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下跟踪检测:第四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展开第四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课下跟踪检测
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分析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D.自A向B由老到新
2.图中长腰山是( )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解析:第1题,图中出露地表的各岩层中,A处岩层最老,故自A向B,岩层越来越新。第2题,由长腰山所处的地层剖面可以看出其岩层是向下凹陷的,应为向斜构造,此处地形是向斜成山。
答案:1.D 2.B
下面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四处中,地质构造为向斜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谷地的形成主要受内力作用影响
B.④处低地的形成主要受外力作用影响
C.②处地下油气资源丰富
D.③处可能有泉水出露
解析:第3题,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①是背斜,③是断层,④是地堑。第4题,①处谷地主要是受外力作用影响;④处的地堑是内力作用形成的;②处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③处断层线附近容易发育沟谷、河流,也容易形成泉。
答案:3.B 4.D
读庐山附近地质剖面图,回答5~6题。
5.庐山属于( )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火山
6.下列地貌与鄱阳湖成因相似的是( )
A.华山 B.日本富士山
C.喜马拉雅山 D.渭河平原
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庐山相对于两侧岩块上升,属于典型的断块山。第6题,鄱阳湖和渭河平原都是由断层陷落形成的。
答案:5.C 6.D
(2019·江苏盐城一中课时作业)张家界天门山盘山公路似玉带环绕,弯弯相连,有“通天大道”之称,盘山公路全长10.77千米,海拔从200米急剧提升到1 300米。下图为天门山盘山公路景观图,读图回答7~8题。
7.天门山地区交通运输线首选公路,是因为( )
A.公路运输速度快 B.公路建造难度较小
C.公路运输量大 D.公路运输价格低
8.天门山盘山公路线路的选择,主要是考虑了( )
A.气候因素 B.居民点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
解析:第7题,在山区修建公路难度小,成本低。第8题,读图可知,天门山盘山公路大致沿同一高度分布和延伸,故其线路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地形。
答案:7.B 8.C
(2018·浙江杭州二中高一课时作业)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9~10题。
9.甲段铁路在建设时采用高架形式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行车安全
B.减少耕地占用
C.为其他交通线预留空间
D.减少建设费用
10.图中铁路线基本沿等高线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联系较多的居民点 B.降低投资成本
C.避开河流 D.避开断层
解析:第9题,甲段铁路经过平原地区,采用高架形式会增加建设费用。我国南方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面积少,因此减少耕地占用是甲段铁路在建设时采用高架形式的主要目的。第10题,图中铁路线基本沿等高线布局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施工难度,降低投资成本。
答案:9.B 10.B
读喜马拉雅山东段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甲、乙、丙、丁中属于倒置地形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最高峰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背斜山
B.甲处适合选做水库坝址
C.开凿隧道适合选址于乙处
D.地壳最不稳定的是丁处
解析:第11题,图中甲为断层,乙为背斜谷,丙为向斜山,丁为单斜山,故属于地形倒置的是乙和丙。第12题,根据图中岩层弯曲方向可判断,最高峰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山;甲处为断层,不适合选做水库坝址;乙处为背斜,适合开凿隧道;地壳最不稳定的是甲处。
答案:11.C 12.C
下图为我国新疆天山西段伊犁谷地内霍尔果斯(80°29′E,44°14′N)境内某低山丘陵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不同时期形成的同类型岩层采用同一图例表达)。据图回答13~14题。
13.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背斜、向斜、地堑、断层
B.向斜、向斜、地垒、断层
C.背斜、向斜、背斜、断层
D.向斜、向斜、背斜、断层
14.M附近的岩层接近垂直方向,并与两侧的岩石存在明显的不连续性,原因可能是( )
A.外力侵蚀 B.外力沉积
C.岩浆活动 D.地壳运动
解析:第13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判读。读图,结合岩层弯曲状况来看,甲中间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乙中间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丙处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构造,丁处岩层上下错开,发生明显位移,为断层,故选C。第14题,该图可知,M处岩层发生了断层,是由于地壳的挤压,导致岩层不能承受地壳运动的力,而发生断裂,岩层沿着断裂面上下错开,故选D。
答案:13.C 14.D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地的地质构造和地形,分别是:
地形:甲是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丙是____________。
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丙是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
(4)简要分析不能选择乙和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解析:(1)要注意区分地质构造和地形的区别,地质构造是指背斜、向斜和断层等,而地形则是指山地、谷地等。(2)甲地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为背斜,背斜易形成山岭,但从图上看该地的地形是谷地,这是由于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岩层破碎,极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3)乙地地质构造,可以从两个方面判断,即岩层的年龄和岩层的弯曲方向。(4)建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向斜和断层处都不能建隧道。
答案:(1)谷地 山地 谷地 背斜 向斜 断层
(2)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容易受侵蚀,成为谷地。
(3)岩层年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岩层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
(4)乙地为向斜,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可能变成水道;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修建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
16.下图为现阶段重点投资建设开发的某区域。完成下列问题。
(1)丙地区交通线路密度比甲地区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乙、丙两地的矿产运到甲地发展钢铁工业,首先需要解决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甲丙”)间的交通问题,这需要以________________条件为保证。
(3)在选择乙丙之间的交通干线时,人们选择了乙丁丙线路而没有选择乙丙直达线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地平坦开阔,丙地位于山地,对交通干线的选择与密度大小有影响。第(2)题,若把乙、丙两地的矿产运到甲地,首先需要解决甲丙之间的交通问题,甲丙之间需要跨越河流,穿越山区,工程难度大,这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保证。第(3)题,乙丙之间的直达线路需经过山地,工程难度大,投资大,安全性差。
答案:(1)小 山地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密度小
(2)甲丙 科学技术
(3)乙丙间的直达线路需经过山地,地面起伏大,工程难度大,成本高且安全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