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统编版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优质课教案及反思
展开一、教学理念与目标
本课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同时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本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依据课标要求、本课逻辑及学情分析,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首先,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通过历史解释,重申中华文化的内涵;其次,运用时空定位,了解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及中华文化的辐射和传播两方面的史实;第三,通过史料分析,引导学生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两个角度认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及中华文化的辐射和传播对世界的影响。同时,引领学生依据史料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等,归纳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方式和途径,进一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文本解读的能力;最后,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多元文明影响的结果,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涵养家国情怀。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专题的课程标准内容是“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本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是本专题中的第二课,学生在了解第一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可以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两个角度来认识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从人类文明发展角度看,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厚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与道德理念,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同时,在历史上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世界文化交流角度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曾吸纳了不少来源于异国他邦的文化,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同时,中华文化也源源不断地向外进行着辐射和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也展示出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于此同时,在至今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应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把中华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过渡、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传播到世界上,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
三、学情分析
对于选考学生而言,本专题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在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中已有相关知识储备,但知识点过于碎片化,并未形成系统化的体系框架。但通过本专题第一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这有助于本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的学习。但学生关于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华文化的辐射和传播,几乎没有涉及,有的也只是零星知识点,更谈不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时空体系。再加上本课所涉史事多,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怎样引导学生通过史料研读、合作交流、突破难点等方法,从人类文明发展角度和世界文化交流两个角度梳理知识点和体系,也成为本课教学要克服的困难。
四、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和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两个角度认识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归纳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途径及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渠道,进一步理解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六、教学设计思路
以梁启超关于中华文化的相关理解为线索贯穿本课始终,使学生能从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及中华文化的辐射和传播两个角度认识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七、教学过程
导入学习任务1:通过梁启超对文化的定义重申中华文化的内涵,并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
教师活动:介绍梁启超生平,展示梁启超的《什么是文化》,引导学生得出文化的定义。
学生活动:互动交流。
教师活动:对学生得出的文化的定义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结合梁启超对中华文化的解释,重申中华文化的内涵,并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曾吸纳了不少来源于异国他邦的文化,并且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
导入学习任务2:从佛教的传入这一角度,了解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
材料一:“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问题1:梁启超所说的“第一次”指的是哪一次接触?
问题2:快速浏览课本P8,梳理佛教传入和发展的过程并完成表格。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填写表格。
学生活动:文本解读,填写表格。
材料二:“佛家所说的叫做‘法’,倘若有人问我法是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就是心理学’。” ——梁启超《佛教心理学浅测》
材料三:“我自己的人生观,可以说是从佛经及儒书中领略得来。”
——梁启超《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
材料四:“我国近代之纯文学——若小说、若歌曲,皆与佛典之翻译文学有密切关系。”——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
问题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概括佛教的传入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教师活动:引导分析、文本解读。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文本解读。
【设计意图】材料一及表格的梳理是为了引导学生明确时空观念,梳理中华文化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吸纳了外来佛教,使之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激发学生探索欲望。通过材料二、三、四深化学生对佛教传入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重点是培养学生文本解读和史料实证的能力。
导入学习任务3:从西学的传入这一角度,了解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
回顾材料一:“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问题4:梁启超所说的“第二次”指的是又是哪一次接触?
问题5:快速浏览课本P9-10,梳理西学传入和发展的过程并完成表格。
问题6:根据表格及教材内容,归纳西学传播的渠道有哪些?其主力军有哪些人?
问题7:结合表格,谈谈国人对于西学传入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材料五:大抵一社会之进化,必与他社会相接触,吸收其文明而与已之固有文明相调和,于是新文明乃出焉。 ——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
问题8:结合教材归纳西学传入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学生活动:互动交流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认识进行互动评价。
【设计意图】回顾材料一及表格的梳理是为了引导学生明确时空观念,了解西方文化的迅速传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冲击,激发学生探索欲望。通过归纳西学传播渠道及对待西学传入态度的变化,培养学生文本解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让学生感受西学传入对中华文化产生的巨大冲击。通过材料五的解读,引发学生对文明融合的思考。
导入学习任务4: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和辐射这一角度,理解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材料六:“一个人不是把自己的国家弄到富强便了,却是要叫自己国家有功于人类全体。不然,那国家便算白设了。明白这道理,自然知道我们的国家,有个绝大责任横在前途。什么责任呢?是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文本解读,引发学生对梁启超内在的思想动机的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辐射和传播要突破单纯为了民族国家而“寻富求强”的目标,而上升到了一种面向世界的、承担着人类共同未来的交互文化使命。
问题9:结合课本P10-12页,中华文化是如何践行这一面向世界的文化使命的?
问题10: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辐射和传播的途径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同学不妨来找找看,都有哪些阶段性特征?
学生活动:小组探讨,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对学生的认识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时空定位自制表格,梳理中华文化的辐射和传播的历程,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文本解读及历史解释的能力。并通过从教材中挖掘有效的信息,得出中华文化的辐射和传播的途径,引发学生对此的思考,得出阶段性特征,从而强化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
材料七:“我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小结:在当今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应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把中华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传播到世界上的每个角落,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
【设计意图】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多元文明影响的结果,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涵养家国情怀。
八、学习资源与学业评价
(一)学习资源
[1]冯天瑜、杨华、任放编著.中国文化史(彩色增订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2]李刚、崔峰著.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M].陕西: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12.
[3]梁启超著.《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6.
[4]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2.
[5]天祥.《梁启超人生哲学思想初探》[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3):
8-15.
[6]梁启超著.《翻译文学与佛典》[M].北京:北京诚品读库,2017.1.
[7]梁启超著.《欧游心影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8.
[8]李军.《向传统文化回归的梁启超》[J].理论与现代化,2008,(3):105-110.
(二)学业评价
这一教学实例中,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多种类型的史料,贯彻落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
水平1:能够辨别教学中对文化的历史解释,并能与自己的课前认识相比较,得出中华文化的内涵。
水平2:能够通过时空定位,了解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及中华文化的辐射和传播两方面的史实。并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史料,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两个角度认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及中华文化的辐射和传播对世界的影响。
水平3:能够依据史料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归纳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方式和途径,进一步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从而起到培养史料实证和文本解读的能力。
水平4:能够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多元文明影响的结果,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涵养家国情怀。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本课课标要求是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两个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在本设计中,以梁启超的言论为线索,并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史料,串起本课内容。同时,多次使用时空定位和表格梳理,归纳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及中华文化的辐射和传播的史实,进一步培养学生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两个角度认识中外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但在试教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个问题,即本课有两个学习聚焦,一是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二是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两个子目的时空跨度都很大,知识点容量大,而且要求一个课时完成,这也就决定了在上课的过程中,很多内容只能停留在表面的现象,普遍缺乏深入的分析,泛泛而谈,重难点不明确,难以兼顾知识点和核心素养的落实。希望在下次教学中再有所改进。如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或进行课时的调整,梳理出更清晰的线索和体系。
融合
时期
发展概况
佛教的传入
两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隋唐时期
宋明时期
融合
时期
发展概况
西学的传入
明末时期
17世纪 清朝
19世纪中叶
20世纪早期
辐射与传播
时间
地域
概况
公元前3-7世纪
朝鲜、日本、东南亚
8—13世纪
中亚、西亚、欧洲
14—15世纪
琉球、东南亚
16—18世纪
欧洲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齐读课标,合作探究,播放视频,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案及反思,共1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概念明晰,第一子目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重难点,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