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1课时学案
展开[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和农业布局特点。
一、地理条件
1.东北地区概况
2.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a.气候类型及特点:大部分属于温带⑦__________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无霜期80~180天,年降水量300~1 000毫米,雨热⑧________
b.对农业生产的影响—eq \b\lc\|\rc\ (\a\vs4\al\c1(—\x(耕作制度:⑨ ),—\x(生长季节:4~10月),—\x(作物品种:喜⑩ 作物),—\x(农事活动:春播、夏管、秋收)))
(2)地形、土壤条件
a.地形条件:包括高原、⑪________和山地三类地形单元,便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
b.土壤条件:⑫____________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基础:为农业提供了⑬__________、化肥等生产资料,对农业生产有原料需求,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经济格局。
(2)交通运输:⑭________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3)人口密度:开发较晚,密度较低,农业经营规模大,有利于发展⑮____________和大农业。
二、农业布局特点
1.区域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⑯______的不同。
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1)耕作
农业区eq \b\lc\{\rc\ (\a\vs4\al\c1(分布地区:⑰ 平原、三江平原、辽河, 平原,主要作物:玉米、⑱ 、小麦、水稻))
eq \a\vs4\al(2林业和特产区)eq \b\lc\{\rc\ (\a\vs4\al\c1(分布:大、小兴安岭和⑲ ,主要树种: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等,特产:长白山区——⑳ 、人参等, 珍贵药材;延边——苹果梨;辽东低, 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柞蚕茧;, 辽南——苹果,))
eq \a\vs4\al(3畜牧业区)eq \b\lc\{\rc\ (\a\vs4\al\c1(分布: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 草地,主要良种:三河马、三河牛、\(○,\s\up1(21)) ,发展趋势:\(○,\s\up1(22)) 养畜业发展较快,并, 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我的疑惑
1.
2.
3.
探究点一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
【探究材料】
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略图,图中①是春小麦区,④是冬小麦区。③处为三江平原,⑤处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区。
1.简述东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①④处均有小麦种植,但品种、复种指数不同。反映了东北区域农业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3.农业影响因素中,对东北区域农业的发展哪些是明显的有利条件?哪些是不利的因素?
【考例探究1】 下列关于社会经济条件对东北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劳动力缺乏,人均耕地少
B.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C.与周边国家相比,东北地区在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D.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
探究点二 农业布局特点
【探究材料】
材料一 东北区土地利用结构比较合理,农林牧用地的比例大致是11.91.5,表现为农林牧用地比较均衡。但地域差异明显,耕地集中在松嫩平原与三江平原,林地集中在山地,广大平原地区则少林,牧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
材料二 教材P62图4.4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促使东北地区内部农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自然条件在地域上的分布,东北地区形成哪三大农业区?各区域的主要作物及产区分布有何特点?
【考例探究2】 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地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有关数据加以说明。
(2)有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
(3)据图文信息判断出C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适宜A、B、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
巧学速记 列表比较法分析我国某些区域特色农业形成的条件
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背景、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性因素,这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
【反思小结】
参考答案
课前准备区
①黑龙江 ②内蒙古自治区 ③自然地域 ④农业生态 ⑤商品粮 ⑥畜牧业 ⑦湿润、半湿润季风 ⑧同季 ⑨一年一熟 ⑩凉 ⑪平原 ⑫黑土、黑钙土 ⑬机械设备 ⑭交通 ⑮绿色农业 ⑯生产方式 ⑰松嫩 ⑱大豆 ⑲长白山区 ⑳鹿茸 eq \(○,\s\up1(21))东北红牛 eq \(○,\s\up1(22))舍饲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
1.东北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一个自然地域单元完整的地区,对其位置的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经纬度位置。该区的最北部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最东部也是我国地理位置的最东部。(2)海陆位置。东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我国最偏东地区,位置显著地向海洋突出,它的南面邻近渤海、黄海,东面邻近日本海。(3)政治地理位置。它的东面、北面、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相邻,特别是与俄罗斯有漫长的边境线。
2.东北地区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3.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考例探究1 A [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使得东北地区农业经营规模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首位。]
探究点二
1.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是促使东北地区内部农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原因,气候和地貌是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
2.农业布局特点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考例探究2 (1)甲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强。甲城市气温年较差大,约46.7℃,年降水量小,约320mm;乙城市气温年较差小,约42.4℃,年降水量大,约490mm。
(2)甲城市比乙城市纬度高,但夏季日照时间长,地处半干旱地区(非季风区),晴天多,接受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与乙城市相当。
(3)大兴安岭 (4)A地——畜牧业,B地——种植业,C地——林业。
解析 第(1)题,气候的大陆性体现在气温年较差和降水量上,大陆性强的气候,气温的年较差会更大,降水量更少。通过图表中数据可知,甲地的气温年较差比乙地要大,降水量比乙地要少。第(2)题,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即正午太阳高度角、白昼时间长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首先要通过读图得出甲地比乙地的纬度高,仅仅从纬度分析乙地的太阳辐射比甲地多,但甲地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长,再加上甲地位于非季风区,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因此尽管甲地纬度高,但与乙地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当。第(3)题,判定C山脉为大兴安岭,主要依据是:①大兴安岭的东侧年降水量大于400mm,西侧年降水量小于400mm;②大兴安岭的西侧为内蒙古高原,海拔较高;东侧为东北平原,海拔较低。第(4)题,A地位于非季风区,降水量较少,适宜牧草的生长,因此适合发展畜牧业。B地位于季风区,降水量多且地形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C地为山区,适合发展林业。
项目
内容
范围
包括①______________、吉林、辽宁三省及②______________东部
特点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③__________完整、④____________类型多样
地位
我国重要的⑤________基地、林业生产基地、⑥__________生产基地
城市
月
份
气候指标
甲
乙
1月
7月
1月
7月
气温(℃)
降水量(mm)
-27.3
3.6
19.4
90.8
-19.7
4.3
22.71
76.5
区域
特色
农业
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珠江三
角洲
出口创
汇农业
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邻近港、澳地区,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南疆
棉花种
植业
光照充足,土地广阔,山林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
当地种植长绒棉的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绵的需求量大
海南岛
热带经
济作物
种植业
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丰富,能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
昆明
花卉种
植业
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植多种花卉品种
国内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重要知识点
关键点总结
我的反思
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方法是高考常考点
农业布局特点
农业布局是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多种自然条件共同决定的
区位
表现
位置
位置优越,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光热、降水基本满足一年一熟作物需求
地形
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开阔
土壤
黑土、黑钙土广布,且肥力较高
水源
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工业
为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人口
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人均耕地多,有利于商品化
交通、科技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科技实力强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侯
气温
夏季温暖,基本上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较强,粮食品质好。冬季寒冷,病虫害少,有利于绿色生产
热量不足,只能一年一熟,农作物生长还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降水
集中于夏季,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春季季节性积雪融化,利于缓解春旱
降水变率大,易产生旱、涝灾害
农业生产区域
主要分布区
自然条件
耕作农业区
小麦区
北部,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
湿润、半湿润的东北平原地区
水稻分布区
辽河和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玉米带
普遍,向北种植比例减少,主要在松辽平原
大豆产区
北部,向北种植比例增多
林业和特产区
林业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湿润、半湿润的山区
特
产
区
珍贵药
材产区
长白山区
苹果梨
产区
延边
柞蚕茧
产区
辽东低山丘陵、半岛丘陵区
苹果
产区
辽南
畜牧业区
放牧畜牧业区
西部高原(三河马、三河牛)、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部分林区草地
湿润、半湿润的东北平原地区
舍饲养畜业区
广大农区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第1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第1课时学案设计,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优质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地理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优质学案及答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新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课时安排,重点难点,预习交流,互动探究,互动探究一,互动探究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合作探究1,合作探究2,整体建构,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