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授课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胚芽鞘尖端,向光性,不均匀,生长素,吲哚乙酸IAA,分生组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植物的向光性:_______________的照射下,植物朝向
_____________方向生长的现象。2.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结论——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生长素_____________。单侧光⇒胚芽鞘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向光一侧⇒向光弯曲。
(1)由植物体内产生。
(2)能从______________运送到______________。(3)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有机物。[探究与学习] 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正中央,给予单侧光照射时,胚芽鞘为什么直立生长?提示:没有尖端,就没有感光部位,生长素就不会因“单侧光”的照射而分布不均匀。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
__________中合成。2.生长素的运输:
①部位:在____________、芽、幼叶和幼根中。②方向:从形态学________运输到形态学________,不能反向运输。
③方式:______________。
(2)非极性运输:通过成熟组织的____________进行。
3.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探究与学习]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主要在嫩芽、嫩叶和发育着的种子中产生B.成熟的叶片和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很少C.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D.生长素只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解析]植物体各器官都分布有生长素,但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比较集中。[答案]D
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与生长素相关的实验的分析1.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分析:
(1)过程分析(如图 3-1-1 所示):单侧光
素→背光侧→生长素含量②>①→生长素从②到③、从①到④→伸长区生长素含量③>④→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多,生长快)→向光弯曲生长。
①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②外因:单侧光照射。
2.与生长素相关的实验的图解分析:
注:上述各种处理方法,都是通过外因影响内因(生长素的
3.与生长素相关的几个易混点:
(1)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尖端,而生长及发生弯曲的部位在
(2)生长素的产生与尖端是否感受光照无关。
(3)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而且横向运输只发生在尖
(4)琼脂等不能感受光,不会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和传递。
【例 1】 图 3-1-2 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下
图 3-1-2A.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④B.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②⑤C.生长但不弯曲的是①④D.生长且向左弯曲的是①⑤
名师点拨:①:胚芽鞘尖端无法感受光刺激,尖端下面一段生长素分布均匀,胚芽鞘直立生长。②:胚芽鞘尖端感光,尖端下面一段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③:切去尖端,由于没有生长素,所以不生长也不弯曲。④: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由于无尖端,不感光,生长素均匀向下运输,故直立生长。⑤: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故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变式训练 1】如图 3-1-3 所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
图 3-1-3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解析]甲由于尖端被云母片纵隔,所以两侧的生长素不能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故直立生长;乙的尖端与下部之间被不透水的云母片隔开,生长素不能由尖端向其下部运输,因此乙不生长也不弯曲;丙只有右侧被云母片将尖端与下部隔开,左侧的生长素仍可向下运输,使左侧向右弯曲生长。
1.横向运输:植物受单侧光、重力、离心力等作用时,在
某些部位会出现横向运输(如图 3-1-4 所示)。
Ⅰ: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中的生长素从①运到②。
Ⅱ:在幼根中,重力作用使生长素从③运到④;在幼茎中,
重力作用使生长素从⑤运到⑥。
Ⅲ:离心力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从⑦运到⑧。
2.极性运输(纵向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
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注:极性运输不会随植物放置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
①产生部位<积累部位:如顶芽<侧芽;分生区<伸长区。②生长旺盛部位>衰老部位:如生长点>老根。
【例 2】 用放射性核素 14C 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有含有放射性 14C 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 3-1-5 所示,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
A.处理甲图中的 A 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 B 端探测到 14C
B.处理乙图中的 A 端,能在乙图中的 B 端探测到 14C 的
C.处理乙图中的 B 端,能在乙图中的 A 端探测到 14C 的
D.处理甲图中的 B 端,能在甲图中的 A 端探测到 14C 的
名师点拨:甲枝条中 A 为形态学上端,乙枝条中B 为形态学上端。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所以,甲图中,若用同位素14C 标记的吲哚乙酸处理 A 端,则在 B 端可探测到14C 的存在;乙图中,若用同位素14C 标记的吲哚乙酸处理A 端,在 B 端探测不到14C 的存在,如处理 B 端,则在A 端能探测到14C 的存在。
【变式训练 2】在下列关于图 3-1-6 的说法中,可能性最小
A.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B.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C.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
D.生长素由②向④移动
[解析]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向光侧向背光侧进行横向运输,而在尖端以下不能进行横向运输。[答案]B
生长素的运输【体验过程】
1.实验原理: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2.实验过程:实验 1:
3.实验结果:实验 1 中下端的琼脂块含有生长素,实验 2中下端的琼脂块不含生长素。
1.正确判断形态学上、下端的位置;靠近胚芽鞘的一侧为
形态学上端,远离胚芽鞘的一侧为形态学下端。
2.生长素不能反过来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典例】 对胚芽鞘做如图 3-1-7 所示处理后,其变化情况
A.向左弯曲C.直立生长
B.向右弯曲D.不生长也不弯曲
解答提示:题图中切取的 PQ 段胚芽鞘切段中 P 点代表形态学上端,Q 点代表形态学下端;把 PQ 段胚芽鞘切段倒置后,Q 点代表的形态学下端放到了切段的上方,P 点代表的形态学上端放到了切段的下方,所以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从 Q 点运输到 P 点及以下,P 点下面的一段不能生长也不能弯曲。
1.下列是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一些说法,错误的是
A.达尔文设计简单而富有创造性的实验来证实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B.如果鲍森·詹森用玻璃片代替琼脂片,胚芽鞘产生的影响也能传递给下部C.温特用实验证实了植物的向光性确实和某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有关,首次将该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但并不知道生长素的化学本质D.首次分离出的生长素不是从植物体内,而是在人的尿液中[答案]B
2.由实验得知,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刺激的部位、
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一面B.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D.胚芽鞘尖端、向光一面、尖端下面的一段[答案]C
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④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⑥化学本质是有机物B.①③④⑤D.②③④⑥
部位也是作用部位⑤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①④⑥C.②④⑤[答案]A
4.(2013 年广东清远期末)图 3-1-8 所示的 4 个实验中,燕
麦胚芽鞘在均匀光照的情况下仍能继续伸长生长的是(图 3-1-8
5.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如图 3-1-9 所示);另一个实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的实验。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甲和接受块乙的成分有何变
A.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B.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C.甲、乙都含有
D.甲、乙都不含有[答案]A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集体备课ppt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向光性的实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实验选材,金丝雀虉草,达尔文的实验,如何进一步证明,有关结论看新课程,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单侧光照尖端,向光弯曲生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