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第6节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随堂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第七章第7节 动能和动能定理 随堂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第七章第8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 随堂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第七章第9节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随堂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第七章第10节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随堂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物理必修2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综合与测试优秀课后测评
展开(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 (多选)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B )
A.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B. 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 能量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永不枯竭
D. 能源在利用过程中有能量耗散,这表明能量不守恒
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选项A、B正确;能量与能源不同;能量是守恒的,但随着能量的耗散,能量可以利用的品质会下降,故依然要节约能源,选项C错误;能源在利用过程中有能量耗散,但能量是守恒的,选项D错误.
2. 物体A、B均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恒力F1拉物体A,用恒力F2推物体B,两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均为L,如图甲、乙所示,已知F1与F2大小相等,关于F1与F2对物体A、B做功W1与W2的关系,正确的是( A )
A. W1=W2
B. W1与W2绝对值相等,而W1>0,W2<0
C. W1>W2>0
D. W1=W2<0
解析:由题图可知,F1与L之间的夹角是30°,F2与L之间的夹角也是30°,由题意可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水平方向的分力也相等,且与位移间的夹角相等,故两力做功一定相等,即W1=W2,选项A正确;由于F1、F2与L之间的夹角为30°,是锐角,所以F1与F2均对物体做正功,选项BCD错误.
3. 质量为2 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为μ=0.1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拉力做的功W和物体发生的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g取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此物体在OA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此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 W
B. 此物体在OA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此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 W
C. 此物体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此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 W
D. 此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恒为6 W
解析: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μmg=0.1×2×10 N=2 N,根据功的定义式可知拉力做功为W=Fx,故可知图象的斜率表示拉力F的大小,在OA段拉力FOA=eq \f(15,3) N=5 N>Ff,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x=3 m时速度最大,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得v2=2ax,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eq \f(F-Ff,m),解得v=3 m/s,所以此过程中最大功率为POA=FOAv=15 W,在AB段,FAB=eq \f(27-15,6) N=2 N=Ff,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的功率恒定不变,为PAB=Fv=2×3 W=6 W,故D正确.
4. 物体沿曲面从A点无初速度滑下,滑至曲面的最低点B时,下滑的高度为5 m,速度为6 m/s,若物体的质量为1 kg,g取10 m/s2.则下滑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 A )
A. 32 J B. 18 J
C. 50 J D. 0 J
解析:对A到B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h-Wf=eq \f(1,2) mveq \\al(2,B)-0;解得Wf=mgh-eq \f(1,2) mveq \\al(2,B)=1×10×5 J-eq \f(1,2)×1×36 J=32 J,选项A正确.
5. (多选)如图,质量为m的滑块从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无初速地释放后匀加速下滑,加速度a=eq \f(g,4),取出发位置水平面为参考平面,能正确描述滑块的速率v、动能Ek、势能Ep、机械能E、时间t、位移s关系的是( AC )
解析:滑块从斜面上匀加速下滑,速率v=at=eq \f(gt,4),v∝t,选项A正确;动能Ek=eq \f(1,2)mv2=eq \f(mg2,32)t2,得Ek∝t2,是非线性关系,Ek-t图象应为曲线,选项B错误;取出发位置为参考平面,滑块向下滑动时,重力势能为负值,则重力势能 Ep=-mgh=-mgs·sin30°=-0.5mgs,Ep∝s,选项C正确;由于滑块的加速度a=eq \f(g,4)<gsin30°,说明滑块下滑过程中,受到摩擦力作用,其机械能不断减小,选项D错误.
6. 如图所示,在抗洪救灾中,一架直升机通过绳索,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起一个漂在水面上的木箱,使其由水面开始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若只考虑空气阻力而不考虑空气浮力,则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B )
A. 木箱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量
B. 力F所做功减去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量
C. 力F、重力、阻力,三者合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动能的增量
D. 力F和阻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机械能的增量
解析:木箱上升时受到重力、拉力和阻力,根据动能定理,有WF-mgh-W阻=eq \f(1,2)mv2;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选项AC正确,B错误;除重力外其他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增加量,除重力外,物体只受拉力和阻力作用,选项D正确.
7.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苹果,从离地面H高的树上由静止开始落下,树下有一深度为h的坑,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 苹果落入坑底时动能为mg(H+h)
B. 苹果落入坑底时机械能为mg(H+h)
C. 苹果落入坑底时重力势能为mgh
D. 整个下落过程苹果重力势能减少了mg(H+h)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可求,Ek=mg(H+h),选项A正确;由于只有重力做功,物体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落入坑底时的机械能等于开始时的机械能E=mgH,选项B错误;以地面为零势能面,故落入坑底时的重力势能为-mgh,选项C错误;整个过程中高度下降了H+h,故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了mg(H+h),选项D正确.
8. 把质量是0.2 kg的小球放在竖立的轻质弹簧上,并将球向下按至A位置,如图甲所示.迅速松手后,球被弹起并沿竖直方向运动到最高位置C(图丙),途中经过B的位置时弹簧正好处于自由状态(图乙).已知B、A高度差为0.1 m,C、B高度差为0.2 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从A到C的过程中,球先加速后减速,在B位置时动能最大
B. 从A到C的过程中,球的机械能守恒
C. 松手瞬间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D. 弹簧被压缩至A位置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0.6 J
解析:球从A上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先大于重力,小球向上加速,当弹簧的弹力等于重力时,合力为零,之后小球继续上升,弹簧弹力小于重力,球做减速运动,故小球从A上升到B的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在AB之间某个位置时动能最大,A错误;从A→B,弹簧的弹力对小球做正功,小球的机械能增加,从B→C,小球只受重力,机械能守恒,B错误;根据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小球由A到C位置时增加的重力势能,为Ep=mghAC=0.2×10×0.3 J=0.6 J,D正确;弹簧的弹性势能Ep=eq \f(1,2)kx2,可得k=120 N/m,在A点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kx1-mg=ma,得松手瞬间的加速度大小a=50 m/s2,C错误.
9. (多选)将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取地面为零势能面,小球在上升过程中的动能Ek、重力势能Ep与其上升高度h间的关系分别为如图中两直线所示,取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 小球的质量为0.15 kg
B. 小球的质量为0.20 kg
C. 小球受到的阻力(不包括重力)大小为0.50 N
D. 小球受到的阻力(不包括重力)大小为0.25 N
解析:在最高点,Ep=mgh,得m=eq \f(6,4×10) kg=0.15 kg,故A正确,B错误;由除重力以外其他力做功W其=ΔE,可知:-fh=E高-E低,E为机械能,解得:f=0.50 N,故D错误,C正确;故选AC.
10. 某兴趣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小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以恒定加速度由静止启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处理转化为v-t图象,如图所示(除2~10 s时间段内的图象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象均为直线),2 s后小车的功率不变,可认为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小车的质量为1 kg,则小车在0~10 s运动过程中位移的大小为( B )
A. 39 m B. 42 m
C. 45 m D. 48 m
解析:匀加速阶段:a=eq \f(3-0,2) m/s2=1.5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f=ma①,在2 s后功率恒定,有P=F′×3②,匀速运动阶段,牵引力等于阻力,则P=f×6③,联立三式解得f=1.5 N,额定功率P=9 W,在0~2 s过程中的位移为x1=eq \f(1,2)×2×3 m=3 m,对2 s~10 s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Pt-fx2=eq \f(1,2)mveq \\al(2,10)-eq \f(1,2)mveq \\al(2,2),代入数据得x2=39 m,故0~10 s内的位移为x=x1+x2=42 m,选项B正确.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 (6分)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做“探究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当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4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3W、4W…对每次打出的纸带进行处理,求出小车每次最后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记录数据如下: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B__.
A. 实验时应使用相同的橡皮筋
B. 实验仪器安装时,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C. 每次实验时,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应保持一致
D. 实验中要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小车
(2)根据以上数据,在坐标纸中作出W-v2图象.(答案见解析图)
(3)根据W-v2图象可以判断,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__小车速度的平方成正比__.
解析:(1)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没法直接测量,所以我们是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的方法来改变功,因此需要相同的橡皮筋,且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应保持一致,选项AC正确;平衡摩擦力后,橡皮筋的拉力等于合力,橡皮筋做功完毕,小车的速度最大,若不进行平衡摩擦力操作,则当橡皮筋的拉力等于摩擦力时,速度最大,所以需要平衡摩擦力,选项B错误;实验中要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小车,选项D正确.
(2)根据描点作图法可得:
(3)W-v2图象是正比例函数图象,即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小车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12. (8分)某实验小组成员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所用重物的质量为m.
(1)如图乙所示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选取纸带上连续的五个点记为A、B、C、D、E,测出A距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则打C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__eq \f((s1+s2)f,4)__;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选取从O到C的过程,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则只要验证表达式__g(s0+s1)=eq \f(1,32)(s1+s2)2f____2__成立即可.
(2)若小组成员再次进行数据处理时不慎将纸带前半部分损坏,找不到打出的起始点O了,如图丙所示.于是他们利用剩余的纸带进行如下的测量:以A点为起点,测量各点到A点的距离h,计算出物体下落到各点的速度v,并作出v2-h图象,如图丁所示.图中给出了a、b、c三条直线,他作出的图象应该是直线__a__(填“a”“b”或“c”);由图象得出A点到起始点O的距离为__10.0__c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由于阻力的存在影响了该实验精度,某同学利用纸带上多个计时点到O点的距离h,算出了打这些计时点时重物对应的速度v,以h为横轴,eq \f(v2,2)为纵轴画出了如图戊所示的图线.测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重物和纸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__mg-mk__.
解析:(1)打C点时的速度vC=eq \f(s1+s2,4T)=eq \f((s1+s2)f,4),从O到C的过程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只要验证mg(s0+s1)=eq \f(1,2)mveq \\al(2,C)成立,即验证g(s0+s1)=eq \f(1,32)(s1+s2)2f2成立即可.
(2)以A点为起点,测量各点到A点的距离h,由于A点速度不为零,可知h=0时,纵轴坐标不为零,可知正确的图线为a;起始位置时,速度为零,由图可知A点到起始点O的距离为10.0 cm.
(3)由v2=2ah,得eq \f(1,2)v2=ah,因此eq \f(v2,2)-h图象的斜率k表示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mk,重物和纸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f=mg-mk.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10分)如图所示,两小球A、B系在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两端,小球A 的质量mA=2 kg,小球B的质量mB=1 kg,最初用手将A、B托住处于静止,绳上恰没有张力,此时A比B高h=1.2 m.将A、B同时释放,g取10 m/s2,求:
(1)释放前,以B所在位置的平面为参考平面,A的重力势能;
(2)释放后,当A、B到达同一高度时,A、B的速度大小.
解析:(1)释放前,以B所在位置的平面为参考平面,A的重力势能为
EPA=mAgh,(3分)
可得:EPA=24 J.(2分)
(2)释放后,A、B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有
mAgeq \f(h,2)-mBgeq \f(h,2)=eq \f(1,2)(mA+mB)v2,(3分)
解得v=2 m/s.(2分)
答案:(1)24 J (2)2 m/s
14. (10分)如图所示,某人乘雪橇从雪坡经A点滑至B点,AB之间高度差为20 m,接着沿水平路面滑至C点停止,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50 kg.表中记录了沿坡滑下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请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解决下列问题:(g取10 m/s2)
(1)人乘雪橇从雪坡A点滑至B点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WG.
(2)人与雪橇从A到B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3)设人与雪橇在BC段所受阻力恒定,求阻力大小.
解析:(1)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WG=mgh=10 000 J.(2分)
(2)人与雪橇在AB段克服阻力做功,则根据动能定理可以得到:WG-Wf=eq \f(1,2)mveq \\al(2,B)-eq \f(1,2)mveq \\al(2,A),(2分)
代入数据可以得到:Wf=8 500 J.(2分)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1分)
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得到:
a=eq \f(0-vB,t), (1分)代入数据解得:f=-eq \f(200,3) N,即阻力大小为:eq \f(200,3) N.(2分)
答案:(1)10 000 J (2)8 500 J (3) eq \f(200,3) N
15. (12分)如图所示,倾角α=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1 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由斜面上最低点P以初动能Ek0=20 J沿斜面向上运动,当其向上经过A点时动能EkA=8 J,机械能的变化量ΔE机=-3 J.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37°=0.6,求:
(1)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物块回到P点时速度的大小.
解析:(1)由P到A由动能定理得:-(mgsinα+f)s1=EkA-Ek0,(2分)
而-fs1=ΔE机,(2分)
联立解得:f=2 N.(1分)
(2)由P到最高点由动能定理得:-(mgsinα+f)s2=0-Ek0,(2分)
解得:s2=2.5 m.(2分)
滑块从最高点到P点由动能定理得:(mgsinα-f)s2=eq \f(1,2)mveq \\al(2,1)-0,(2分)
解得:v=2eq \r(5) m/s.(1分)
答案: (1) 2 N (2)2eq \r(5) m/s
16. (14分)一物块在一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其v-t图象如图甲所示,水平拉力的P-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求:
(1)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物块运动全过程水平拉力所做的功W;
(3)物块在0~2 s内所受到的水平拉力大小F.
解析:(1)由题图甲、乙比较可知,在第5~9 s内,物块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eq \f(0-4.0,9-5) m/s2=-1.0 m/s2,(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μ=ma,(2分)
得:μ=0.1.(1分)
(2)对全过程:W=P1t1+P2t2=
eq \f(12.0×2,2) J+4.0×3 J=24 J.(2分)
(3)物块匀速运动阶段:
F′-μmg=0,(1分)
P2=F′vm,(1分)
解得:μmg=eq \f(P2,vm),(1分)
得:m=1.0 kg.(1分)
物块加速运动阶段,加速度:
a0=eq \f(4.0-0,2) m/s2=2.0 m/s2,(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mg=ma0,(1分)
即:F=2m+1,(1分)
所以:F=(2×1+1)N=3.0 N.(1分)
或:由图象可知:当t1=2.0 s,v1=4.0 m/s时,P1=12 W,
由P1=Fv1,
得:F= N=3.0 N.
答案:(1)0.1 (2)24 J (3)3.0 N
功W
0
W
2W
3W
4W
5W
6W
v/(m·s-1)
0
1.00
1.41
1.73
2.00
2.24
2.45
位置
A
B
C
速率(m/s)
2.0
8.0
0
时刻(s)
0
4
1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4 宇宙航行精品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4 宇宙航行精品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章节测试卷A卷备作业原卷版-高一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2docx、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章节测试卷A卷备作业解析版-高一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2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3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