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信息技术新中图版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全册授课课件PPT+教案
中图版 (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3.4.2 传感器与信息获取优质课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3.4.2 传感器与信息获取优质课教学设计,共4页。
1. 教学目标
·了解物联网的基本组成,能举例说明物联网的常见应用。
·分析物联网应用实例的工作过程,体验物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了解物联网中的传感设备,树立使用物联网时的安全意识。
2.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的相关内容,部分学生听说过物联网技术,但对于其具体概念、工作过程等内容并不了解。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什么是物联网。
教学难点:分析物联网应用实例的具体工作过程。
4. 教学方法
(1)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以及图片、视频、网络等学习资源,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2)通过项目学习活动,在分组协作、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中进行学习。
5. 教学工具
多媒体网络教室、演示文稿、视频、课件等。
6. 教学过程设计
附学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1. 在前面完成的“智慧生活”作业中,使用了一种新技术——物联网技术。
2. 引入本课主题:物联网与传感器。
回忆
听讲
以学生作业引入本课主题
认识物联网
认识物联网
1.观看视频,认识物联网。
2.什么是“物联”。
3.“物联网”简单 说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
4. 互联网是将各种计算机设备连入到网络中,在计算机的背后,实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
5.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最终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
6. 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核心和基础的,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
7. 提出问题:在刚才的视频中,有哪些“物” 思考联网了?
8. 判断的依据:只要这个“物”的信息能够就认为这个“物”联网了。
9. 分析视频中的两个具体场景:
(1)公交车。
(2)睡眠状况。
10. 观看本组同学拍摄的关于“智慧生活”视频,选出一个典型的物联网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完成学案上的第一道题:是什么“物”联网了?
11. 小组展示汇报。
12. 进一步总结对物联网的认识。
(1)在同学们拍摄的“智慧生活”案例中,这些“物”都联网了。
(2)物联网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已经有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农业、 听讲智能工业、环境监测、远程医疗等。
观看视频
思考
听讲
观看课件
听讲
思考
回答问题
观看本组同学作业
小组交流
完成学案
小组汇报
听讲
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联网
应用,为明确定义做铺垫
明白什么是物联网
通过类比,使学生理解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
突出教学重点:
明确知识点。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
学生分组分析
展示交流。教师点评、提升、拓展。
物联网的工作过程
1. 认识了物联网,接下来进一步学习物联网的工作过程。
2. 阅读“自学材料(一)”,完成学案第二题。
(1)用到了哪些感知设备?
(2)在下图中标出扫描解锁环节中信息传递的具体过程。
(3)在共享单车系统的三个部分中,哪一部分是实现对信息的处理?
3. 学生汇报。
4. 进一步总结物联网的工作过程,可以是下面三部分。
(1)全面感知:利用射频识别、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
(2)可靠传递:通过网络基础设施与互联网的融合,实现物体状态信息实时准确的传递,相当于人的神经,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
(3)智能运行:使用计算机及各种智能终端设备,把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实际应用,相当于人的大脑。
5. 在这三步中,可靠传递(网络)和智能运行(信息系统)我们都已经学过了。而各种感知设备对我们来说是新的内容,同时也是物联网系统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研究一下各种信息传感设备。
听讲
阅读文字材料
自学
讨论
完成学案
发言听讲
发言
听讲
引入第二部分内容
通过分析“共享单车系统”的工作过程,总结物联网的工作过程
在学生总结物联网工作过程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总结、提升
通过与人体的类比,使学生知道物联网工作过程中的三部分别分别具有怎样的地位和功能。
承上启下
信息传感设备
1. 物联网中除了传感器外,还有射频识别装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2. 观看微课,自学相关内容。
3. 学生汇报:射频识别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物流、交通、身份识别、防伪等)
4. 教师总结:射频识别是一种无线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它通过频率来进行物品的识别。
5. 学生汇报:激光扫描器又有哪些应用呢?(扫描条形码和二维码)
6. 传感器可用于信息的采集。现阶段的传感器大部分是数字传感器,可以将采集到的信息转换为能被计算机感知、处理的数字编码。
7. 以手机中的各种传感器为例,体验传感器的应用。
8. 阅读“自学材料”,使用移动应用程序,观测本小组研究的传感器的数值变化情况,完成学案中的第三题:
(1)这一传感器在手机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
(2)结合移动应用程序观测到的传感器数值变化,简要分析某一项典型应用的具体工作过程,并能够进行演示。
9. 学生汇报。
10. 教师点评。
观看微课
自学
回答问题
听讲
实践、观测、讨论
填写学案
交流、展示
简单了解射频识别与激光扫描器的应用
让学生对于传感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使学生初步知道如何利用各种传感器数值的变化对手机进行简单控制,并设计各种应用
总结
1. 什么是物联网(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2. 物联网的工作过程。
3. 信息传感设备: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
听讲、回顾
总结
物联网安全
1. 播放视频:运动手环暴露了某国军事秘密基地的位置。
2. 总结:提高安全意识,享受智慧生活。
观看
听讲
拓展、提升
小组成员姓名:
观看本组同学拍摄的“智慧生活”的视频,选出一个优秀作品,填写下表。
视频拍摄者
应用名称
什么“物”联网了
(2)阅读“自学材料(一)”,回答以下问题。
① 共享单车系统中用到了哪些感知设备?
② 在图3.4-3中标出在扫描解锁环节中信息传递的具体过程。
图3.4-3 解锁环节信息传递的过程
③ 在共享单车系统的三个部分中,哪一部分是智慧运行的核心,实现对了信息的处理?
④ 提高:填写下面的三个流程,总结物联网的工作过程。
(3)阅读“自学材料(二)”,探究手机中的重力传感器。
① 这一传感器在手机中有哪些具体应用?
② 结合手机应用程序观测到的传感器数值的变化,简要分析一项典型应用的具体工作过
程,并能够进行演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2.4 基于物联网的信息系统教案及反思,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 (2019)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1.1.3 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优质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3.4.2 传感器与信息获取公开课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