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课程 【精品讲义】人教版 九年级 数学 总复习 第八讲 二次函数与存在性问题(教师版)
展开第八讲 二次函数与存在性问题
明确目标﹒定位考点
存在性问题是指判断满足某种条件的事物是否存在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广,综合性较强,题意构思非常精巧,解题方法灵活,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是近几年来包括深圳在内各地中考的“热点”。这类题目解法的一般思路是:假设存在→推理论证→得出结论。若能导出合理的结果,就做出“存在”的判断,导出矛盾,就做出不存在的判断。
热点聚焦﹒考点突破
二次函数
1、二次函数由特殊到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①;②;③;④;⑤.
C
O
A
B
x
y
2、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是,对称轴是直线.
3、抛物线中,的作用
(1)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中的完全一样.
(2)和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由图象可知,“左同右异”)
故:①时,对称轴为轴;
②(即、同号)时,对称轴在轴左侧;
③(即、异号)时,对称轴在轴右侧.
(3)的大小决定抛物线与轴交点的位置.
当时,,∴抛物线与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
①,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与轴交于正半轴;③,与轴交于负半轴.
4、一次函数的图像与二次函数的图像的交点,由方程组 的解的数目来确定:
①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解时与有两个交点;
②方程组只有一组解时与只有一个交点;
③方程组无解时与没有交点.
5、抛物线与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若抛物线与轴两交点为,由
于、是方程的两个根,故
6、特殊值记忆:
二次函数 ,
当=1时,=
当=-1时,=
当=0时,=
7、存在性问题的处理思路:
① 研究背景图形.
② 分析不变特征(点、线、角),结合形成因素(判定),考虑需要满足的条件.
③ 画图求解:往往先从一种情形入手.先画出大致图形,再结合特征不断精确.
在图形上求解一种情况后,结合运动范围,考虑其他情形.
④ 结果验证:画图或推理,验证已求结果.
考点1: 四边形之存在性问题
例1.如图,抛物线2与x轴交于A(5,0)、B(-1,0)两点,过点A作直线AC⊥x轴,交直线于点C;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点A关于直线的对称点A`的坐标,判定点A`是否在抛物线上,并说明理由;
(3)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线段CA`于点M,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四边形PACM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规律方法】
1. 存在性问题的处理思路
① 分析特征:分析背景图形中的定点、定线及不变特征,结合图形形成因素(判 定等)考虑分类.
②画图求解:分析各种状态的可能性,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
通常先尝试画出其中一种情形,分析解决后,再类比解决其他情形.
③结果验证:回归点的运动范围,画图或推理,验证结果.
2. 菱形、矩形、正方形的存在性问题,通常借助转化探究思想来分析,将复杂、陌生问题转化为简单、熟悉问题解决.如:
①菱形存在性问题通常转化为等腰三角形存在性处理,亦可借助菱形性质解决.
③ 矩形存在性问题通常转化为直角三角形存在性处理.
③正方形存在性问题通常转化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存在性处理.
考点2: 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
例2.如图,已知抛物线与坐标轴交于A,B,C三点,点A的坐标为(-1,0),过点C的直线与x轴交于点Q,点P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PH⊥OB于点H.若PB=5t,且.
(1)点C的坐标是____________,b=_______,c=______.
(2)求线段QH的长(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3)依点P的变化,是否存在t的值,使以P,H,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Q相似?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规律方法】相似三角形存在性的处理思路
1. 分析特征:分析背景图形中的定点、定线及不变特征,结合图形形成因素(判定等)考虑分类.
注:相似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主要结合对应关系及不变特征考虑分类.
2. 画图求解:
往往先从对应关系入手,再结合背景中的不变特征分析,综合考虑对应关系和不变特征后列方程求解.
注:相似三角形列方程往往借助对应边成比例;
3. 结果验证:回归点的运动范围,画图或推理,验证结果.
考点3: 全等三角形的存在性
例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A(-2,0),与y轴的交点为C,对称轴是直线x=3,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B.
(1) 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若点D在x轴上,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BD≌△PBC?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规律方法】全等三角形存在性的处理思路
1. 分析特征:分析背景图形中的定点、定线及不变特征,结合图形形成因素(判定等)考虑分类.
注:全等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主要结合对应关系及不变特征考虑分类.
2. 画图求解:
往往先从对应关系入手,再结合背景中的不变特征分析,综合考虑边、角的对应相等和不变特征后列方程求解.
3. 结果验证:回归点的运动范围,画图或推理,验证结果.
考点4:角度的存在性
例4.如图,抛物线与直线交于C,D两点,其中点C在y轴上,点D的坐标为(3,).点P是y轴右侧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PE⊥x轴于点E,交CD于点F.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P的横坐标为m,当m为何值时,以O,C,P,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3)若存在点P,使∠PCF=45°,请直接写出相应的点P的坐标.
【规律方法】角度存在性的处理思路
1. 和角度相关的存在性问题通常要放在直角三角形中处理,通过三角函数将角的特征转化为边的比例特征来列方程求解.
2. 一般过定点构造直角三角形.
3. 当两个角相等时,常转化为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的问题来处理.
【变式训练1】
【难度分级】 A
题(1)抛物线y=ax2+bx+c与y轴交于点C(0,-2),与直线y=x交于点A(-2,-2),B(2,2).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线段MN在线段AB上移动(点M不与点A重合,点N不与点B重合),且.若点M的横坐标为m,过点M作x轴的垂线与x轴交于点P,过点N作x轴的垂线与抛物线交于点Q,则以P,M,Q,N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出m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难度分级】 B
题(2)已知:抛物线C1:y=x2。如图(1),平移抛物线C1得到抛物线C2,C2经过C1的顶点O和A(2,0),C2的对称轴分别交C1、C2于点B、D。
(1)求抛物线C2的解析式;
(2)探究四边形ODAB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2),将抛物线C2向下平移m个单位(m>0)得抛物线C3,C3的顶点为G,与y轴交于M。点N是M关于x轴的对称点,点P(,)在直线MG上。问:当m为何值时,在抛物线C3上存在点Q,使得以M、N、P、Q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变式训练2】
【难度分级】 A
题(1)如图1,抛物线y=ax2+bx+3与x轴相交于点A(-3,0),B(-1,0),与y轴相交于点C.⊙O1为△ABC的外接圆,交抛物线于另一点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cos∠CAB的值和⊙O1的半径.
(3)如图2,抛物线的顶点为P,连接BP,CP,BD,M为弦BD的中点.若点N在坐标平面内,满足△BMN∽△BPC,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N的坐标.
【难度分级】 B
题(2)若关于的二次函数与轴交于两个不同的点,与y轴交于点P,其图像顶点为点M,点O为坐标原点。
(1)当;
(2)当试问△ABM能否为等边三角形?判断并证明你的结论;
(3)当记△MAB,△PAB的面积分别为S1,S2,若△BPO∽△PAO,且S1=S2,求m的值。
【变式训练3】
【难度分级】 A
题(1)如图,抛物线y=ax2-5ax+4经过△ABC的三个顶点,已知BC∥x轴,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且AC=BC.
(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
(2)写出A,B,C三点的坐标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探究:若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且在x轴下方的动点,是否存在△PAB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坐标;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难度分级】 B
题(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0,4),对称轴直线与x轴交于点D,顶点为M,且DM=OC+OD.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点P(x,y)是第一象限内该抛物线上的一动点,△PCD的面积为S,求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设点Q是y轴右侧该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若经过点Q的直线QE与y轴交于点E,是否存在以O,Q,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QD全等?若存在,求出直线QE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变式训练4】
【难度分级】 A
题(1)如图,矩形OABC的两边在坐标轴上,连接AC,抛物线y=x2-4x-2经过A,B两点.
(1)求A点坐标及线段AB的长;
(2)若点P由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AB边向点B移动,1秒后点Q也由点A出发以每秒7个单位的速度沿AO,OC,CB边向点B移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停止移动,点P的移动时间为t秒.
①当PQ⊥AC时,求t的值;
②当PQ∥AC时,对于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H,∠HOQ>∠POQ,求点H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
专题训练﹒对接中考
1. 如图1,以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OB=3,过点A,B的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D.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2,如果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在x轴上滑动,一直角边所在直线过点B,另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E,其横坐标为4,试求点C的坐标.
(3)如图3,点P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M为x轴上方抛物线上一点,N为平面内一动点,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A,P,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 如图,已知直线y=kx-6与抛物线y=ax2+bx+c相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D,且点A(1,-4)为抛物线的顶点,点B在x轴上.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抛物线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E,F是y轴上一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OE与△POF全等?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作业:
1. 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相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顶点为D,抛物线的对称轴DF与BC相交于点E,与x轴相交于点F.
(1)连接DA,DO,求∠DOF的正切值;
(2)设P为x轴上的一点,∠DAO+∠DPO=∠α,当tan∠α=4时,求点P的坐标.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C(4,),且与x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6.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Q,A,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如果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例题1.解:(1)∵2与x轴交于A(5,0)、B(-1,0)两点,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
(2)过点A`作A`E⊥x轴于E,AA/与OC交于点D,
∵点C在直线y=2x上, ∴C(5,10)
∵点A和A`关于直线y=2x对称,
∴OC⊥AA/,A`D=AD.
∵OA=5,AC=10,
∴0C==
∵S⊿OAC= ∴ ∴AA、
在Rt⊿A`EA和Rt⊿OAC中,
∵∠A`AE+∠A`AC=90°,∠ACD+∠A`AC=90°,
∴∠A`AE=∠ACD
又∵∠A`EA=∠OAC=90°,
∴Rt⊿A`EA~Rt⊿OAC
即
∴A`E=4,AE=8∴OE=AE-OA=3.
∴点A/的坐标为(﹣3,4).
当x=﹣3时,2
所以,点A/ (﹣3,4)在该抛物线上.
(3)存在.
理由:设直线的解析式为y=kx+b, 则
,解得
∴直线CA`的解析式为
设点P的坐标为(,2,则点M为(,)
∵PM∥AC,
∴要使四边形PACM是平行四边形,只需PM=AC.又点M在点P的上方,
∴()-(2=10
解得1=2,2=5(不合题意,舍去)当x=2时,
∴当点P运动到(2,)时,四边形PACM是平行四边形.
例题2.解:(1)(0,-3),b=-,c=-3;
(2)由(1),得y=x2-x-3,它与x轴交于A,B两点,得B(4,0),
∴OB=4,
又∵OC=3,
∴BC=5,
由题意,得△BHP∽△BOC,
∵OC∶OB∶BC=3∶4∶5,
∴HP∶HB∶BP=3∶4∶5,
∵PB=5t,
∴HB=4t,HP=3t,
∴OH=OB-HB=4-4t,
由y=x-3与x轴交于点Q,得Q(4t,0),∴OQ=4t,
①当H在Q、B之间时,QH=OH-OQ=(4-4t)-4t=4-8t,
②当H在O、Q之间时,QH=OQ-OH=4t-(4-4t)=8t-4,
综合①,②得QH=|4-8t|;
(3)存在t的值,使以P、H、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Q相似;
①当H在Q、B之间时,QH=4-8t,若△QHP∽△COQ,则QH∶CO=HP∶OQ,得,
∴t=,
若△PHQ∽△COQ,则PH∶CO=HQ∶OQ,得,
即t2+2t-1=0,
∴t1=-1,t2=--1(舍去);
②当H在O、Q之间时,QH=8t-4,
若△QHP∽△COQ,则QH∶CO=HP∶OQ,得,
∴t=,
若△PHQ∽△COQ,则PH∶CO=HQ∶OQ,得,即t2-2t+1=0,∴t1=t2=1(舍去),
综上所述,存在t的值,t1=-1,t2=,t3=。
例题3.解:(1)∵抛物线y=ax 2+bx+4交x轴于A(-2,0),
∴0=4a-2b+4,
∵对称轴是x=3,
∴-=3,即6a+b=0,
两关于a、b的方程联立解得 a=- ,b= ,
∴抛物线为y=-x 2+x+4.
(2)∵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且BC∥MN,
∴BC=MN.
①N点在M点右下方,即M向下平移4个单位,向右平移2个单位与N重合.
设M(x,-x 2+x+4),则N(x+2,-x 2+x),
∵N在x轴上,
∴-x 2+x =0,
解得 x=0(M与C重合,舍去),或x=6,
∴x M =6,
∴M(6,4).
②M点在N右下方,即N向下平行4个单位,向右2个单位与M重合.
设M(x,-x 2+x+4),则N(x-2,-x 2+x+8),
∵N在x轴上,
∴-x 2+x+8=0,
解得 x=3- ,或x=3+ ,
∴x M =3- ,或3+ .
∴M(3- ,-4)或(3+ ,-4)
综上所述,M的坐标为(6,4)或(3- ,-4)或(3+ ,-4)
(3)使△PBD≌△PBC,易考虑∠CBD的平分线与抛物线的交点.确定平分线可因为BC=BD,可作等腰△BCD,利用三线合一,求其中线所在方程,进而与抛物线联立得方程组,解出P即可.点P的坐标为(4+ , )或(4- , )或(-1+ ,-8+2 )或(-1- ,-8-2 ).
例题4.解:(1)∵直线经过点C,∴C(0,2)
∵抛物线2经过点C(0,2),D(3,)
∴ 2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
(2)∵点P的横坐标为m且在抛物线上, ∴P(m, 2),F(m,).
∵PF∥CO,∴当PF=CO时,以O,C,P,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当时,PF=2-()=2+3m
∴2+3m=2,解得:1=1, 2=2
即当m=1或2时,四边形OCPF是平行四边形.
当时,PF=()-(2)=2-3m
∴2-3m=2,解得:1=,2=∵点P在y轴右侧的抛物线上,∴舍去).
即当=时,四边形OCFP是平行四边形.
综上所述,当m=1或2或时,以O,C,P,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如图,当点P在CD上方且∠PCF=450时,作PM⊥CD于点M,CN⊥PF于点N,则△PMF∽△CNF,
∴=2
∴PM=CM=2CF,
∴PF=FM=CF=×=
又∵PF=2+3m
∴2+3m=
解得:1=,2=0(舍去),
∴P(2, ),当点P在CD下方且∠PCF=450时,同理可以求得:另外一点为P(,)
【变式训练1】
【难度分级】 A
题(1)
【难度分级】 B
题(2)
【变式训练2】
【难度分级】 A
题(1)
【难度分级】 B
题(2)
【变式训练3】
【难度分级】 A
题(1)
【难度分级】 B
题(2)
(2)解:(1)由题意得:OC=4,OD=2,∴DM=OC+OD=6。
∴顶点M坐标为(2,6)。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 2 +6,
∵点C(0,4)在抛物线上,∴4=4a+6,解得a=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2) 2 +6= x 2 +2x+4。
(2)如答图1,过点P作PE⊥x轴于点E.
∵P(x,y),且点P在第一象限,∴PE=y,OE=x。
∴DE=OE﹣OD=x﹣2.
∴S=S 梯形PEOC ﹣S △ COD ﹣S △ PDE = (4+y)?x﹣ ×2×4﹣ (x﹣2)?y=y+2x﹣4。
将y= x 2 +2x+4代入上式得:S= x 2 +2x+4+2x﹣4= x 2 +4x。
在抛物线解析式y= x 2 +2x+4中,令y=0,即 x 2 +2x+4=0,解得x=2± .
设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B,则B(2+ ,0)。
∴0<x<2+ .
∴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S= x 2 +4x(0<x<2+ )。
(3)存在。若以O、P、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PD全等,可能有以下情形:
①OD=OP。
由图象可知,OP最小值为4,即OP≠OD,故此种情形不存在。
②OD=OE。
若点E在y轴正半轴上,如答图2所示,此时△OPD≌△OPE。
∴∠OPD=∠OPE,即点P在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直线PE的解析式为:y=x。
若点E在y轴负半轴上,易知此种情形下,两个三角形不可能全等,故不存在。
③OD=PE。
∵OD=2,∴第一象限内对称轴右侧的点到y轴的距离均大于2。
∴点P只能位于对称轴左侧或与顶点M重合。
若点P位于第一象限内抛物线对称轴的左侧,易知△OPE为钝角三角形,而△OPD为锐角三角形,则不可能全等。
若点P与点M重合,如答图3所示,此时△OPD≌OPE,四边形PDOE为矩形。
∴直线PE的解析式为:y=6。
综上所述,存在以O、P、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PD全等,直线PE的解析式为y=x或y=6。
【变式训练4】
【难度分级】 A
题(1)
(1)
解:(1)由抛物线y=x2-4x-2知:当x=0时,y=-2,∴A(0,-2).
由于四边形OABC是矩形,所以AB∥x轴,即A、B的纵坐标相同;
当y=-2时,-2=x2-4x-2,解得x1=0,x2=4,∴B(4,-2),∴AB=4.
(2)①由题意知:A点移动路程为AP=t,Q点移动路程为7(t-1)=7t-7.
当Q点在OA上时,即0≤7t-7<2,1≤t<时,
如图1,若PQ⊥AC,则有Rt△QAP∽Rt△ABC.
∴=,即,∴t=.
∵>,∴此时t值不合题意.
当Q点在OC上时,即2≤7t-7<6,≤t<时,
如图2,过Q点作QD⊥AB.
∴AD=OQ=7(t-1)-2=7t-9.∴DP=t-(7t-9)=9-6t.
若PQ⊥AC,易证Rt△QDP∽Rt△ABC,
∴,即=,∴t=,
∵<<,∴t=符合题意.
当Q点在BC上时,即6≤7t-7≤8,≤t≤时,
如图3,若PQ⊥AC,过Q点作QG∥AC,则QG⊥PG,即∠GQP=90°.
∴∠QPB>90°,这与△QPB的内角和为180°矛盾,此时PQ不与AC垂直.
综上所述,当t=时,有PQ⊥AC.
②当PQ∥AC时,如图4,△BPQ∽△BAC,∴=,∴=,
解得t=2,即当t=2时,PQ∥AC.
此时AP=2,BQ=CQ=1,∴P(2,-2),Q(4,-1).
抛物线对称轴的解析式为x=2,
当H1为对称轴与OP的交点时,有∠H1OQ=∠POQ,∴当yH<-2时,∠HOQ>∠POQ.
作P点关于OQ的对称点P′,连接PP′交OQ于点M,
过P′作P′N垂直于对称轴,垂足为N,连接OP′,
在Rt△OCQ中,∵OC=4,CQ=1.∴OQ=,
∵S△OPQ=S四边形ABCO-S△AOP-S△COQ-S△QBP=3=OQ×PM,
∴PM=,∴PP′=2PM=,
∵∠NPP′=∠COQ.∴△COQ∽△NPP′∴,
∴P′N=,PN=,∴P′(,),
∴直线OP′的解析式为y=x,∴OP′与NP的交点H2(2,).
∴当yH>时,∠HOP>∠POQ.
综上所述,当yH<-2或yH>时,∠HOQ>∠POQ.
专题训练﹒对接中考
1.解:(1)∵OA=OB=3
∴A(3,0),B(0,3)
又∵对称轴为直线x=1
∴D(-1,0)
可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1)(x-3)
将B(0,3)代入,可得a=-1
∴y=-x2+2x+3
(2)如图,过点E作轴于点F
将x=4代入,可得E(4,-5)
设点C的横坐标为m ,则C(m,0)
①当点C在y轴的左侧时,m<0,如图
OC=-m,CF=4-m
由△BOC∽△CFE,可得
解得,
∵m<0
∴C1(,0)
②当点C在y轴的右侧时,如图
由题意,点C在点F的右侧,所以m>4
OC=m,CF=m-4
由△BOC∽△CFE,可得
解得,
∵m>0
∴
(3)存在
①若以AP,AM为正方形的两边,则∠PAM=90°且PA=AM:
过点M作MF⊥x轴于点F,则△MFA≌△AGP
∴MF=AG=2
∴-x2+2x+3=2
解得,x=
∴M1(),M2()
②若以MP,MA为正方形的两边,
则∠PMA=90°且MP=MA:
过点M作MF⊥x轴于点F,
MH垂直对称轴于点H,
则△MFA≌△MHP
∴MF=MH,AF=HP
当M在对称轴右侧时,
设MH=t,则AF=2-t;
∴M(1+t,t)
∴-(1+t)2+2(1+t)+3=t
解得,t1=,t2=(舍去)
∴M3()
当M在对称轴左侧时,
同理可得,M4()
③若以PM,PA为正方形的两边,则∠MPA=90°且PM=PA:
过点M作MN垂直对称轴于点N,则△AGP≌△PNM,
设PG=MN=n,则M(n+1,n+2)
∴-(n+1)2+2(n+1)+3= n+2
解得,n=1或n=-2(舍去)
可得M5(2,3).
综上,M点坐标可以为M1(),M2(),
M3(),M4(),M5(2,3).
2. 解:(1)将A(1,-4)代入y=kx-6,得k=2
∴y=2x-6
令y=0,解得,x=3
∴B(3,0)
由点A(1,-4)是抛物线的顶点,设y=a(x-1)2-4,
把B(3,0)代入,解得,a=1
∴y=(x-1)2-4=x2-2x-3
(2)I 当△POE≌△POF时,OE=OF=1
∴F1(0,1),F2(0,-1)
①当OF1=OE时,此时∠F1OP=∠EOP,
则lOP:y=x
∴
则或
∴P1(,),P2(,)
②当OF2=OE时,此时∠F2OP=∠EOP,
则lOP:y=-x
∴
则或
∴P3(,),P4(,)
II 当△POE≌△OPF时,∠EPO=∠FOP,PF∥OE(x轴);同理,EP∥OF(y轴)过点E作EP∥y轴,与抛物线的交点即为点P,
此时,P与A重合,
P5(1,-4).
综上,点P的坐标为(,),(,),(,),(,),(1,-4).
作业:
1. 解:(1)y=-x2+2x+3
=-( x-1)2+4
∴抛物线顶点坐标D(1,4),对称轴为直线x=1
∴F(1,0),
∴OF=1,DF=4
连接OD,在Rt△OFD中,tan∠DOF=
(2)∵tan∠DOF=
∴∠DOF=∠α
∵∠DOF=∠DAO+∠ADO=∠α
∠DAO+∠DPO=∠α
∴∠DPO=∠ADO
∴△ADP∽△AOD
∴AD2=AP·AO
∵AF=2,DF=4
∴AD2=AF2+DF2=20
∴OP=19
同理,当点P在对称轴左侧时,OP=17
∴P1(19,0),P2(-17,0)
2. 解:(1)∵顶点坐标为C(4,),
∴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4,
又∵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6,
∴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A(1,0),B(7,0).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将C(4,)代入可得,,
∴所求解析式为.
(2) 存在点Q使得△QAB与△ABC相似.
由抛物线对称性可知,AC=BC,过点C作CD⊥x轴于D,
则AD=3,CD=.
在Rt△ACD中,tan∠DAC=,
∴∠BAC=∠ABC=30°,∠ACB=120°.
①当△ACB∽△ABQ1时,
∠ABQ1=120°且BQ1=AB=6.
过点Q1作Q1E⊥x轴,垂足为E,
则在Rt△BQ1E中,BQ1=6,∠Q1BE=60°,
∴Q1E=BQ1·sin60°=,BE=3,
∴E(10,0),Q1(10,).
当x=10时,y=,
∴点Q1在抛物线上.
②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还存在AQ2=AB,
此时△Q2AB∽△ACB,点Q2的坐标为(-2,).
综上,Q1(10,),Q2(-2,)
寒假课程 【精品讲义】人教版 九年级 数学 总复习 第七讲 二次函数与面积问题(学生版): 这是一份寒假课程 【精品讲义】人教版 九年级 数学 总复习 第七讲 二次函数与面积问题(学生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变式训练1,规律方法,变式训练2,变式训练3,变式训练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寒假课程 【精品讲义】人教版 九年级 数学 总复习 第九讲 二次函数与圆综合(学生版)): 这是一份寒假课程 【精品讲义】人教版 九年级 数学 总复习 第九讲 二次函数与圆综合(学生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规律方法,变式训练1,变式训练2,变式训练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寒假课程 【精品讲义】人教版 九年级 数学 总复习 第八讲 二次函数与存在性问题(学生版): 这是一份寒假课程 【精品讲义】人教版 九年级 数学 总复习 第八讲 二次函数与存在性问题(学生版),共2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规律方法,变式训练1,难度分级,变式训练2,变式训练3,变式训练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