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1.2 函数的图象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1.2 函数的图象背景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导入新课,函数的表示方法,新知详解,列表法,解析式法,图象法,yx+05,典例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道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2.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3.能对函数关系进行分析,对变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初步讨论。
重点: 综合运用三种表示法表示函数关系,研究运动变化过程。 难点:正确选择表示方法。
思考:如图,要做一个面积为12 m2的小花坛,该花坛的一边长为 x m,周长为 y m. (1)变量 y 是变量 x 的函数吗? (2)能求出这个问题的函数解析式吗? (3)能画出函数的图象吗?
1、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2、这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各有什么优点?
三种,分别是列表法、解析式法、图象法
列表法:具体地反映了函数与自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
例如:表示某景区一周内的游客数量
解析式法:准确地反映了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如:正方形的面积S与边长a的关系:S=a2
物理中,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m=ρV.
图象法:直观地反映了函数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如:右图为函数y=x+0.5的图象,从图象中,我们能够看到,函数y随x增大而增大。
例4:一水库的水位在最近5 h内持续上涨,下表记录了这5 h内6个时间点的水位高度,其中t表示时间,y表示水温高度.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表中数据对应的点,这些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由此你发现水位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描出表中6个点的位置,画图,得出这6个点在一条直线上。
猜想,在这5h内其他时刻,水位可能是始终以同一速度均匀上升的。
(2)水位高度y是否为时间t的函数? 如果是,试写出一个符合表中数据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这个函数能表示水位变化的规律吗?
y=0.3t+3(0≤t ≤ 5)
表示经过th水位上升0.3tm
图象要注意t的取值范围
这个函数可以近似地表示水位的变化规律.
(3)据估计这种上涨规律还会持续2h,预测再过2h水位高度将为多少米?
由函数解析式:再过2h,即t=7h,则水位高度为:y=0.3×7+3=5.1m
由图象:将图象向右延伸到7所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同样可以得出结论。
函数的三种表示法通常是相互关联,可以相互转化(特殊的函数除外):
(1)由函数解析式可以得到这个函数的列表及图象。
(3)由函数的表格可以得到函数的解析式及图象。
(2)由函数的图象可以得到其解析式及函数的对应值表格。
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函数的表示方法优点和不足
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1.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现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厘米)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千克)之间有如下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与y都是变量,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B.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厘米C.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为7千克时,弹簧长度为13.5厘米D.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每增加1千克弹簧长度增加0.5厘米
2. “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为时间,则图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填序号)
解析:由题意可得,S1的始终是匀速增长,开始时,S2的增长比较快,但中间有一段时间S2停止增长.在最后一段时间里,S2的增长较快,但S2的值没有超过S1的值.结合所给的图象可知,应选(2),故答案为(2).
1.如图所示,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边上有一个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CD移动一周后,回到A点。设点A移动的路程为x,△PAC的面积为y,求函数y的解析式。
列表法、解析式法、图象法
1.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如图,分深水区和浅水区,如果这个注满水的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把水全部放出.下面的图象能大致表示水的深度h和放水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是( )A. B. C. D.
3.下表中的数据是根据某地区入学儿童人数编制的:(1)随着年份的变化,因变量入学儿童的人数变化的趋势是什么?答: ;(2)你认为入学儿童的人数会变成零吗?答: .
4.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单位:分)之间有如下关系(其中0≤x≤30)
(1)上表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那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提出概念所用时间为几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3)从表格中可知,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4)根据表格大致估计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为23分钟时,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是多少?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19.1.2 函数的图象备课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探究,什么叫函数,列表法,图象法,解析式法,解析式,交点纵坐标为0,交点横坐标为0,总结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1.2 函数的图象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1.2 函数的图象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1912函数的图象第2课时》同步精品课件pptx、《1912函数的图象第2课时》同步精品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