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下册人口发展的历程教案及反思
展开一、背景和教学任务简介
教学内容分析:
《人口的增长及其所产生的问题》是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第十五主题《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中的第一单元“人与自然资源”中第一节内容。《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对“人类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界定为“拓展内容”,要求认识“人类过度利用资源对环境的影响”;《初中科学学科基本要求》将本内容界定学习水平为“B”级。要求“认识”人口增长与资源的关系。
教学对象分析:
(前经验)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生物与环境有这密切关系,了解了人类活动对其他生物及环境有很大的影响;认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表现为“环保和节能”意识的某些显性行为特征。
(心里认知水平)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七年级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人口”环境的改变,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口增长的问题;同时,学生更“注重个体”,易“忽略整体”,也需要学习从“全局性”看待人口增长的问题。
(个体差异性)七年级学生部分家庭中不乏“二孩”现象,可以作为学习的经验。
二、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世界级中国人口变化图,学会用折线图解释人口发展规律;
2、通过阅读人均耕地占有量及“环境压力”等图表,说明人口增长与资源需求的关系;
3、知道我国的人口政策,认同人口政策的意义。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说明人口增长与资源的关系;
【难点】:通过分析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现状等,认识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围绕探究“人口增长的特点”为主线,以探究“人口增长与资源的关系”为重点,进行课堂学习活动。本节课在学生已经获得的“人类与环境”经验基础上,以网红12岁女孩的文言文“二胎说”作为情景导入教学,从而设计疑问:“我国的人口需要快速增长?”、“我国的人口政策发生了改变?”
并通过设计“联合国人口司”、“国家卫健委”、“生态环境部”三个虚拟部门,引导学生从更高层面上探究世界人口及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学会折线图的绘制方法;在深入探究“人均耕地占有量”和“资源环境压力”,认识人口与资源二者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内容组织
【教学流程】
【活动设计】
情景引入:文言文“说二胎”:《顾稚子,勿忽长》
活动目标:设计疑问,导入人口问题的探究;
活动1A:世界人口司视角: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活动目标:1、通过视频,感受世界人口随时间增长的变化;
2、通过填写表格并观察折线图,知道世界人口的变化规律;
活动2:中国人口与资源部门视角:A人口与人均耕地、B环境资源“压力”
活动目标:1、模仿“水的导热性”实验,设计“探究空气的导热性”实验装置;
2、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推断实验结果: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并能够解释一些关 于空气的热传递现象;
六、学习器材和资源准备
【器材】自制三块席卡:“联合国人口司”、“卫健委”、“生态环境部”
【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资料2份、学生学习单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九、学习(另附)
十、教学反思(略)学生活动预设(SA)
教师指导预设(TD)
◆观看并朗读:《顾稚子,勿忽长》节选
◆讨论并表达:
◆学生根据自己的“初始想法”做出选择。
◆出示并引导朗读:网红文言文:《顾稚子,勿忽长》节选
◆问题引导:
我国人口需要快速增长吗?
我国人口政策发生了改变吗?
◆如果由你出任一个部门的领导者,你愿意选择哪一个?
学生活动预设(SA)
教师指导预设(TD)
◆听讲;
◆观看;
◆填写并思考世界人口变化的规律。
◆观看。
◆出示“世界人口”图片,介绍“世界人口日”;
◆播放视频《世界人口变化趋势》;
◆指导填写表格:世界人口变化情况。
◆播放视频《世界人口“四千万俱乐部”》。
学生活动预设(SA)
教师指导预设(TD)
◆观看并思考;
◆绘制折线图;
◆思考并回答问题;
◆观察“国家人口发展规划”,思考我国人口发 展“压力”。
◆参与并完成活动15.2.
◆播放视频《中国人口增长趋势》;
◆指导绘制折线图:我国人口变化情况;
◆提问:我国人口与世界人口的变化规律有何异 同?
◆发展:出示“国家人口发展规划”;
◆指导活动15.2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问题。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说二胎”、“分部门”角色
观看并朗读“网红”文 言文“说二胎”的节选内容;
2、集体回应教师的问题;
3、思考,并给我个人的观 点;
4、根据自己的“初始想法”做出选择。
1、出示领读:文言文:《顾稚子,勿忽 长》;
2、提问:你读出了什么?有没有读出 姐姐对妹妹的“抱怨”和“深情”?
3、提问:我国人口现在需要快速增长 吗?
我国人口政策发生了改变吗?你的观点是什么?
4、“换个视角看问题”:出示三个部门,“联合国人口司”、“国家卫健委”、“生态环境部”,如果由你出任其中一个部门的领导者,你愿意选择哪一个部门?
引发学生从 “二孩”政策关注人口的发展变化;
2、从更高的层面上学习思考。
活动1:世界人口司视角: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1、听讲并逐步产生“角 色”带入感,体会世界人口发展过速、极不平衡的状况;
2、观看视频;
3、阅读课本P104“世界 人口变化”示意图,填写表格;
4、观看,并回答:
世界人口变化的规律是:每增长10亿人口所需的时间在缩短,人口增长过速。
5、观看,并回答:不平衡。
1、出示“世界人口”图片:“请同学们 记住这双眼睛”,并介绍“世界人口日”是7月11日,我国人口日是6月11日;
2、播放视频《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并 “提醒”学生关注战争、疾病和近几年几个重要节点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3、阅读课本P104“世界人口变化”示 意图,指导填写表格:世界人口变化情况。
4、出示“世界人口”图、折线图等, 并提问:世界人口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5、播放视频“世界人口四千万俱乐 部”,并提问:世界人口发展平衡吗?
情感带入,关 注人口;
增强直观性;
关注15.1-1, 设计学生自学活动,并思考问题;
4、增加人口发展不平衡的观点,引导学生全面看问题。
活动2:中国人口与资源部门视角:A人口与人均耕地、B环境资源 “压力”
1、阅读课本P105的“中 国人口数量变化表”,绘制折线图
2、回答:相同处是:人口 增长过快;不同处是:近年来有减缓的趋势;
3、观察“国家人口发展规 划”,听讲并思考我国人口发展“压力”。
4、阅读P107活动15.2人 口过度增长带来的问题,绘制人口与人均耕地折线图,并听讲。
1、视角转向“国家卫健委”,指导学生 阅读课本P105的“中国人口数量变化表”,指导绘制折线图:我国人口变化情况;
2、提问:我国人口与世界人口的变化 规律有何异同?
3、出示“国家人口发展规划”,介绍人 口的总量、结构和分布等几个重要指标;
4、指导学生阅读P107活动15.2人口 过度增长带来的问题,并巡视检查绘制人口与人均耕地折线图,简要介绍粮食、饮用水、温室效应等方面的环境资源“压力”。
1、切换视角,关注活动15.1-2,并利用绘制折线图,知道我国人口变化情况;
2、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人口发展与未来规划的关系。
3、巩固“折线图”的绘制技能,并指导学生能将“人口”与“资源”联系在一起思考,为下一课时做好铺垫。
发展
1、综合分析并回答:人口 政策并没有根本性变化;
2、组织交流“高层对话”;
3、思考并书写个人的“行为示范”内容。
1、重新定位:二孩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人口政策是否发生了改变?
2、情景预设:请你代表自己所在的“部门”或“组织”,与另外两个“部门”进行“高层对话”:在解决人口发展与 资源压力问题上,我们如何形成合力?
3、引导个人角度思考:我们可以做哪些身体力行的事情?
1、回应“导入”预设的信息。
2、为学生的思考创造一个“开放式”的空间,为学 生的思维“留白”。
牛津上海版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牛津上海版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与评价,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影响,我国的人口政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下册人口发展的历程公开课教案: 这是一份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下册人口发展的历程公开课教案,共3页。
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教案: 这是一份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