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图人教版信息技术必修二 3.2.3 数据交换技术 教案

    中图人教版信息技术必修二 3.2.3 数据交换技术 教案第1页
    中图人教版信息技术必修二 3.2.3 数据交换技术 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 (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第3章 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3.2 信息系统中的通信网络3.2.3 数据交换技术优秀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 (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第3章 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3.2 信息系统中的通信网络3.2.3 数据交换技术优秀教学设计,共4页。
    1. 教学目标


    ·了解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传输过程。


    ·了解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特点。


    2. 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对使用网络已经比较熟悉,但对“网络中的设备如何发送请求、接收反馈,从而进行数据交换”这一问题则比较陌生。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数据传输过程及特点。


    教学难点:分组交换的数据传输过程。


    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情境导学法、实践法、讨论法、类比法、讲授法等。


    5.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要在相隔很远的A、B两地之间运输货物(图3.2-6),该怎样运输呢?


    图3.2-6 问题情境
    新课学习——电路交换
    运输方案1:在A和B之间修建一条运输专线,并规定这条运输专线上只能跑一辆运输专车,运输专车在A和B之间奔忙,运送货物(图3.2-7)。图3.2-7 专线专车


    方案反思:每次运输时,专车实际上只占用专线的一小段,因而线路的整体使用率比较低。


    电路交换: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通道,所有的数据都通过这条通道实时传输(图3.2-8)。


    思考:电路交换技术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通过类比,介绍电路交换技术。
    图3.2-8 电路交换
    新课学习——报文交换
    运输方案2:为了提高使用效率,人们决定在A和B之间增加一些转运点,运输车辆到达转运点后,就卸下货物,由另一段上的专车装货运输(图3.2-9)。





    图3.2-9 非专线专车


    方案反思:在这种方案下,每 专车只需跑专线中的某一段,整条线路可以同时有多辆专


    车同时在跑,线路的利用率无疑得到了提高,整体运输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不过,转运点装卸


    大批货物时,需要耗费比较长的时间。


    报文交换:不要求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物理通道,发送方把发送的数据作为整体发给网络中的交换设备,这些交换设备依次传递,最终把数据发送到目的地(图3.2-10)。


    思考:报文交换技术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通过类比,介绍报文交换技术。



    图3.2-10 报文交换
    新课学习——分组交换
    运输方案3:A和B之间运输货物不再使用专车,而是将每宗货物打散,用大小固定的标准化货箱进行运输(图3.2-11)。





    图3.2-11 非专线非专列


    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相似,但分组交换时每次传送的数据长度是有限的,原来的信息会按照限定大小分成许多个“小包”进行传输。这些“小包”可以沿同一线路按顺序发送和接收,这种方式称为虚电路(图 3.2-12);也可以沿不同线路发送和接收,这种方式称为数据报(图 3.2-13)。





    图3.2-12 虚电路





    图3.2-13 数据报


    采用虚电路交换时,需要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建立一条逻辑通道,通道上的每个节点都要服从安排,按顺序传输数据“小包”,就好像有一条专用通道一样。虚电路在数据交换结束后会自动释放。


    采用数据报交换时,不同的数据“小包”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地,而且先发的“小包”不一定先到,后发的“小包”不一定后到。因此,“小包”中要含有关于次序的信息。接收“小包”的设备根据次序,把收到的“小包”重新组装起来,恢复成原来的信息。
    通过类比,帮助学生理解虚电路交换和数据报交换,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总结评价
    (一)知识竞赛


    1. 数据交换技术可分为三类:( )、( )和( )。


    2. 采用( )技术时,需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通道,所有的数据都通过这条通道实时传输。


    3.( )技术不要求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物理通道,发送方把发送的数据作为整体发给网络中的交换设备,这些交换设备依次传递,最终把数据发送到目的地。


    4.( )与报文交换相似,但每次传送的数据长度是有限的,原来的信息会按照限定大小分成许多个“小包”,这些“小包”可以沿同一线路按顺序发送和接收,也可以沿不同的线路随机发送和接收。按顺序收发属于( )交换,随机收发属于( )交换。


    (二)填表
    项目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工作过程




    优势




    不足


    实现起来比较复杂

    表3.2-2 交换技术总结表
    归纳总结
    结合计算机通信突发性较高、实时性要求较强等特点,得出结论:分组交换技术比较适合计算机通信网络。

    相关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3.2.3 数据安全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3.2.3 数据安全优秀教案及反思,共4页。

    高中4.1.3 安全使用信息系统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4.1.3 安全使用信息系统优秀教学设计,共5页。

    中图版 (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3.3.1 软件与信息系统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3.3.1 软件与信息系统精品教案,共3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