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教科版信息技术必修2 5.1 信息社会的伦理道德 教案 第1课时

    教科版信息技术必修2 5.1 信息社会的伦理道德 教案 第1课时第1页
    教科版信息技术必修2 5.1 信息社会的伦理道德 教案 第1课时第2页
    教科版信息技术必修2 5.1 信息社会的伦理道德 教案 第1课时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 (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5.1 信息社会的伦理与道德一等奖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 (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5.1 信息社会的伦理与道德一等奖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6页。
    5.1 信息社会的伦理与道德 第1课时





    项目主要围绕“保护自己与他人隐私信息”开展学习,通过“遵守网络礼仪,应对网络欺凌”和“保护自己与他人”两个任务的设置,分别探讨了四个问题:网络语言礼仪、隐私保护(网络欺凌)、信息发布和网络行为决策。


    网络语言礼仪通过从现实生活礼仪引申到网络礼仪,从现实生活问候语引申到网络问候语,让学生了解现实与虚拟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做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言行一致,自觉遵守网络礼仪规则,有效保护自己及他人隐私。


    隐私保护(网络欺凌)通过对网络事件中参与者及传播范围的全面、细致的分析,了解网络欺凌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可能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者网络不文明语言的使用,都可能在网络上被“放大”,形成网络欺凌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信息发布是人们经常在网上与他人沟通、互动的行为,通过信息发布事件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都会在网络上产生不同的影响。


    网络行为决策是根据信息发布产生的影响,对发布的所有信息做出分析和有效的判断,决策何时、何地发布什么样的内容,尊重自己和他人隐私,运用网络礼仪的黄金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出正确的网络行为决策。





    了解网络礼仪的黄金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分析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不同,了解在线发布个人信息的益处与风险。


    知道保护自己与他人隐私信息的措施或方法。





    教学重点:网络礼仪。


    教学难点: 隐私保护。





    教师准备:打开微机,课件、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结合课本提前预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文明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生活中,礼仪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又是人际交往中的交际方式和艺术表现,更是人们相互沟通的技巧。


    下面我们一起完成小活动,考考同学们几个礼仪小常识。


    握手礼仪的顺序:先长辈后晚辈,先女士后男士。






    活动1:观察图片,描述握手的先后顺序。























    活动2:请出几位同学,演示初次见面时的礼仪。


    活动建议:


    1.请出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作为主体。


    2.再请出一位男同学作为客体。


    3.分别演示与男同学握手的方式,与女同学握手的方式。


    4.主体和客体分别用语言表达初次见面的问候。
    学习握手礼仪
    活动1 讨论网络礼仪
    小浩正在参加学校网站论坛里的一个话题讨论。突然,一个发帖者开始不停地发送脏话,很多人用更恶劣的语言对这个发帖者“拍砖”,很快,论坛就被这些愤怒的语言“刷屏”了,讨论根本无法继续。


    1、如果你是小浩,应该怎么做?


    2、如果你是网站管理者,应该怎么做?
    学生分组讨论,谈谈想法及做法。
    学习网络礼仪
    上网交流时,我们看不到彼此的表情,听不到彼此的声音,对方只能通过你选择的文字和网络礼仪来判断你的行为。因此,同学们要牢记,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任何行为都会留下自己的“数字脚印”,这些“脚印”构成了你的虚拟形象。希望同学们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做一个言行一致的优秀公民。


    请同学们了解一下国际上通行的网络礼仪十大规则,运用规则帮助自己和他人健康、文明的使用网络。






    引导学生学习国际上通行的网络礼仪十大规则,运用规则帮助自己和他人健康、文明的使用网络。
    活动2 讨论隐私保护
    小凯给好友小聪发送了一段自己在家录制的搞笑视频。在视频中,小凯装扮成小丑做出各种稀奇古怪的动作。小聪看了哈哈大笑,并把这段视频上传至班级群中,后来不知是谁把这段视频上传到了优酷。这段视频被更多的人浏览之后,下面的评论有好有坏。小凯看到这些评论后又气愤又伤心。后来,在学校也有人拿这段视频取笑他。



    请根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表格,厘清整个事件的参与者及传播范围。























    参考答案:
    学习隐私保护
    小聪和上传视频至公共网络的人做法有哪些欠妥之处?


    发表侮辱性评论的人是否有欠妥之处?


    看到这些 的旁观者是否有欠妥之处?





    上述参与者的行为可以称之为“网络欺凌”,是指人们利用互联网做出针对个人或群体的、恶意、重复、敌意的伤害行为,以使其他人受到伤害。网上欺凌如果造成恶性事件也会触犯相关的法律,受到法律的制裁。


    为了避免遭受网络欺凌,保护个人隐私,同学们想对小凯、小聪、旁观者和取笑小凯的人说些什么呢?





    网络这个虚拟世界具有广泛性,现实世界的一个行为在虚拟世界中可能被“放大”,成为所谓的“网红”;也会因为一个小的错误行为而被放大形成致命的打击,如活动2的案例,所以,网络的“放大”功能是把“双刃剑”,我们要仔细辨别,认真思考,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认识网络欺凌,学习防范措施。
    小结
    1.在网络生活中,记得对方是真实的人。


    2.与现实生活中一样,需要遵守道德规范。


    3.网络用语要文明。


    4.网络讨论要理智。


    5.尊重他人隐私。


    拓展: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相关规定。
    回顾本节课所学
    回顾所学
    作业
    布置作业
    1. “不学礼,无以立”的古训是( )提出的。


    A.孟子 B.孔子 C.老子 D.墨子


    2. 同学们经常运用QQ或者微信同好友、同学或者陌生人在网上交流,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网络交流礼仪。(至少三条建议)











    3. 在某个明星的博客中,大家围绕发出的图片和文字进行了激烈的评论,甚至有人运用图片、表情或者动图,发出不健康、不文明的信息,作为旁观者,你会怎么做呢?



    巩固所学

    相关教案

    2020-2021学年5.1 信息社会的伦理与道德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1 信息社会的伦理与道德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项目目标分析,项目内容分析,项目教学建议,小结,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5.1 信息社会的伦理与道德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5.1 信息社会的伦理与道德教案设计,共6页。

    教科版 (2019)5.2 信息社会的法律与法规优秀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9)5.2 信息社会的法律与法规优秀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