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练习:第五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练习:第五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页
    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练习:第五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2页
    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练习:第五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练习:第五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展开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结合某自然带的分布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自然带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草原带2.图甲中该自然带的分布最高纬度高于40°,而在图乙中分布的最高纬度在30°附近,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分布及轮廓 B.大气环流的差异C.地形分布  D.洋流影响解析:图示阴影地区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图乙为非洲大陆南端,35°S以南为海洋,没有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甲为半岛地形,伸入海洋中,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分布纬度较高。答案:1.C 2.A下图为沿某纬线自然环境变化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3.图中b地的自然带名称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荒漠带4.导致图中由ca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条件 B.水分条件C.土壤条件 D.人类生产方式解析:由图示经度及地形可知,b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东部,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由ca,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自然景观呈现森林(c)草原(b)荒漠(a)的变化。答案:3.C 4.B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完成第5~6题。5.从地理学的角度看,这首诗描述的是(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规律6.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光照 B.热量C.水分 D.土壤解析:诗句描述的是由北向南的变化,体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以热量为基础。答案:5.B 6.B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第7~8题。7.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 B.南岭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8.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热量解析:7,据图可知,基带为暖温荒漠带。秦岭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基带不是荒漠带,A项错;南岭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项错;昆仑山北侧位于暖温带,基带是荒漠带,C项正确;喜马拉雅山北坡基带为高山草甸草原带,D项错。综上,C项。第8,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材料准确获取有效信息。甲、乙、丙三地均位于某地北坡,三地的海拔、光照、热量差别不是太大,植被的变化主要是由水分差异引起的。故选B项。答案:7.C 8.B9.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简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A         ,B        ,C        ,D                           ,E(2)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3)自然带ACD的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答案:(1)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热带雨林气候 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加上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3)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由赤道到两极 热量能力提升1.关于自然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地球上跨经度最多的自然带是冰原带C.热带草原带在非洲分布最广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仅分布在亚欧大陆西岸解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在亚欧大陆东岸温带季风区也有广泛分布。答案:D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读图,完成第2~3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D.图中城市道路两侧的银杏树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3.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现象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解析:2,银杏秋季树叶由绿到黄,之后逐渐落叶,为落叶阔叶树种。由材料可知,随着气温下降银杏树叶由绿到黄,说明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银杏树叶晚于北京转黄。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的主要作用是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降低噪声等。第3,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主要是受两地纬度影响,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因此银杏树叶晚于北京转黄,这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2.A 3.C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4~5题。4.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5.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解析:4,图示自然带沿纬度变化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5,自然带P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受千岛寒流的影响,在亚欧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答案:4.A 5.B读图,完成第6~7题。6.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A.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  )A.说明冬季风到不了玉门关B.反映从沿海向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C.反映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种植杨柳D.反映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解析:6,从图中可以看出,五原的纬度高于西安,因此出现了五原春色归来迟”“长安花落的景观差异,这种地域分异体现了因热量差异而形成的由赤道到两极的更替规律。第7,诗中的春风指影响我国降水的夏季风,因此从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玉门关)的景观差异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体现。答案:6.A 7.B受地形的影响,自然带往往会出现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规律,下图为40°N某山地部分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对应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第8~9题。8.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 (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9.山麓的自然带与所在纬度的水平自然带一致,所以纬度越高,相同海拔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数量(  )A.越多 B.越少C.不变 D.无法确定解析:由图可知,纬度越高,对应的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越低。纬度越高的山地,垂直带谱越简单。答案:8.C 9.B下图中甲地位于天山北坡,丙地位于天山南坡。读图,完成第10~12题。新疆天山大气环流模式图10.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植被茂密B.甲处纬度偏高C.临近海洋,水汽丰富D.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抬升11.图中丙处山麓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A.森林 B.草原C.草甸 D.荒漠12.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布现象解析:10,新疆位于非季风区,距海远,降水少,但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受天山地形抬升影响,易形成降水。第11,丙处位于天山背风坡,为焚风效应区,降水少,气温高,蒸发强,气候干旱,其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荒漠。第12,甲、乙、丙三地受地形影响,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反映了非地带性分布现象。答案:10.D 11.D 12.D横断山区高黎贡山南段西坡蝶类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3~14题。13.该山蝶类优势种群的分布特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分异规律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4.该山西侧山麓地带水热条件好,植被丰富,蝶类色彩艳丽,种类数量较多,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有限性 D.脆弱性解析:13,随海拔的升高,蝶类优势种群也逐渐减少,呈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14,西侧和东侧水热、植被、蝶类色彩和种类不同,体现的是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答案:13.A 14.B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5~16题。15.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16.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 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解析:15,读图可知,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第16,影响雪线的因素有气温、降水、地貌等,其中降水越多,雪线越低。梅里雪山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地形抬升,降水丰富。答案:15.C 16.A17.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沿直线CD反映了陆地环境        的地域分异规律,决定这一分异规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这种地域分异主要是受         的影响而产生的。 (2)沿直线AB反映了陆地环境        的地域分异规律,决定这一分异规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该分异规律在  纬度地带表现最为明显,产生这种分异的原因是受        的影响。 解析:DC,大致呈南北走向,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到两极递减的影响,热量的南北差异很大,地表景观呈现出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有规律的更替,因此,这种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中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由BA,大致呈东西走向,由沿海到内陆,水分差异很大,自然带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更替。答案:(1)由赤道到两极 热量 太阳辐射(或热量)(2)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条件 中 海陆分布18.阿尔卑斯山、天山、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图,完成下列各题。喜马拉雅山(1)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         ,原因是                                                   (2)阿尔卑斯山南坡比北坡雪线          ,原因是                                                   (3)判断天山博格达峰AB两坡坡向:  是南坡,    是北坡。 (4)三地自然带最简单的是       。造成三山自然带垂直变化的原因是                      (5)喜马拉雅山南坡出现的自然带数量比北坡  ,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低 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积雪多,雪线低(2)高 南、北坡降水差异不大,南坡纬度低,处于阳坡,气温高(3)A B(4)天山博格达峰 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导致自然景观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变化(5)多 南坡比北坡纬度低,相对高度大;处于阳坡和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气温高,湿度大,水热条件好。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