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地理人教版必修1训练:第三章检测(B)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35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版地理人教版必修1训练:第三章检测(B)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35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版地理人教版必修1训练:第三章检测(B)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35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版地理人教版必修1训练:第三章检测(B)
展开第三章检测(B)(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完成第1~2题。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A.湖泊水B.地下水C.冰雪融水D.沼泽水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解析:第1题,图中径流深度和气温密切相关,气温上升,径流深度增加,可知是气温上升导致冰雪融水大量补给河流。第2题,根据图中降水量判断,该流域全年降水少,位于干旱区。最冷月气温小于0 ℃,应位于温带地区。最热月气温约30 ℃,不可能在青藏高原地区。所以只有可能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可能出现山麓青青草。答案:1.C 2.B读“我国某地河流示意图”,完成第3~4题。3.图中甲河的最主要补给水源是( )A.雨水 B.冰雪融水C.地下水 D.湖泊水4.造成乙河下游河水只能补给地下水的原因是( )A.该河下游始终处于丰水期B.该河下游主要流经山区,地势高C.该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河床高悬,河水水位高D.该河下游河床下切较深解析:第3题,甲河源头是靠祁连山的永久性积雪冰川融水补给的。第4题,乙河为黄河,其下游为“地上河”,只能河水补给地下水。答案:3.B 4.C下图为“三江平原水循环简图”。读图,完成第5~6题。5.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地下径流C.蒸发 D.水汽输送6.图示区域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受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有( )A.①②④ B.②③⑤C.①③④ D.②④⑤解析:第5题,①为蒸发,②为降水,③为地表径流,④为下渗,⑤为地下径流,缺少水汽输送环节。第6题,“北大荒”被开垦为农田,改变了地表状况,对蒸发、地表径流、下渗等环节影响显著。答案:5.D 6.CWater Seer是2016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的一个收集水资源的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从空气中收集水资源,从而为缺乏饮水的地区提供清洁的饮用水。据此完成第7~8题。7.如Water Seer项目在我国进行测试,在下列城市收集水资源最少的最有可能是( )A.乌鲁木齐 B.成都C.杭州 D.海口8.若Water Seer项目大规模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可能有( )①大气降水减少 ②活跃自然水循环 ③阻碍自然水循环 ④地表径流增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第7题,乌鲁木齐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大气中水汽少。第8题,Water Seer项目“从空气中收集水资源”,使得大气中水汽减少,大气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减弱,阻碍自然水循环。答案:7.A 8.B读“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示意图”,完成第9~10题。9.此时印度半岛的盛行风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10.有关甲地洋流成因及海洋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向岸风影响形成的B.此时洋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C.该地海洋生物的生产力季节变化大D.该地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解析:第9题,由非洲东海岸甲处洋流流向可知,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第10题,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受离岸风的影响而形成的;此时洋流为寒流,使沿岸地区降温减湿;由于该处风向的季节变化,导致该地海洋生物的生产力季节变化大。答案:9.C 10.C读“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完成第11~12题。11.对图示区域位置、季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1月B.南半球,7月C.南半球,1月D.北半球,7月12.A处洋流的性质和流向分别为( )A.寒流,由北向南B.寒流,由南向北C.暖流,由北向南D.暖流,由南向北解析:第11题,温度数值越往北越低,因此为北半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北半球夏季海洋上的温度比同纬度陆地上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第12题,A处比同纬度的海域水温低,为寒流,位于北半球,应由北向南流。答案:11.D 12.A读“北大西洋洋流分布简图”,完成第13~14题。13.甲渔场的成因主要为( )A.寒暖流交汇B.上升补偿流C.径流入海D.人工养殖14.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洋流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第13题,甲渔场为纽芬兰渔场,是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形成的。第14题,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图中①②③分别为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答案:13.A 14.A英国一男子戴维的居住地与工作地为英国西部沿海的两个不同城市。夏季,由于受够了堵车,戴维采用在海面上依靠顺风冲浪的方式上班,这比他乘车快10分钟左右,但下班只能乘车回家。据此完成第15~16题。15.戴维冲浪所借助的风最有可能是上图中的( )A.① B.②C.③ D.④16.该地沿岸流经的洋流是( )A.东格陵兰寒流B.北大西洋暖流C.加那利寒流D.墨西哥湾暖流解析:第15题,英国地处西风带。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第16题,根据洋流分布,英国沿岸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答案:15.D 16.B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第17~18题。月份123456月平均气温/℃-7.3-2.55.311.716.720.5月平均降水量/mm0.50.62.56.013.011.0月份789101112月平均气温/℃22.421.015.99.41.6-5.7月平均降水量/mm19.828.517.09.01.60.517.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A.空间分布不均B.季节分配不均C.蒸发微弱D.气候干旱18.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解析:第17题,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且时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第18题,该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因此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改进灌溉方式和耕作方式。答案:17.B 18.B山西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较为严峻,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山西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下表中的承载力强度指标是指水资源承载人口与实际人口之比。读表完成第19~20题。地区承载人口/万人承载力强度地区承载人口/万人承载力强度太原154.700.45晋中172.600.56大同165.340.53运城118.570.24阳泉61.730.47忻州222.220.73长治326.831.01临汾196.480.47晋城392.571.77吕梁177.780.50朔州80.520.53 19.读表可知,水资源严重超载的地区是( )A.晋城 B.长治C.运城 D.忻州20.下列有关山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节流”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高产值、高耗水农业B.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C.制定合理的跨流域调水方案D.修建蓄洪储水工程解析:第19题,承载力强度指标是指水资源承载人口与实际人口之比,指标越小,则说明水资源超载越严重。第20题,高耗水农业使水资源消耗严重,C、D属于“开源”方面的措施。答案:19.C 20.B二、综合题(共50分)21.(16分)下图是“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4分)(2)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4分)(3)归纳该河的主要水文特征。(4分)(4)近几十年来该河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夏季出现断流现象,请分析其原因。(4分)解析:第(1)题,该河流汛期出现在春季和夏季,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第(2)题,河流径流量减少与补给水源减少和人类用水多有关。第(3)题,该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则必然位于内陆地区,水文特征注意归纳图中信息,从水量及季节变化、汛期等角度分析即可。第(4)题,该河流流量减少,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减少有关,也与人类过量用水有关。答案:(1)相同点:影响因素均为气温。不同点:甲汛期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丙汛期是夏季冰川融水所致。(2)4、5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同期,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3)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和春季,冬季断流。(4)人类活动规模扩大,沿岸过度使用水资源;全球变暖,冰川退缩。22.(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墨累河位于澳大利亚内陆,乘船可欣赏到拥有上百万年历史的峡谷、悬崖、宝蓝色礁湖和一望无垠的红树林,这里曾一度成为世界重要游轮度假线路。但近年来由于干旱持续发生,墨累河水量不断减少,河流水位急剧下降,其又成为“最受伤的大河”之一。材料二 如下图。澳大利亚地形图水循环示意图(1)据材料一分析,可采取什么措施解决水源紧张问题?(2分)(2)墨累河水量不断减少的原因与材料二图中 (填数码)环节有关。图示水循环类型属于 。(2分) (3)据材料一图分析墨累河水源中缺少 补给,为什么?(4分) (4)材料二图中水循环各环节中,最容易受人类影响的是 (填数码),人类的哪些活动会使⑤减少?(4分) 答案:(1)从大分水岭东坡调水到西坡。(2)② 海陆间水循环(3)冰雪融水 澳大利亚纬度低,无高山。(4)④ 破坏植被、城市化等。23.(12分)下图为“某大陆西岸海面年平均水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此海区位于 (填“南”或“北”)半球。(2分) (2)用洋流符号(暖流→,寒流)在图上画出该海区洋流的分布。(2分)(3)图中A处以北的沿海地带为 气候,附近的洋流对该气候的形成起了 作用。(2分) (4)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是( )(3分)A.欧洲西侧中纬度海区B.大洋洲西侧低纬度海区C.非洲西侧中纬度海区D.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5)图中A附近的海域是否会形成世界级的大渔场?为什么?(3分)答案:(1)北(2)图略。(3)温带海洋性 增温增湿(4)A(5)不会。因为世界级的大渔场一般分布在寒暖流的交汇处或冷海水上泛的地方,而A附近的海域为洋流遇到陆地后分支的地方。24.(10分)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图1 水窖示意图2 水窖分布示意材料 我国北方某地区政府大力资助农民实施“121”集水节灌工程:一户人家建一处雨水集流场和两眼水窖,利用集到的雨水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同时发展一亩(1亩约为666.7平方米)节水灌溉高效农田。该工程使当地粮食增产一倍以上,人们把这种工程称为“脱贫工程”“德政工程”。(1)图中水窖主要分布在 、 、 三省(区)。(3分) (2)这里大力兴建水窖的原因是( )(3分)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降水集中B.年降水量偏少,降水集中于冬季C.小麦、谷子需水量较多D.当地人口稠密,生存压力大(3)图中集流场采用水泥砂浆抹面(如N层),其作用是 。(2分) (4)根据当地环境特点,最应采取的灌溉方式是 (填“喷灌”“滴灌”或“漫灌”)。(2分) 答案:(1)甘肃 宁夏 内蒙古自治区(2)A(3)防止坡面水流渗入地下,有利于导水入窖(4)滴灌创新探究题(附加题)25.(10分)下图是扬州市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小区下水道改造前后的管道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污水处理方式影响了水循环的( )(2分)A.下渗环节B.蒸发环节C.地下径流环节D.地表径流环节(2)图乙与图甲的区别在于 。下水道改造的目的是 。(4分) (3)请你从资源化角度谈谈图示管道改造的积极意义。(4分)解析:雨污分流,是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分别用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第(1)题,图中污水处理方式影响的是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第(2)题,图甲污水管道与雨水管道合用,图乙污水管道与雨水管道分开使用。下水道改造的目的是减少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量,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第(3)题,城市管道改造可以实现雨水的资源化,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于园林用水、回灌地下水或做生活用水等。答案:(1)D(2)雨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分离 减少污水处理量,节约资源(3)可将雨水收集,实现资源化,用于园林用水;回灌地下水,缓解地面沉降;做生活用水等。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61b2df77236a6bceea0f9877448dc9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