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0* 唐雎不辱使命精品学案及答案
展开《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文本内容
2.学习对比,衬托,对话刻画人物的方法。
3.感受语言交锋的机智与艺术,培养国家尊严意识和不畏强暴的精神。
一.文本探究
自主学习:快速读课文,自主解决下列问题:
1.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哪个?
2.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3.唐雎出使秦国的使命是什么?
合作探究: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下列问题。
学习形式:先独立思考下面题目,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之后在班内展示。
1.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
3.秦王对唐雎说“秦灭韩亡魏”之事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4.“与臣而将四矣”中的臣指谁?他说这句话有何用意?表现了他什么精神?
5.第四段写秦王的神情态度变化对刻画唐雎形象有什么作用?
二、人物赏析
1.找出表现秦王嬴政在唐雎出使前后的不同态度的句子,唐雎的表现的句子,从中你看出秦王和唐雎各是什么样的人?
2.本文是如何刻画人物(唐雎、秦王)形象的?(在了解人物性格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所用的手法。)
三、拓展延伸
1.你知道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不辱使命的故事吗?请说出其名字及主要事迹。
2.从唐雎说话的技巧(言之有据,言之有节,言之有力)中,你有什么感悟与启发?
四.达标检测
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让我们一起进入达标检测阶段,看看学习的效果如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完成 9 ~ 11题。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虽然,受地于先王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且秦灭韩亡魏 马无故亡而入胡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闻寡人之耳者
D.徒以有先生也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3.唐雎为什么要说到专诸、聂政、要离三人行刺的故事?请简要分析。(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愉快。B.请广于君广:扩充
C.谓唐雎曰谓:对……说;告诉。D.长跪而谢之谢:感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徒以有先生也
C.天使之怒,伏尸百万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第一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揭穿秦王易地骗局,为后文设置悬念。
B.第二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易地的骗局,表现出其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C.第三段是故事的高潮,写唐雎以“士之怒”来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D.第四段是故事的结局,秦王“色挠”,唐雎取得了这场外交斗争的胜利。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②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唐雎不辱使命》以对话为主,成功的塑造了人物形象,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唐雎的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故不错意也错意:置意,错,通“措” B.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休祲:吉凶的征兆
C.天下缟素缟素:白色的丝织品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道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B.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徒以有先生也
D.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聂政之刺韩傀也
(3)请将文章画线句子“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翻译为现代汉语。
(4)唐雎的形象鲜明,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手法塑造了他怎样的形象?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完成下列各题。
(1)结合文章,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请广于君 ②故不错意也
③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④秦王色挠
(2)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秦王/怫然怒B.大王尝闻天子/之怒乎
C.与臣/而将四矣D.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3)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而君逆寡人者(选文)长跪而谢之日(选文)
B.今吾以十倍之地(选文)夫专诸之刺王僚也(选文)
C.否,非若是也(选文)若为佣耕(《陈涉世家》)
D.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选文)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5)请列举两位我国历史上“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6)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五)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唐雎不辱使命》
【乙】魏相翟强死。为甘茂谓楚王曰:“魏之几相者,公子劲也。劲也相魏,魏、秦之交必善。秦、魏之交完,则楚轻矣。故王不如与齐约,相甘茂于魏。齐王好高人以名。今为七行人请魏之相,齐必喜。魏氏不听,交恶于齐。齐、魏之交恶,必争事楚。魏氏听,甘茂与樗里疾,贸首之雠(chóu,通“仇”)也;而魏、秦之交必恶,又交重楚也。”(节选自《战国策》)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①故不错意也______ ②请广于君______
③魏、秦之交必善______ ④齐王好高人以名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齐王好高人以名 以君为长者
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学而时之
C.怀怒未发 野芳发而幽香
D.齐、魏之交恶 死亦我所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②魏之几相者,公子劲也。
(4)同为劝谏君王,唐雎和【乙】文中的谋士劝谏方式有何不同?
附答案:
一.文本探究
1.唐雎、秦王、安陵君 唐雎
2. 故事的主要矛盾是对安陵的拥有。故事的结局是秦始皇放弃了吞并安陵的打算,唐雎没有辜负出使之命。
3.出使秦国,使秦王打消“易地”的想法。
合作探究:
1.借机吞并安陵国
2.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3. 是为了威胁唐雎,强调秦国强大,以武力威胁唐雎认清形势,把安陵拱手相奉,以达到他扩张土地目的及野心。
4.唐雎 用他们干出的震惊天地的事件来表明自己跟他们这些有胆有识的勇士一样,为畏强暴,敢于献身,并为以后的行动作了铺垫。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
5.秦王的目中无人与之后的谦卑恭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烘托出他先倨后恭的丑态,而描写秦王的态度变化是为了衬托唐雎临危不乱,视国家利益为己任,愿为国捐躯的高尚品质,也表现了唐雎先恭后倨的态度。
二、人物赏析
1.秦王: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的封建统治者。
唐雎:从容镇定,不畏强暴,具有凛然正气的外交家的形象。
2.人物对话、夸张、排比
三、拓展延伸
1.蔺相如 完璧归赵
荆轲 荆轲刺秦王
晏子 晏子使楚
诸葛亮 舌战群儒
2.感悟和启发:①说话技巧在与人交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②勇敢与善辩也是好的品质与能力。
③在平时要多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一)1.B D 2.A
3.(1) 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2) 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二)
(1)D
(2)C
(3)A
(4)①大王给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
②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仅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
(5)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机智善辩、视死如归.
(三)(1)C(“缟素”应为“穿着孝服”之意)
(2)D(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介词,到/介词,从;B项,语气词,表陈述/语气词,表判断;C项,介词,用/连词,因为)
(3)译文: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可是安陵君违背我,这不是轻视我吗?
(说明:关键词“广”、“逆”,句意准确、通顺1分)
(4)侧面烘托(反衬),(1分)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1分)(说明:第二问答出一点就给1分)
(四)(1)①扩充 ②通“措”③交换 ④屈服
(2)B。
(3)D。
(4)①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②平民生气,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5)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保全了自己和齐国的尊严。
蔺相如不负赵王所托,以勇气和胆识智斗秦王,保住了和氏璧。
(6)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吞并安陵。
(五)
(1)①通“措”,安放,安置②扩充③友好④居人上
(2)B
(3)①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②在魏国,希望继任相国的人是公子劲.
(4)邹忌推己及人,用类比的方法规劝国君;翟璜先取悦国君,再从侧面对其进行暗示.(意思对即可)
语文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学案设计,共7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优秀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优秀学案,文件包含10《唐雎不辱使命》学生版doc、10《唐雎不辱使命》教师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三单元10* 唐雎不辱使命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10* 唐雎不辱使命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初读——基础知识,品读——理解内容,展读——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