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练习

    展开

    课时作业20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时间:45分钟  分数:100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12题。1从地理学角度看,这句诗描述的是( A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2.从塞北到江南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D )A.水分   B.光照C.土壤   D.热量解析:塞北与江南相隔数千里,诗词描述了我国南北方不同地域景观特征的变化,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产生这一差异的基础是热量。读理想大陆中、高纬度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35题。3.上图反映的自然带主要分异规律是( A )A.从沿海到内陆   B.从赤道到两极C.从山麓到山顶   D.非地带性4.图中A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B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5.图中B区域的植被类型是( A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解析:图上所反映的植被差异主要体现在森林草原荒漠上的差异,因此属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A区域位于大陆东岸,结合纬度可判知为温带季风气候;B区域位于大陆西岸,结合所处的纬度可推知B为地中海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如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68题。6.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的自然带名称是( D )A.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D.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7.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B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8.该山可能位于( A )A.赤道附近   B40°N附近C40°S附近   D.极圈附近解析:山地自然带由山麓到山顶更替规律与该地从低纬向高纬更替规律相似,可根据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规律推导其垂直变化。图中基带为热带草原带,可判断该地为低纬地区;山麓自然带是由纬度位置决定的;从基带向上,的海拔大致在5 000米以上,可判定为积雪冰川带。根据这一原理可推导出其他自然带。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B.沿X方向热量增加C.沿Y方向海拔增加D.沿Y方向纬度增加解析:图为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从图中信息可知:沿X方向,自然景观由森林过渡到草原再过渡到荒漠,符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是由于水分逐渐减少而导致的;沿Y方向,自然景观由针叶林过渡到温带森林再过渡到热带雨林,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是由热量逐渐增多而形成的。10.下列地区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是( B )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C.刚果盆地   D.西欧平原解析:由图可知,M点在X轴上比较接近原点,由上题可知,此地降水较多,应为森林植被景观;在Y轴上,M位于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之间,其热量也会低于热带而高于温带,可确定为亚热带的自然景观。而山东丘陵为温带景观,刚果盆地为热带景观,西欧平原也为温带景观,只有江南丘陵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亚热带景观。下图为某沿海地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若该山地山麓的平均气温为12 ,则该山地的海拔不会超过( B )A1 000    B2 000 C3 000    D4 000 解析:该山地山顶没有积雪冰川带,说明山顶的平均气温不可能在0 以下,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的气温垂直递减率,可算出该山地的海拔不会超过2 000米。12.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________影响( C )A.信风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西风带D.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解析:该山地山麓的自然带是落叶阔叶林带,所在地区应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但根据图示信息,该山地同一自然带北坡上限海拔比南坡高,说明北坡是阳坡,其所在的半球是南半球,而南半球没有温带季风气候,所以该地气候只能是终年受西风带影响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二、综合题(40)13.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0)(1)写出图甲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4)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图甲中自然带从表示的是自然带的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4)(3)自然带40°N高山上的分布高度约是4_000(2)(4)图乙是沿46°S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A的自然带与图甲中的(填序号)自然带相符;图中B自然带名称是温带荒漠带,原因是位于山地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6)(5)自然带南美洲分布最广,自然带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的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4)解析:图甲是自然带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由自然带的纬度分布规律判断:为寒带苔原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结合纬度判断图乙中A自然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下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受地形这一地方性分异因素影响,同纬度山脉东坡B处形成了温带荒漠带。为热带雨林带,在南美洲分布最广;自然带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14.读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1)描述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规律。(4)答案: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横贯大陆东西。(2)A地气温年较差比B。形成亚欧大陆东岸森林类型由南向北变化的基础因素是热量(或太阳辐射)(4)(3)图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别说明它们对应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及成因。(6)答案: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受西风带控制;夏季高温少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4)简述C岛东部热带雨林形成的原因。(6)答案:地处东南信风迎风海岸和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有暖流流经,起增温增湿作用;为热带雨林气候,从而形成热带雨林。解析:(1)题,注意观察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注意亚寒带针叶林所在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面积大小等。由图可知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横贯大陆东西。第(2)题,A地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的东岸,温带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所以气温年较差大;B地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的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小。亚欧大陆东岸由南向北纬度升高,气温降低,植被由热带雨林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所以植被变化的基础因素是热量(或太阳辐射)。第(3)题,结合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进行分析。亚热带地区在亚欧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低温少雨;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亚欧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所以高温少雨。第(4)题,在南北纬20°附近大陆东岸,往往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主要从信风、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