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分层作业19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练习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十九) (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基础练]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2.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变化B.水分变化C.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D.海陆分布、地形起伏1.B 2.B [第1题,从A到B,从我国的热带变化到了寒温带,热量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第2题,从C到D,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读我国小麦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3.①②③三地小麦品种不一样,主要原因是( )A.居民的生产习惯差异B.国家政策的差异C.地形的差异D.气候条件的差异4.③、④两地纬度相当,但小麦品种却不一样,其主要原因是( )A.距海远近不一样导致降水量不一样B.天气状况差异导致光热条件不一样C.海拔高度差异导致温度条件不一样D.主导产业差异导致生产方式不一样3.D 4.C [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冬季十分寒冷,小麦品种为春小麦;华北地区热量条件与南方地区不一样,使得冬小麦品种也不一样。青藏地区具有高寒的自然地理特点,由于地势高,终年气温较低,冬小麦无法生长,所以这里的粮食作物以青稞、春小麦为主。]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B.沿X方向热量增加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D.沿Y方向纬度增加6.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C.刚果盆地 D.西欧平原5.A 6.B [第5题,可从图中植被的演变判断出正确答案,沿着X轴,自左向右依次是森林、草原和荒漠的过渡,说明水分减少,干燥度增加。第6题,也可从图中植被的演变判断出正确答案,沿着Y轴方向,自下向上依次是针叶林、温带阔叶林、M、热带雨林的过渡,说明M是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的森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我国江南丘陵有广泛分布。]7.读非洲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甲图中a、b、c、d代表的自然带的名称,自a到d一线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何种地域分异规律?(2)甲图中a自然带有丙、丁两处的分布,其中________处的分布为非地带性现象,导致a自然带在该处形成的原因有哪些?(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其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解析] 第(1)题,结合非洲自然带的分布可以判断出四个字母代表的自然带的名称;四自然带南北更替,反映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2)题,热带雨林带应分布于赤道附近,图中丁处热带雨林带的分布达到了南纬20多度,属于非地带性现象,该现象的形成与信风、洋流有关。第(3)题,注意本题实际上是三个问题:自然带完整、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北坡高度差异、雪线高度南北坡差异等三个现象的原因,运用相关知识不难回答。[答案](1)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2)丁 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流经。(3)乞力马扎罗山所处的纬度低(赤道附近);海拔高,相对高度大。由于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水分条件要优于北坡,因此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和草原带分布的海拔上限南坡高于北坡;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雪线的重要因素,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高度低于北坡。[等级过关练]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回答8~10题。8.与①处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A.暖流 B.山脉迎风坡C.大气环流 D.寒流9.④地自然带的名称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D.温带草原带10.自然带①—②—③体现的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陆地环境的整体性8.D 9.B 10.B [①是热带雨林带,由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因此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带;②是热带草原带,③是热带荒漠带,④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由于自然带①—②—③降水量逐渐减少,从而形成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读图完成11~13题。11.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最可能是( )A.1 800~1 900 m B.1 900~2 000 mC.2 000~2 100 m D.2 100~2 200 m12.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①喜光 ②抗风 ③喜湿 ④耐寒 ⑤喜阴 ⑥耐贫瘠A.①⑥ B.②③C.③⑤ D.④⑥1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力增强 B.封山育林C.降水增加 D.气候变暖11.A 12.C 13.D [第11题,图示四条折线都是在1 800~1 900 m林带比重最大,故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最可能是1 800~1 900 m。第12题,图示林带比重阴坡高于阳坡,迎风坡高于背风坡,故可推断该森林植被喜湿、喜阴。第13题,高山苔原带因海拔高而气温低,不适宜森林生长,故主要制约森林生长的因素是气温;但近年来森林增长趋势明显,说明气温有所改善,即气候变暖是主因。]14.读南美洲部分自然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甲、A、B、C自然带的名称。(2)甲—A—B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____为基础的。(3)分析C自然带狭长的原因。(4)乙纬度较高,但自然带类型与甲地相同,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这体现了自然带的哪种分异规律?(5)说出D自然带的名称及其形成原因。[解析] 图中自然带甲、乙为热带雨林带,A为热带草原带,B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为热带荒漠带。C由于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和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作用,自然带非常狭长,向北延伸到赤道附近。乙地纬度本应该为热带草原带,但由于处在迎风坡上,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形成了热带雨林带。D处由于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形成了温带荒漠。[答案](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热量(3)沿岸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安第斯山脉的阻挡。 (4)处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有巴西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地方性(非地带性)分异规律。(5)D自然带的名称为温带荒漠带。因其处在安第斯山脉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地带,降水量少,出现焚风效应,形成了荒漠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