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教案)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精品系列(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58652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9.2.3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教案)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精品系列(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58652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9.2.3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教案)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精品系列(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58652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要点强化,典题突破,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9.2.3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2、会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问题;3、通过探索,初步掌握用函数的观点看待方程的方法。【教学重点】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教学难点】利用图象解决方程、不等式的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的相关性质。现在,我有一个问题,想要考一下大家。(1)解方程5x+10=0。(2)当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5x+10的值为0?【过渡】这两个问题其实都特别简单,大家观察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发现吗?这两个问题有什么联系呢?(学生回答)【过渡】其实,这两个问题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问题,这就展示了方程与函数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函数与方程及不等式之间的关系。二、新知详解1.一次函数与方程【过渡】经过刚刚的问题,我们再来看一下课本P96的思考题。仔细观察这三个方程,你能发现什么?这三个方程等号左边都是2x+1,等号右边分别是3、0、-1。【过渡】结合我们之前学习的一次函数,你能发现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学生回答)【过渡】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这三个方程可以看做是一次函数y=2x+1函数值分别为3,0,-1的情况,即当y分别等于3、0、-1时,x的取值。而这三个方程的解则分别对应着此时自变量的值,即图象上A,B,C三点的横坐标。因此,我们做出函数图象,能够得到与方程的解相同的数,即是方程的解。这也就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过渡】对于任何的一元一次方程来说,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kx+b=c的形式。求解方程的解时,也就是求y=kx+b,当y=c时,自变量x的值。对于任意一个一元一次方程ax+b=0(a≠0),它有唯一解,我们可以把这个方程的解看成函数y=ax+b的函数值为0时,与之对应的自变量的值,也就是函数与x轴的交点。因此,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总结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从数的角度看: 求ax+b=c的解,就是求x为何值时,y=ax+b的值从图象的角度看:方程的解是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过渡】学习了一次函数与方程的关系之后,我们再来看一次函数与不等式之间的联系。讲解课本思考内容。【过渡】我们同样发现,不等式的求解,同样可以与一次函数相联系:对于任意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ax+b>0(a≠0),我们可以把这个不等式的解集看成函数y=ax+b当y>0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数的角度看:求ax+b>0或ax+b<0的解,也就是,x为何值时,函数y=ax+b的值大于或小于0;从图象的角度看: 求ax+b>0就是自变量x为何值时直线y=ax+b的图象在x轴上方; 求ax+b<0就是自变量x为何值时直线y=ax+b的图象在x轴下方。【过渡】这种一元一次方程可以通过一次函数的关系求解,那么对于二元一次方程来说,是否有同样的练习呢?【过渡】我们先来看课本的问题3。【过渡】通过题意,我们能够知道气球上升的时间在0与60min之间,即x的取值范围,两个气球的关系式都能够很轻易的写出。对于第二个问题,对于到达同一高度,我们能够很简单的想到,两个函数解析式的函数值相等就是达到同一高度。我们需要同时求出x和y的值。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方法呢?(学生回答)【过渡】二元一次方程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我们将两个函数解析式当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然后求解,就能够得到我们需要的答案。【过渡】刚刚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采用了函数图象的解决方法,那么这里我们能用函数图象去解决问题吗?【过渡】我们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根据题意,两个图象的交点就是我们所求的值。每个二元一次方程都可以改写为y=kx+b的形式,于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也对应两条直线。从数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考虑自变量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以及这个函数值是何值;从形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要点强化】1、直线y=2x+b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2,0),则关于x的方程2x+b=0的解是( A )A.x=2 B.x=4 C.x=8 D.x=102、直线y=-3x-3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 (-1,0) ,不等式-3x-3>0的解集是 x<-1 。3、当x >2 时,直线y=-x+2上的点在x轴的下方。4、画出函数y= x+ 的图象,给合图象回答问题.(1)这个函数中,随着自变量x的增大,函数值y是增大还是减小?它的图象从左到右怎样变化?(2)当x取何值时,y>0,y=0,y<0?(3)当y≤ 时,求x的取值范围。解:如图所示:(1)根据图象可得随着自变量x的增大,函数值y增大,它的图象从左到右呈上升趋势;(2)根据图象可得x>-3时y>0;x=-3时y=0,x<-3时,y<0;(3)根据图象可得y≤ 时x≤0.5、如图所示的是函数y1=kx+b与y2=mx+n的图象,(1)方程的解是 ; (2)y1中变量y1随x的增大而 减小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3,4)向下平移1个单位,恰好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求这个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y=x6、某单位计划国庆组织员工到泰山旅游,人数估计在10~25人之间,甲、乙两个旅行团服务质量相同,且组到泰山的价格都是每人200元,该单位联系时,甲旅行社表示可给予游客七五折优惠;乙旅行社表示可免去1人费用,其余人8折优惠 。 (1)分别写出选择甲、乙旅行社所需费用y(元)与人数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 (2)设y表示选择乙旅行社比甲旅行社多付费用,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解:(1)设人数为x,甲旅行社费用为,乙旅行社费用,并且有10≤x≤25。 =0.75×200x , =0.8×200(x-1) 得: =150x , =160x-160 (2)如果, > 则150x > 160x-160 , x > 16 ;如果, < ,则150x < 160x-160 , x < 16 ;如果, = ,则150x=160x-160 , x=16 ;因为10≤x≤25所以 当x=16甲乙两家的旅游总费用一样; 当10≤x<16甲家比乙家便宜; 当 16<x ≤25乙家比甲家便宜.【典题突破】1、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C )A. x<0 B. x>0C. x<2 D. x>22、如果实数k,b满足kb<0且不等式kx<b的解集是x>"b" /"k" ,那么函数y=kx+b的图象只可能是( A )A. B. C. D.3、设一次函数y=-x+3,当0≤x≤3时,函数y的最小值是 0 .4、已知一次函数y=(4m+1)x-(m+1). (1)m为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2)m为何值时,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3)m为何值时,直线位于第二、三、四象限? 解:(1)一次函数y=(4m+1)x-(m+1),∵y随x的增大而减小,∴4m+1<0,解得:m<- ,答:当m<- 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2)一次函数y=(4m+1)x-(m+1),∵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m+1)<0,解得:m>-1,且m≠- ,答:当m>-1且m≠- 时,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3)一次函数y=(4m+1)x-(m+1),∵直线位于第二、三、四象限,∴4m+1<0且-(m+1)<0,解得:-1<m<- ,答:当:-1<m<- 时,直线位于第二、三、四象限。5、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经过(2,3)和(-1,-3),直线l2经过原点O,且与直线l1交于点P(-2,a).(1)求a的值;(2)(-2,a)可看成怎样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3)设直线l1与y轴交于点A,你能求出△APO的面积吗?解:(1)∵直线l1经过(2,3)和(-1,-3),∴ 解得:k=2;b=−1,∴直线l1的解析式为:y=2x-1,把P(-2,a)代入y=2x-1得:a=2×(-2)-1=-5;(2)设L2的解析式为y=kx,把P(-2,-5)代入得-5=-2k,解得k=,所以L2的解析式为y=x,所以点(-2,-5)可以看作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所得;(3)对于y=2x-1,令x=0,解得y=-1,则A点坐标为(0,-1),所以S△APO=×2×1=1. 【板书设计】1、一次函数与方程:2、一次函数与不等式。【教学反思】通过两个问题提问,学生看出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创设情境,引出一次函数与方程有一定的关系,使学生主动投入到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关系的探索活动中;紧接着,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数和形两个角度认识它们的关系,使学生真正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在探究过程中,我把学生分为一个函数组一个方程组,使学生能身临其境感受知识,并及时的进行团结合作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在我的教学中。在探究中,我把握自己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及时对学生进行知识探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把握的不够好,没有很好的起到引导者的作用,缺乏情感性的鼓励,没有使大多数学生能完全积极融入到的知识的探讨与学习中。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归纳,实践应用,交流反思,检测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