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后练案:1-3-2昼夜交替和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展开[基础过关]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地球自转产生了( B )A.昼和夜 B.昼夜交替 C.昼夜长短变化 D.极昼和极夜解析: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产生了昼和夜,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昼夜长短变化和极昼极夜是地球公转产生的。2.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 )①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②地球上存在生命体 ③地球的自转④地球的公转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昼夜更替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身的特点和地球的自转形成的。读下图(图中数字表示经纬度,阴影部分表示夜晚),回答3~4题。3.图中AB线为( B )A.日界线 B.晨线 C.昏线 D.经线解析:AB线为昼夜分界线,即晨昏线,西侧为夜,属于晨线。4.图中四地日出时刻最早的是( A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四地中甲处于白昼为日出之后,乙和丙处于晨线上,正值日出,丁地处于黑夜,还未日出。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完成5~6题。5.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D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的更替C.运动物体偏向 D.地方时差异解析:转动地球仪会使地球仪表面受到的电灯照射情况(光照)发生变化,因而能演示昼夜的更替;在同一时刻地球仪表面灯光照射情况的不同,能反映出地方时的差异。6.图中P地( A )A.位于晨线上 B.位于昏线上C.当地时间6时日出 D.当地时间8时日出解析:从图中可以判断出随着地球仪自西向东的转动,P地会进入白昼,因而P地位于晨线上。7.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于当地时间2019年2月24日20时在洛杉矶市好莱坞杜比剧院举行。中国影迷收看在洛杉矶(西八区)举行的颁奖礼直播应在北京时间( D )A.2月24日20:00 B.2月24日12:00C.2月25日20:00 D.2月25日12:00解析:洛杉矶的时间为西八区的时间,北京时间为东八区时间,两者之间相差16个时区,则北京时间为20+16=36,时间超过24时,日期加一天,故北京时间为2月25日12时。读某地区图,回答8~9题。8.图中东十一区与东十二区的分界线是( A )A.172.5°E B.170°E C.165°E D.172.5°W解析:每个时区跨15°,东十一区范围是157.5°E~172.5°E,东十二区的范围是172.5°E~180°。9.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一年中没有太阳直射,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左偏,自转线速度最小,该地位于( C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一年中没有太阳直射的是在南回归线以南及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左偏的是在南半球,自转线速度最小说明纬度最高。10.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岸堤的是( C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解析:左图的纬度值向北增大,说明为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所以图中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小岛最终可能与①岸相连;右图的纬度值向南增大,说明为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所以图中河流左岸侵蚀、右岸堆积,小岛最终可能与④岸相连。二、非选择题(共10分)11.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P点在N点的东南方向,P点地方时为0(24)时。(3分)(2)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2分)答案:画图略(水平,从右侧照过来)(3) 为晨昏线,其中是晨线,是昏线。相对于地球的运动方向是逆时针。(4分)(4)此时,北京时间是17时。(1分)解析:第(1)题,根据箭头所示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此图为南半球;P点相对N点位置偏东、偏南,应为东南方向;P点在夜半球中央经线上,时间为0(24)时。第(2)题,根据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的特点及图中昼半球的分布,可知太阳光线应从右侧水平照过来。第(3)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的分布,过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为晨线;过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为昏线;晨昏线相对于地球运动方向相反,因此为逆时针方向。第(4)题,根据0°经线及自转方向,可知P点为135°W,为0时,45°E为12时,可计算北京时间为17时。[能力提升]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读下面四幅图,完成1~2题。1.图中四点处于黄昏的是( B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处在昏线上的点,将从白天进入黑夜。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定只有②在昏线上,处于黄昏。2.图中四点所在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的是( D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故四幅图中全部符合条件。贾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据此回答3~4题。3.贾先生游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而其手机上的时间为6时40分。该岛的经度为( C )A.160°E B.40°E C.160°W D.80°W解析:当北京时间为6时40分时,当地时间为12时,时差5时20分,经度相差80°,从120°E向东走80°为160°W。4.该地所在的时区为( C )A.东十一区 B.东三区 C.西十一区 D.西五区解析:西十一区以165°W为中央经线,向东西各跨7.5°,故160°W也位于 西十一区。为避免人们交流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线,某校同学在学习中自制如图所示的日期钟。其中,短针代表国际日界线,长针代表零时变更线。根据要求回答5~6题。5.日期界线长指针变动的原因是( B )A.地球公转引起 B.地球自转引起C.太阳直射点移动 D.引起四季变化解析:地球自转引起地方时的变化,造成零时所在经线的变化。6.当地球自转一周时,图中M、N两点处在同一日期内的时间长约达( B )A.12小时 B.20小时 C.6小时 D.24小时解析:M与180°经线相差60°,为4个小时,若M、N恰好处于同一日期,最长可达20小时。北京时间8月19日15时40分,某客机平稳地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这架客机于纽约时间8月18日14时19分从美国纽约机场起飞,从北极上空直飞而过,抵达北京。据此回答6~7题。7.该客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 )A.8月18日2时19分B.8月19日14时19分C.8月18日23时19分D.8月19日3时19分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为m日,空白部分为(m+1)日。读图,完成7~8题。7.P点的经度和地方时分别为( A )A.90°E 6:00 B.90°W 6:00 C.90°E 18:00 D.90°W 18:00解析:日期分界线有自然界线和人为界线两条。自东十二区(180°西侧)向东进入西十二区(180°东侧)减1天,图中阴影部分比空白部分晚一天,则判断图示地球呈顺时针自转;P点经度为90°E,位于0时经线以东90个经度,时间早6个小时。8.此时137°E的区时为( D )A.m日22点 B.m日16点 C.(m+1)日8点 D.(m+1)日9点解析:此时90°E为(m+1)日6点,为东六区,137°E位于东九区,因此137°E的区时为(m+1)日9点。北半球某学校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据此完成9~10题。9.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 B )A.先偏右后偏左 B.向右偏转 C.先偏左后偏右 D.向左偏转 解析:甲同学在伞面内侧顺时针转动伞,乙同学从伞顶观察伞则是逆时针转动,类似在北极上空观测,那么红墨水的流动就类似北半球由高纬向低纬流动的河流,流动的轨迹应向右偏。10.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A )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③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④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该实验模拟的类似由高纬向低纬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但赤道上和东西方向上的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没有模拟出来,同时伞的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差别相差太大。二、非选择题(共10分)11.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此图是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2分)(2)图示中的晨线是AB,昏线是BC。(2分)(3)假设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F点方向,说出炮弹在运行过程中的偏转方向及相对D、F所在经线的落地位置。(2分)答案:向左偏(向东偏),落在D、F所在经线的东侧。(4)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2时;E点的地方时为12时。(2分)(5)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是(2分)( D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解析:第(1)题,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说明该半球为南半球。第(2)题,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到昼所经历的线为晨线,由昼到夜所经历的线为昏线。第(3)题,从D向F点发射的炮弹,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落在D、F所在经线的东边。第(4)题,由图可知,E点的地方时为12时。90°E为0(24)时,北京时间120°E为2时。第(5)题,由于90°E为0时,因此从90°E向东到180°为新的一天,90°E向西到180°为旧的一天。由图可知,E点所在经度为90°W,所在范围为90°E向西到180°范围,所占范围跨经度为270°,所占范围大于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