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信息技术新中图版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全册授课课件PPT+教案
中图版 (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2.1.4 信息系统的常见类型与功能获奖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2.1.4 信息系统的常见类型与功能获奖教案,共3页。
1.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常见的信息系统,了解信息系统的主要类型与功能,感受信息系统的多样性。
·通过体验和感受常见的信息系统,感受信息系统给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便利。
2.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于信息系统及信息系统的关键要素有一定的理解。作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周围的信息系统都有一定的接触。例如:去医院挂号取药,利用的是医院信息系统;用公交卡乘坐公交车,利用的是公交系统;有的学校食堂供餐,要求学生使校园一卡通系统,等等。但对于信息系统的分类及其功能,学生的理解不是很清晰,这也是本节课主要讲的内容。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信息系统的主要类型与功能,感受信息系统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根据信息系统类型的不同,体会信息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
5.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行日益受到大家的青睐。每逢节假日,很多景点人山人海。
近年来,京郊逐渐成为人们旅游的热点。如果你和几个朋友组织一次京郊两日游,你会如何安排这个出行呢?
分析并提出方案
复习信息系统相关内容,引入对信息系统的分类及功能介绍
信息系统的常见类型分析
这么多信息系统,站在不同角度可以把它们分为多种类型。
展示图2.1-2(附在本案例的后面)。
而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接触更多的是站在用户角度分类的那些系统。
现在就根据这个分类,让同学将我们所知道的信息系统进行分类。
(可根据教科书第41页的表2.1-4,绘制一个分类图,然后展示给学生。)
按照老师给的类型将系统分类
通过对信息系统的分类,对信息系统有明确的认识
图2.1-2 分类的角度
合作探究信息系统的功能
各个信息系统,其服务目的和对象不同,功能就有所不同。例如,同学们都曾使用过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该系统会提供丰富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功能,同学们可以从多方面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通过这个系统,能够更真实认识自己,认识他人,从而提升自己各方面素质。
课下同学们已经找了一些自己感兴趣 小组讨论交的信息系统,亲身体会并记录下视频、图片等,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其功能。
仿照给出的功能图,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分析介绍功能,完成评价表的填写任务(作为表2.1-2附在本案例后面)并记录在“小组研究报告”中。
找几个小组来展示他们的成果。
小组讨论交流、评价和展示
绘制思维导图
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有助于加深理解信息系统的功能
表2.1-2 评价表
较好
中等
初级
搜集的资料
有视频和图片,图片清晰,能够清楚展示系统的功能
有视频或图片,能够展示系统的大致功能
有图片,未能展示系统的大致功能
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功能介绍全面
介绍了3~5个功能
介绍了2个功能
感受
深切感受到信息系统的多样性,体会到本系统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
感受到信息系统的多样性,体会到本系统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
本系统对我们学习、生活的作用不大
平时也经常会积极运用各种信息系统
偶尔会想运用信息系统
基本不会用现今的各种信息系统
小组合作意识
同组同学积极参与
同组有个别同学没有参与活动
同组只有一个同学完成任务,其他同学只是观看,并没有提出自己的观点
阶段性点评
10分钟后,展示小组的部分成果,再继续让学生们完成报告。
展示部分成果
通过展示,做得不充分的组 让其补充不足,优秀组的作品则作为其他组的范例
研究报告展示
本节课按照老师给的“小组汇报讲稿”进行分析,制作汇报演示文稿,选出2 ~ 3组展示,分享感受。
汇报成果,其余同学记录、聆听、观摩、思考
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互相交流,加深对信息系统功能的理解
课堂总结
归纳本节课内容:通过体验身边的信息系统,感受信息系统的多样性,体会其功能,感受信息系统给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便利。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使学生对信息系统有更全面的认识,感受到其带来的便利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4.1.3 安全使用信息系统优秀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4.1.1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公开课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3.3.1 软件与信息系统精品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