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2.2气压带风带(一)
设计
教师
罗兆旭
授课
教师
时间
10月27—31日
课 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掌握气压带风带相关理论
2、掌握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季风环流的应用
重点
难点
重点:气压带风带 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季风环流
难点: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法
三维立体互动教学模式
教具
学案、PPT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材 处 理
师 生 活 动
【激趣导入】
【教学目标】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的 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水平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意义:促使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交换,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也是形成天气状况和气候类型的重要因素。
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单圈环流:地表均一(高低纬热量不均),地球不运动、太阳直射在赤道
2)三圈环流:地表均一(高低纬热量不均),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赤道
形成7个气压带、6个风带
3) 地表均一(高低纬热量不均),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南北移动
移动规律:北半球夏季 ,冬季 ;
夏季向 纬度移动,冬季向 纬度移动;
与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标定向,展示考点
学生看书或学案回答问题。教师举出实例讲解易错易混知识。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探究,总结知识点。然后小组代表演示成果。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质疑,师生质疑把本节课知识真正掌握。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材 处 理
师 生 活 动
二、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1.高低纬热量不均,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季风环流
2.请结合P37的图2.13和图2.14填写下列内容
时间
北半球同纬度
海陆温度差异
北半球同纬度
海陆气压差异
被切断的气压带
7月
陆 海
陆 海
1月
陆 海
陆 海
3.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冬、夏季分别形成不
同的高低气压中心(呈块状)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大西洋
7月
1月
三、季风环流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温带季风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
【课堂练习】
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是( )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地球自转偏向力
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 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读下图,此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则正确的叙述为
A.丙地为极地高气压带
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气压带丁和风带①的成因相同
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压相同
重点变式,拓展延伸
主动实践,感悟方法
快速反馈,教学反思
限时独立,互批自改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地理湘教版 (2019)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湘教版 (2019)<a href="/dl/tb_c400439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教案设计</a>,共6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解析,主干知识点梳理,典题解析,课堂练习,能力提高,课后学习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