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一等奖教学设计
展开
教学基本信息 | |
课名 |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教学设计 |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
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新高考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历史理解等历史学科素养出发设计此课。 |
教学背景分析 |
教学内容: 本课为部编版高中历史选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本课为第三单元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的开头一课,讲授古代人类迁徙的情况,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近代和当代人类迁徙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本课又具有较多新鲜概念需要学生理解,所以在讲授本课的时候需要对相关概念加以解释,需要教师自己寻找大量的史料。 学生情况: 高二选修历史的同学,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教材抱有较大的试学热情。但是对新教材的一些新概念可能缺乏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法、归纳法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教材等工具进行教学。 |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
通过使用地图了解历史上印欧人和日耳曼人迁徙的路径,提升时空观念。通过文字和地图材料知道古代游牧民族在迁徙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机遇,理解游牧民族在迁徙中所做出的应对。懂得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是不同民族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的结果。 教学重点:民族迁徙的路径、民族融合的产物 教学难点: 民族迁徙对文化区域形成的双重影响 |
教学 阶段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置意图 | 时间安排 |
导入 | 【图片】展示烙饼、马扎和爵士乐。 民族交融和人种迁徙带给我们许多新的发明或文化。通过展示这些文化来导入本课。 | 回答这些物品或文化等来源 | 引起兴趣 | 3分钟 |
新课 | 一、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 (一)印欧人的迁徙 教师介绍印欧人生活的地理位置和印欧人的语言、生活特点。 【教材】教师提问: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印欧人有几条迁徙路线? 最终目的地分别到达了何处? 他们在征服目的地或与当地人融合后成为了什么人? 【总结】印欧人的迁徙共有五条路线:向西欧迁徙,到达英国,称为凯尔特人,向希腊半岛迁徙成为希腊人,向小亚细亚迁徙成为赫梯人,向伊朗高原迁徙成为波斯人,向南亚迁徙成为雅利安人。 【地形图】教师设问:通过观察亚欧大陆的地形,再结合印欧人迁徙的轨迹,你认为印欧人在迁徙过程中会遇见哪些障碍? 【总结】印欧人的迁徙会遇见巨大的地理障碍,印欧人是如何翻越迁徙路径上的高山和高原的呢?这样依赖印欧人两项了不起的发明。 | 了解印欧人的概念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观察地图,回答问题 |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 8 |
| (二)印欧人的技术 【图片】通过图片介绍印欧人的两项发明——马车和铁器 (三)迁徙的影响 1.技术的革新 【图片】观察马拉战车和骑兵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总结】单个单位,马拉战车所需人力多,而骑兵所需人力少。马拉战车体积大,骑兵体积小,更灵活 【讲述】教师讲述马拉战车的改进和骑兵的出现,对古代各国产生的影响 2.区域文化的形成 【材料】阅读赫梯人的庄园生活材料,了解赫梯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总结】赫梯人的生活即包括大量的畜牧业也包括大量的种植业,显示了一种农耕文明和游牧民族交融的状态。 【地图】结合地图,教师讲授古代新区域文明的形成,以及新区域文化形成的两重性,一方面他们是许多古代文明就此消失,另一方面他们又创造了新的辉煌灿烂的文化 |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
提升提取信息的能力
| 8 |
|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一)亚欧游牧民族的迁徙 1.贵霜帝国的建立 【地图】介绍贵霜帝国建立的背景 【图片一】教师设问:通过贵霜帝国的货币图片,你们觉得贵霜帝国的统治者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统治国家? 【图片二】教师设问:古罗马雕塑和贵霜帝国佛像以及云冈石窟有哪些类似之处?说明贵霜帝国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肩负着什么样的作用? |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
| 8 |
| 2.南匈奴的内迁 【五胡十六国图】结合图片简单介绍 |
|
| 2 |
| (二)日耳曼人的迁徙 1.日耳曼人的早期迁徙 【地图】结合地图介绍日耳曼人的起源及早期迁徙情况 【材料、教材】结合材料与教材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阅读材料,材料中“垂死的文明” 是指谁?“垂死”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如何理解日耳曼人的“野蛮”?为什么只有野蛮才能使垂死的文明年轻起来? 【总结】垂死的罗马文明引起内部政治的腐朽而即将走向灭亡,好斗勇猛的日耳曼人加速了罗马帝国的瓦解,也给罗马帝国带来了新的学业。那就是采邑制度。 【地图】介绍日耳曼人建立起的国家 【材料】采邑制度与日耳曼人原始氏族部落的关系。 (三)影响 【总结】教师总结日耳曼人迁徙的影响 |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 8 |
小结 | 古代游牧民族的迁徙与农耕文明的交融诞生了许多新的制度、新的文化、新的发明、促进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
|
|
|
板书设计 | ||||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 一、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 ||||
教学反思 | ||||
本教学设计的特点是以地图为横向引导,以时间轴为纵向引导,突出古代人类迁徙的时空状态,发展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从学生反馈来看,本课的设计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普遍可以了解古代人类迁徙的路径、原因和对世界文明发展造成的影响。半数学生对古代人类文明的迁徙一课表示非常有兴趣,这是以前没有接触到内容。本课在设计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对教材的整合程度较低,对教材内容追求面面俱到,导致内容过多,对重点难点渗透得不足等。在新教材使用的过程中将针对新课标进行深入的学习,对教材进行全面的把握,不断改进设计。 |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学设计,共5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