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1.3地球运动—公转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72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1.3地球运动—公转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72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第一章 行星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第一章 行星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地球运动——地球的公转
设计
教师
罗兆旭
授课
教师
时间
2016年4月11—4月17日
课 型
新授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掌握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
理解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影响;
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重点
难点
重点:昼夜长短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难点:地球公转的意义
教法
三维立体互动教学模式
教具
学案、PPT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材 处 理
师 生活 动
【激趣导入】
【教学目标】
地球的公转(正午太阳高度角、晨昏线、日出、日落)
①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②公转中心:太阳 (太阳在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③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④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近日点(1月初) 快
远日点(7月初) 慢
公转速度不同
1、公转概况
1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角速度:每日向东推进10,即10/日
线速度:30千米/秒
⑤周期:
⑥速度
B
太阳
远日点
(7月初)
近日点
(1月初)
方向
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标定向,展示考点
学生看书或学案回答问题。教师举出实例讲解易错易混知识。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师 生 活 动
2、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关系(地球运动是自转与公转的叠加)
(1)黄赤交角:地球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026/
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面
黄道面:
产生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期性往返运动,使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带获得不同的太阳辐射能量。
(2)意义: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黄赤交角的存在)
(4)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二分二至日及光照图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6:00日出,18:00日落,昼夜变化幅度为零
②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6:00日出,18:00日落。
昼夜变化幅度递变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增,赤道为零,两极点为24小时。
※ 越接近赤道地区(纬度越低),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就越小,
※ 越接近两极地区(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就越大。
③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④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a〉、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或夜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
★在日照图上某条纬线与晨昏线有两个交点,两点间在昼半球对应的弧度数/15就是白昼的时间
昼长=白昼跨弧度数÷15
夜长=黑夜跨弧度数÷15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探究,总结知识点。然后小组代表演示成果。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质疑,师生质疑把本节课知识真正掌握。
重点变式,拓展延伸
主动实践,感悟方法
快速反馈,教学反思
限时独立,互批自改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主题,活动步骤,成果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