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全一册第四章 体操类运动体操类运动的基本技术教案设计
展开前滚翻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课以游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从兴趣中找到乐趣,从乐趣中找到学习的窍门,从而喜欢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自觉体验运动所带来的快乐。本节课利用提问:“谁能低头看到天?”导出前滚翻,以挂图来串通本课内容,使教材生动化,既能保证学生智力的发展,又满足了学生好玩、好奇的心理要求。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前滚翻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我按此制定了这节体育课,尝试施行“一主自选”的教学模式。主教材前滚翻是《大纲》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也是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基本方法。
二、学生及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思想敏捷、活泼好动、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好奇心强、想象丰富,学习中表象为求新异、爱质疑、乐运动,同时有强烈的求胜好强心理,具有一定的分析、思辨能力。但七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素质会相对差些,遇到突发实践往往会手忙脚乱,遇到危险时自救能力差。
教材分析:前滚翻是体操技巧中的基础动作,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通过对前滚翻的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灵巧、柔韧、协调和方向能力。还能教会学生在面对突发危险时,能够保持清晰的头脑,利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前滚翻”进行缓冲自救。本人通过图片,直观的展示前滚翻的基本动作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前滚翻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真正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
三、教学内容:
主教材:(技巧——前滚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前滚翻,让学生学会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和该技术动作的基本练习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90%以上的学生前滚翻时能做到团身滚动、控制好平衡,能够较标准的完成前滚翻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滚翻能力。
2、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促进身心的发展,在学习中充分展示自我,提高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乐观开朗的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蹬地有力,滚动圆滑。
难点:后脑勺、肩部、背部、臀部依次着垫。
六、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课堂常规
2、准备部分:按照规定路线先慢跑3圈,然后成八组坐在相应的体操垫上,每两块垫子上坐4人。创设情景,“划船”。老师提示学生做划船动作,从而达到活动肩关节和颈部。
3、 主教材教学:
(1)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学生观看图片,总结前滚翻的动作要领,然后请学生模仿,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动作,揭示课题——前滚翻)。
(2)出示纸巾,每人用下颚夹住纸巾,充分体会低头的动作,在展示排球滚动的形状,学生用身体表现“球”的形状。(低头(下颚夹住纸巾)、蹲、紧团身像球)。
(3)展示保护与帮助的方法,然后示范,让学生真正的体会保护与帮助的重要性。
(4)教师示范前滚翻动作的过程,并让学生想一想、练一练,完成动作的顺序是怎样的?
(5)进行分解教学,针对每一个易犯错误的动作环节单独讲评,给学生指出正确的练习方法。
(5)、互帮互学,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针对易犯错误及时纠正。
4、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先展示前滚翻图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前滚翻,以及学习前滚翻的重要性,简要说明各项内容的方法,提出要求、注意事项,再通过实践教学,指定活动场地,学生按分组情况,在各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组织学生竞赛,师点评活动情况。
5、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本课,布置课后作业。
(2)放松整理。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放松练习。
(3)收回器材
本节课采用讲解示范和直观教学,注意学生个体化帮助,最大限度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真正体现教学的平等,让每个学生享受体育成功的快乐。
班级:七年级
内容 |
前滚翻(第一次课) | 场地器材 | 场地:操场 器材:体操垫9张,排球9个、呼啦圈9个、挂图一张 | |||||||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前滚翻,让学生学会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和该技术动作的基本练习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90%以上的学生前滚翻时能做到团身滚动、控制好平衡,能够较标准的完成前滚翻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滚翻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促进身心的发展,在学习中充分展示自我,提高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乐观开朗的精神。 | |||||||||
重难点 |
1、重点:蹬地有力,滚动圆滑。 2、难点:后脑勺、肩部、背部、臀部依次着垫。 | |||||||||
教学方法 | 讲解法、示范法、分组练习法、多媒体教学法、游戏法 | |||||||||
结构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组织方法与要求 | ||||||
开 始 部 分
3 分 钟 |
一、课堂常规
| 1、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器材,布置场地。 2、师生问好。 3、清点人数 4、提出本课教学内容与要求。 5、安排见习生。 |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向老师报告人数。 4、认真听讲并思考。 5、见习生随堂上课。
|
整队集合:四列横队。 要求:快、静、齐。 | ||||||
准 备 部 分
10 分 钟 | 热身运动 (1)围绕篮球场慢跑。
(2)游戏:“划船” 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八组,分别坐在八个体操垫上,每个垫上坐四人,然后听教师发出的信号做“划船”的动作。哪组做的形象哪一组获胜。 | 1、讲解跑的方法和要求。 2、带领学生进行变换姿势的慢跑。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提出要求。2、教师激励学生进行游戏
| 1、认真听讲 2、学生在规定路线慢跑
1、认真听讲,明确要求。 2、学生认真听讲,在教师激励下认真完成练习。 | 组织方法:
要求:步伐整齐。
划船
要求:动作统一,充分活动关节。 | ||||||
基 本 部 分
27 分 钟 |
1、前滚翻动作方法: 由蹲立开始,两手撑地,重心前移至两手上,同时两脚用力蹬地,提臀、屈臂、低头含胸,顺势经后脑勺、肩部、背部、臀部向前滚动,上体及时跟进,手抱小腿成蹲立(团身)。
2、技术要点: (1)、两脚蹬地,提臀,同时低头屈臂。 (2)、前翻顺势经后脑勺、肩部、背部、臀部向前滚动。 (3)、及时跟上体,迅速抱腿成蹲立。 3、动作规格:蹬地用力,瞬间腿要伸直,滚动圆滑。 4、保护帮助: 保护者位于练习者体侧,外侧腿单膝跪地,一手托肩,一手扶其大腿后部,前滚翻时推手,助其完成。 教学步骤: 一、原地蹲撑,屈臂,低头练习。 二、辅助性练习: 1、低头夹纸巾在保护与帮助下练习。(5次)
2、夹排球,在帮助与保护下做前滚翻(10-12次) 三、在帮助与保护下做完整的前滚翻练习。(5-8次)
|
1、教师提示学生,“谁能低头看到天?” 2、老师示范前滚翻。3、、教师展示图片让学生回答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是什么?(口诀:一蹲二撑三低头,双脚蹬地滚成球。)
1、教师讲解示范完整的前滚翻动作,和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2、让学生随口诀一起学练动作。
3、教师巡回指导,指出正误,并进行对比。 2
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 2、组织学生低头夹纸巾练习。 3、安排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 4、教师巡回指导,指出正误,并进行对比。 5、夹排球练习同上。 |
1、学生积极思考,尝试练习。 2、模仿练习。 3、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并回答。
1、学生学习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并在保护与帮助下做前后滚翻练习,轮流保护与帮助。 2、学生随口诀一起学练动作。 3、学生练习时注意动作技术较差的同学,鼓励他们,使他们对练习产生兴趣,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正。
1、学生认真听讲。 2、低头夹纸巾练习。 3、保护帮助的同学要及时到位。 4、学生能及时纠错。 5、同上。 |
口诀蹲二撑三低头,双脚蹬地滚成球。
分组练习,把集合队形四行分为八行,分为8组练习,每组4人,由组长负责保护帮助进行练习。 要求:保护帮助的同学要认真负责。
学生成练习队形进行集体练习 要求:1、低头夹纸巾练习时,纸巾不能掉。 2、夹排球练习时,要做到团身紧。
| ||||||
|
四、前滚翻接力。 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相对而站,听到信号后游戏开始,游戏采用三局两胜制。 | 1、教师讲解接力跑的动作方法,并示范。
3、教师参与并组织学生进入练习。 | 1、认真听清游戏方法,观察动作要领
2、在团结、协作的前提下亲身体验,积极参与到游戏当中。 | 组织学生进行前滚翻接力跑
要求:不做危险动作。 | ||||||
结 束 部 分 5 分 钟 |
1、放松运动。 2、小结讲评。 3、小组长收回器材,师生再见。 | 1、教师带领学生跟音乐跳兔子舞,进行放松。 2、对本次课进行总结,并提出要求及期望。 3、安排小组长收还器材。
| 1、在教师带领下跳兔子舞,放松。 2、学生自评。 3、收还器材。 | 组织队形:
要求:全身心放松。 | ||||||
课 后 反 思 |
|
预 计 练 习 密 度 | 平均心率:90-110次/分
最高心率:110-120次/分 练习密度:40%以上。 | |||||||
心 率 曲 线 图 |
| |||||||||
初中体育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全一册第四章 体操类运动体操类运动的基本技术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体育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全一册第四章 体操类运动体操类运动的基本技术教案设计,共5页。
华东师大版体操类运动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华东师大版体操类运动的基本技术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教材分析,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体育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全一册体操类运动的基本技术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体育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全一册体操类运动的基本技术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