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人教版(上册) 第五章 化学方程式 单元测试卷
展开第五张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4.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乙醇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
反应前的质量/ | 4.6 | 8 | 0 | 0 | 0 |
反应后的质量/ | 0 | 0 | 4.4 | 5.4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的值为2.0 B.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增加氧气的量可以减少的生成 D.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5.我国自行研制的闪烁晶体BGO,其化学式为Bi4Ge3O12,曾应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中.其中铋(Bi)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锗(Ge)元素的化合价是( )
A.一l价 B.+3价 C.十4价 D.+5价
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Mg+O2MgO B.4Fe+3O22Fe2O3
C.2KMnO4==K2MnO4+MnO2+O2↑ D.CO2+Ca(OH)2===CaCO3↓+H2O
二、填空题
7.以纯碱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备烧碱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均能与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水 B.盐酸 C.二氧化碳
(2)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检验上述产品中的烧碱溶液里是否含有纯碱,可用的试剂为________(填一种试剂的化学式)。
8.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原子的种类④物质的组成⑤分子的种类,肯定不会改变的是_________;肯定会改变的是_________;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的是__________。
9.黑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黑火药爆炸的原理可用下式表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三、简答题
四、计算题
10.在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吸收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以供呼吸之用,其反应原理为:2Na2O2+2CO2=2Na2CO3+O2。若潜水艇中携带有8t含杂质2.5%(杂质不参加反应)的过氧化钠(Na2O2)。理论上可产生氧气多少t?
11.大蒜作为国际医学专家公开推荐的“消毒蔬菜”,大蒜素的化学名称为三硫二丙烯,其化学式为C6H10S3,适用于深部真菌和细菌感染,可用于防治急慢性菌痢和肠炎、百日咳、肺部和消化道的真菌感染。则:
(1)大蒜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碳、氢、硫元素之间的质量比依次为_________(要求最简比)。
(2)大蒜素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产生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2.某学习小组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加热制取O2,收集到4.8gO2后停止加热,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8.0g,继续加热至不再产生O2,最终剩余固体质量为23.2g,试计算(不考虑O2的损耗);
(1)两次生成O2的总质量为______g;
(2)理论上可回收到MnO2的质量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3.小明在实验室里加热31.6 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8.4 g。将剩余固体溶解、过滤、烘干后,回收二氧化锰。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2)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_g。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后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故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
A、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例为2%:16%=1:8,B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以质量分数直方图的形式出现,要先看懂图形的变化,分析数据,弄清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再结合质量分数的数据确定物质变化的质量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物质。
2.D
【详解】
A、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B、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C、点燃条件下,铝燃烧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D、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该选项书写正确。
故选D。
3.D
【分析】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即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注意方程式的配平。
【详解】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A选项生成物为氧化铁,方程式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B、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B选项缺乏点燃的条件,方程式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原子的个数保持不变,C选项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没有配平,方程式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D、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原子的个数保持不变,D选项方程式书写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4.C
【解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4.6+8-4.4-5.4=2.8,故错误;
B、反应前后X 的质量增加,故X是生成物,故错误;
C、增加氧气的质量,可以使乙醇燃烧的更加充分,故正确;
D、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4.4g× =1.2g,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4.6g× =2.4,2.4大于1.2,故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水中含有的氢元素的质量=5.4× =0.6g,乙醇中含有的氢元素的质量=4.6g×=0.6g,故X中一定不含有氢元素,故错误。
故选C。
5.C
【解析】
试题分析:铋(Bi)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显-2价,设锗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4+3x+(-2)×12=0,则x=+4价.
故选C.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6.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A、方程式没有配平,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三氧化二铁,错误;
C、高锰酸钾分解需要加热,错误;
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方程式正确。故选D
7.B Ca(OH)2+Na2CO3===CaCO3↓+2NaOH HCl[或Ca(OH)2或CaCl2等](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l)水只能与其中的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盐酸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只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2)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3)检验烧碱溶液里是否含有纯碱,可用的试剂为_盐酸,加入过量盐酸后,冒气泡则有碳酸钠;(或Ca(OH)2或C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有碳酸钠。
8.①③ ④⑤ ②
【详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保持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故肯定不会改变的是①③,肯定会改变的是④⑤,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的是②。
9.(2分)CO2
【解析】
在S+2KNO3+3C═K2S+N2↑+3X↑,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K、S、N的原子个数前后相等,反应前共有3个C原子、6个O原子,则反应后共有3个C原子、6个O原子,即X中应共有3个C原子、6个O原子,又X的化学计量数为3,则X的化学式为CO2,
故答案为CO2
10.1.6
【详解】
过氧化钠的质量为8 t×(1-2.5%)=7.8 t,
设理论上可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
x=1.6 t,
答:理论上可产生氧气的质量为1.6 t。
11.(1)178;36:5:48;(2)CO2 、H2 O和SO2
【详解】
(1)大蒜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故填:178;
(2)碳元素质量:氢元素质量:硫元素质量():():()= 36:5:48;故填:36:5:48;
(3)大蒜素由碳元素氢元素硫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产生物质有CO2 、H2 O和SO2,故填:CO2 、H2 O和SO2。
【点睛】
本题考察基本知识点化学式的含义及相关运算,对于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的求法,元素质量比的求法,元素质量分数的求法要牢记,一旦告诉了我们化学式那么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分数都可看做已知条件。
12.(1)9.6(2)8.3g
【详解】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第二次生成的氧气质量为28.0g﹣23.2g=4.8g,两次生成O2的总质量为4.8g+4.8g=9.6g.
(2)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149 96
x 9.6g
列比例式得:149:X=96:9.6克
解得X=14.9g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可回收到MnO2的质量为23.2g﹣14.9g=8.3g。
13.(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1.6g﹣28.4g=3.2g;
(2)设生成MnO2的质量为x
x=8.7g
答: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为8.7g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当固体质量变为28.4g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1.6g﹣28.4g=3.2g.
(2)设生成MnO2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87 32
x 3.2g
x=8.7g
答: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为8.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