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金版学案地理必修1(人教版)练习:第五章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展开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略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
A.森林、草原、荒漠 B.草原、荒漠、森林
C.森林、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森林
2.引起自然景观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从东向西降水减少 B.从东向西降水增多
C.从东向西气温升高 D.从东向西海拔增高
解析:结合我国的气候等自然条件可知,在离海较近的甲地发育了森林,而丙地因降水少,形成荒漠景观,位于中间的乙地草原广布。上述植被的变化,主要是因为从东向西离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的结果。
答案:1.A 2.A
读图,完成3~4题。
3.“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
A.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 )
A.说明冬季风到不了玉门关
B.反映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
C.反映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种植杨柳
D.反映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五原的纬度高于西安,因此出现了“五原春色归来迟”,“长安花落”的景观差异,这种地域分异体现了因热量差异而形成的由赤道到两极的更替规律。第4题,诗中的“春风”是指影响我国降水的夏季风,因此从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玉门关)的景观差异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体现。
答案:3.A 4.B
下图为“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
5.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6.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解析:第5题,北坡是向阳的,是南半球,基带是落叶阔叶林带,是温带地区。第6题,山麓自然带主要取决于山体所处的纬度位置。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答案:5.C 6.B
读“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第7题。
7.由图中四座山峰位置及海拔高度可知,垂直自然带类型最丰富的位于( )
A.a B.b C.c D.d
解析:垂直自然带类型的多少,与海拔高度有关,与山脉所在的纬度有关。纬度越低,海拔越高,自然带类型越多。四座山峰的山顶都是永久冰雪带,海拔差异不大,a山脉的山麓地带是热带雨林植被,b的山麓地带是亚热带植被,c的山麓地带是温带植被,d的山麓地带是寒带植被,所以a的自然带最多。
答案:A
8.读“南美洲部分自然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A、B、C自然带的名称。
(2)甲—A—B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自然带________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3)分析C自然带狭长的原因。
(4)乙纬度较高,但自然带类型与甲地相同,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这体现了自然带的哪种分异规律?
(5)说出D自然带的名称及其形成原因。
解析:图中自然带甲、乙为热带雨林带,A为热带草原带,B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为热带荒漠带。C由于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和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作用,自然带非常狭长,向北延伸到赤道附近,乙地纬度本应该为热带草原带,但由于处在迎风坡上,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形成了热带雨林带。D处由于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形成了温带荒漠带。
答案:(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
(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纬度地带性) 热量
(3)沿岸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安第斯山脉的阻挡。
(4)乙处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有巴西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地方性(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5)D自然带的名称为温带荒漠带。因其处在安第斯山脉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地带,降水量少,出现焚风效应,形成了荒漠景观。
下图是“我国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序号①②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 )
A.针叶林 常绿林 B.常绿林 草甸
C.草甸 草原 D.针叶林 草原
10.图中所示山地东西坡自然带谱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热量 B.地势
C.水分 D.日照
解析:第9题,从图上可以看出,该山地的基带为荒漠带,应处于温带地区,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可以判断,自然带②应为温带草原带;自然带①位于落叶林以上地带,应为针叶林带;常绿林位于亚热带地区。第10题,山地东西坡自然带谱存在差异主要是受水分条件的影响。
答案:9.D 10.C
下图为“六种主要植被类型对应的水热条件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序号②~③荒漠所代表的地域分异不可能出现在(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极洲
12.造成地表植被按序号①~②~⑤发生更替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差异 B.海陆位置差异
C.海拔高度差异 D.坡向差异
13.撒哈拉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太阳辐射、下垫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洋流性质、地形起伏 D.地表径流、土壤性质
解析:第11题,从图中水热状况推断六种植被类型分别为:①为热带雨林,②热带季雨林,③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④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⑤为亚寒带针叶林,②~③荒漠体现植被东西方向变化,显示水分逐渐减少,体现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南极洲纬度高,终年气温低,为冰雪覆盖的大陆,不会出现图示的水热条件,没有明显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D正确。第12题,①~②~⑤体现植被南北方向变化,变化最明显的是热量,影响热量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A正确;海陆位置对水分影响大;海拔及坡向体现的是植被垂直方向变化。第13题,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回归线附近,因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而成沙漠,属大气环流影响;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因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少,形成沙漠,属海陆位置影响,结合选项B正确。
答案:11.D 12.A 13.B
14.下图为“安第斯山某段的植被垂直带示意图”。读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1)与图示安第斯山地段距离最近的地形区可能是( )
A.巴西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墨西哥平原 D.拉普拉塔平原
(2)请分析图中安第斯山脉雪线东坡低、西坡高的原因。
(3)简述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解。第(1)题,由于基带为热带雨林带,所以图示地区应为安第斯山的北段。第(2)题,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第(3)题,高山地区由于随着海拔的变化,热量和降水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造成植物在山体上的分布发生垂直变化。
答案:(1)B
(2)东坡的永久积雪和冰川带比西坡的低,主要原因是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东坡冰雪分布更广。(3)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的变化,气温和降水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造成植物在山体上的分布发生垂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