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分层作业19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练习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分层作业19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分层作业19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2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分层作业19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分层作业19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练习

    展开

    课时分层作业(十九)(建议用时:40分钟)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从A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2影响图中从C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变化B水分变化C.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D海陆分布、地形起伏1B 2.B [1AB从我国的热带变化到了寒温带热量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第2CD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图完成34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D图中城市道路两侧的银杏树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4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现象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A 4.C [3秋季银杏叶由绿到黄之后逐渐落叶为落叶阔叶林;由题中材料可知随着气温下降银杏叶变黄说明其影响因素是气温;南京纬度比北京低气温高于北京银杏叶变黄晚;城市道路两旁的树木的主要作用是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降低噪声等。第4两地银杏叶转黄时间不同主要受纬度影响反映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B沿X方向热量增加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D沿Y方向纬度增加6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C.刚果盆地     D.西欧平原5A 6.B [5可从图中植被的演变判断出正确答案沿着X自左向右依次是森林、草原和荒漠的过渡说明水分减少干燥度增加。第6也可从图中植被的演变判断出正确答案沿着Y轴方向自下向上依次是针叶林、温带阔叶林、M、热带雨林的过渡说明M是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的森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我国江南丘陵有广泛分布。]7读非洲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甲图abcd代表的自然带的名称ad一线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何种地域分异规律?(2)甲图中a自然带有丙、丁两处的分布其中________处的分布为非地带性现象导致a自然带在该处形成的原因有哪些?(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其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解析] 第(1)结合非洲自然带的分布可以判断出四个字母代表的自然带的名称;四自然带南北更替反映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2)热带雨林带应分布于赤道附近图中丁处热带雨林带的分布达到了南纬20多度属于非地带性现象该现象的形成与信风、洋流有关。第(3)注意本题实际上是三个问题:自然带完整、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北坡高度差异、雪线高度南北坡差异等三个现象的原因运用相关知识不难回答。[答案] (1)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2)丁 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流经。(3)乞力马扎罗山所处的纬度低(赤道附近);海拔高,相对高度大。由于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水分条件要优于北坡,因此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和草原带分布的海拔上限南坡高于北坡;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雪线的重要因素,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高度低于北坡。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回答810题。8处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A.暖流          B.山脉迎风坡C.大气环流     D.寒流9地自然带的名称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D温带草原带10自然带体现的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陆地环境的整体性8D 9.B 10.B [是热带雨林带由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因此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带是热带草原带是热带荒漠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由于自然带降水量逐渐减少从而形成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读图完成1113题。11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最可能是(  )A.1 8001 900 m     B1 9002 000 mC.2 0002 100 m     D2 1002 200 m12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喜光 抗风 喜湿 耐寒 喜阴 耐贫瘠A.①⑥     B②③C.③⑤     D④⑥1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力增强     B.封山育林C.降水增加     D.气候变暖11A 12.C 13.D [11图示四条折线都是在1 8001 900 m林带比重最大故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最可能是1 8001 900 m。第12图示林带比重阴坡高于阳坡迎风坡高于背风坡故可推断该森林植被喜湿、喜阴。第13高山苔原带因海拔高而气温低不适宜森林生长故主要制约森林生长的因素是气温;但近年来森林增长趋势明显说明气温有所改善即气候变暖是主因。]14读南美洲部分自然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甲、ABC自然带的名称。(2)—A—B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____为基础的。(3)分析C自然带狭长的原因。(4)乙纬度较高但自然带类型与甲地相同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这体现了自然带的哪种分异规律?(5)说出D自然带的名称及其形成原因。[解析] 图中自然带甲、乙为热带雨林带A为热带草原带B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为热带荒漠带。C由于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和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作用自然带非常狭长向北延伸到赤道附近。乙地纬度本应该为热带草原带由于处在迎风坡上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形成了热带雨林带。D处由于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形成了温带荒漠。[答案] (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热量(3)沿岸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安第斯山脉的阻挡。 (4)处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有巴西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地方性(非地带性)分异规律。(5)D自然带的名称为温带荒漠带。因其处在安第斯山脉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地带降水量少形成了荒漠景观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