武夷山山麓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自然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林B对。落叶阔叶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A错。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C错。针阔混交林位于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区D错。第14在高温多雨的环境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分解快有机质含量低。图中土壤肥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甲地向乙地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有机质分解速度变慢B对。成土母质粒度不影响有机质含量A错。海拔升高植被类型趋于简单C错。热量条件减弱物质迁移的速度减慢D错。答案:13.B 14.B(2019·滨州月考)长白山北坡拥有较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其上部还分布有独特的岳桦林带。下图示意长白山天池北部地形及植被分布。据此回答1516题。15图中甲、乙处的植被分别为(  )A针叶林、高山苔原   B针阔混交林、针叶林C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高山灌丛16图中海拔1 8002 000 m的岳桦林上部呈匍匐状生长根系发达其原因是该地(  )A干旱、寒冷、大风B坡度大易被流水侵蚀C寒冷、贫瘠、大风D海拔高光照弱生长期短解析:15由材料分析可知北坡拥有较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其上部还分布有独特的岳桦林带且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山地的基带应该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甲地位于1 800 m以上应为针叶林乙以上应为高寒荒漠而高寒荒漠带应该位于苔原带之上由此可知选A。第16材料中呈匍匐状生长根系发达说明植被抗风且土壤贫瘠必须扎根深处才可以获得足够的营养;该区域纬度海拔高寒冷的环境使得植被匍匐生长更容易成活故选C答案:15.A 16.C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国部分区域图。材料二 我国部分山地自然带及植被分布示意图。(1)材料一中A________山脉B________山脉C________山脉D________山脉。(2)若材料二中各山地分别属于材料一中的四座山脉那么可能属于________山脉可能属于________山脉可能属于________山脉可能属于________山脉。(填字母)(3)图中M处植被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  B高山草原C针阔叶混交林  D落叶阔叶林(4)图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森林分布状况与此原因相似的还有______________(5)图南、北坡基带存在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②→④→①基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7)④→①→③基带也有区别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1)根据ABCD山脉的位置判断。(2)根据各山地自然带基带判断所属山脉(3)属阴山山脉基带为温带草原带M处之上植被为山地针叶林M处植被应为针阔叶混交林。(4)①③④两侧自然带分布不同都主要与降水因素有关。(5)是秦岭自然带及植被分布图秦岭南北两侧的气候类型不同故南、北坡基带不同。(6)基带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7)基带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1)阿尔泰 阴山 太行 秦岭(2)B D A C(3)C(4)南坡降水丰富 ③④(5)南、北坡基带气候类型不(南、北坡基带热量条件不同)(6)热量 由赤道到两极(7)水分 从沿海向内陆18(2019·江苏南师附中期末)下面图1为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2为图1MN一线剖面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地形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A地附近海域大量鱼类死亡的原因。(2)请说明C自然带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3)据图2简析MN一线剖面的地形变化对P地自然景观的影响。(4)甲、乙两处都位于山地东侧海拔相近但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并说明形成这些差异的主导因素。解析:(1)该处渔场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沿岸存在上升流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上升流减弱水温升高从而导致鱼类死亡。(2)主要从地形和洋流方面分析。(3)从图2中可以看出MN一线剖面地形不断隆起海拔升高阻挡了西风导致P地降水减少形成荒漠景观。(4)甲、乙两处都位于山地东侧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主要从基带、自然带种类与数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答案:(1)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A地附近海域水温升高鱼类生存环境发生改变;上升流减弱表层营养物质减少鱼类饵料缺乏。(2)受高大山脉限制难以向内陆延伸;沿岸寒流降温减湿使热带荒漠带向南北方向延伸。(3)对西风的阻挡作用增强;P地位于西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明显降水减少形成荒漠景观。(4)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的主要表现:山麓自然带不同;自然带种类与数量不同;积雪、冰川带的下限高度不同。主导因素:纬度位置。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