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版第6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案 16 次下载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版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 教案 16 次下载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版第9单元总复习 教案 13 次下载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word版(全册) 教案 21 次下载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PDF版(全册) 教案 18 次下载
数学五年级下册8 数学广角-----找次品优质教案
展开第1课时 找次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1页例1、第112页例2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
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天平、3瓶钙片(其中一瓶少3片)。
【教学过程】
一、弄清问题题意,激发探究愿望
(演示课件并提出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某公司招聘员工的一道题目开始。假定你就是应聘者,想不想接受一下智慧的挑战?问题是:
假定你有81个玻璃球,其中有1个球比其他球稍轻,如果只能利用没有砝码的天平来断定哪一个球轻,请问你最少要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到较轻的那个球?
1.初步尝试:给每位同学1分钟独立思考的时间。
2.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可能的次数是:1次、4次、6次、40次……
教师:请只用1次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1:在天平的两边各放40个玻璃球,如果天平右边下沉,就说明最轻的球在左边;但如果天平平衡的话,就说明多出来的那一个就是最轻的。(学生边说,教师边把他的思路记录下来)
学生2(质疑):我不同意他的想法。他说如果一边往下沉的话,就说明轻的球就在另一边。可这道题问的是称几次能保证找到那个轻的球,如果按他说的称1次只能说明那个轻球在那一堆球里,并不能确定是哪一个。
教师(小结):看来,1次虽少,但只是有可能,不能保证找到较轻的那个球。所以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不光要最少,还要以“保证能找到”为前提。
3.揭示课题。
教师:如果以“保证能找到”为前提,在同学们这么多答案中,哪一个次数是最少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数学中叫“找次品”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
二、简化问题,经历问题解决基本过程
教师:对于从81个小球中找到次品的问题,比较复杂,那么怎样开始我们的研究呢?
学生:可以从最少的试一试。
(学生如果没有想法,可以提示:能不能从小一些的数目着手研究,因为数目小比较好操作,便于发现一些方法。)
1.2个。
教师:如果从最简单的入手研究,2个小球至少称几次?
学生:1次,把两个小球分别放在天平两边上,哪边轻就是哪个。2.3个。
教师:如果是3个呢?
学生猜测:2次?1次?(学生意见不统一。过一会儿有些学生又非常坚定地说“1次”。)
教师:老师这里有3瓶钙片,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你觉得应该怎样称?
学生:先把其中的2瓶放在天平的两侧,如果左边下沉,就说明右边的是次品;如果右边下沉,就说明左边的是次品;如果天平平衡,则没称的是次品。(学生边说,教师边配合进行称量演示。)
教师带领学生进一步感受推理过程:虽然有3瓶,而天平只有两个托盘,但是只需要把其中的2瓶放入天平的两侧,可能平衡,也可能不平衡,如果平衡……如果不平衡……不论是否平衡,利用推理,只要称1次肯定能将那个次品找出来。
教师板书:
教师小结:看来2个和3个虽然数量不同,但是都只称1次就可以将次品找到。
三、再次探究“关键数目”,初步感知、归纳规律
1.探究8个小球的情况。
(1)小组讨论,归纳分组规律。
教师:如果小球数是8个,需要称几次呢?
学生猜测:4次?3次?
教师:似乎不太容易很快得出结论,那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一下。
合作建议:可以借用棋子帮助思考,也可以像老师这样在纸上画一画。不论用什么样的方式,都要将思考过程简要记录下来。
学生分小组研究。
(2)汇报交流。
教师:8个小球时你们各称了几次?
学生1(小组1):先将8个球放在天平的两侧,每边各4个,如果左边轻的话,将这4个再分成2组,每边2个,再找出较轻的那一组,将其再放到天平的两侧,每边放1个,至少需要称3次。
学生2(小组2):我们用了2次。天平两边先各放3个,剩下2个。最好的情况,天平平衡了,将剩下的两个再称,这样用2次;如果不平衡,就将轻的那一边的3个再称,挑出其中的2个放到天平上,另一个放一边,如果平衡,天平外的就是次品,如果不平衡,轻的小球就是次品。所以只需2次。(两个同学到黑板前,一生写,一生解释,合作默契。)
教师:有的小组称了2次,是把8分成了几组?每组分别是几个?有的小组称了3次,是把8分成了几组?每组分别是几个?
(板书:8:(3,3,2)2次;(4,4)3次。)教师: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如果有,请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经过大家的讨论,看来最少的次数是2次。如果有9个小球呢?
2.探究9个小球的情况。
教师:9个比8个多了1个,怎样称用的次数是最少呢?小组讨论一下吧!
小组3汇报如下:小组4汇报如下:
[教师板书:9:(4,4,1)3次;(3,3,3)2次。]
3.对比总结。
教师:大家回过头来比较一下,我们将8个小球分成(3,3,2)三组称2次,可是把8个分成(4,4)两组却称了3次,多称了1次。多称的1次多在哪儿呢?
学生1:小球数是2个和3个只用1次,把8个分成(3,3,2)每组是3个或2个,3个或2个都只需要称1次就能找出次品。
教师:你们明白他的意思吗?你们看,称(3,3)或(4,4),都只称一次就能确定次品在哪边。可接下来,第一种是要在3个里找,只需1次;第二种要在4个里找,要用2次,所以会多1次。
教师:那9分成(4,4,1)也比分成(3,3,3)多用1次,多的1次在哪儿呢?(生答略)
教师:大家最后称的次数不同,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2:分组的组数不同,每组的数量也不同。
教师:那到底怎么分,才能既保证找到次品,又能使称的次数尽可能少呢?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3:我觉得应该分3组。因为天平有2个托盘,在天平两边各放1份,剩下的就是第3份。如果天平平衡,那么次品肯定在旁边的一份里;如果天平不平衡,那么次品肯定在轻的那份中。
学生4:我还认为他分的这3组,每一组的数目还要少,否则就会影响整体的次数。
学生5:也就是尽可能让每组的数目比较接近,这样每次称完,次品就被确定在更小的范围内了,称的次数也就少了。
教师小结:你们太了不起了!通过我们刚才的实验、讨论、交流,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发现了其中分组的秘密和规律。
(教师板书:分3组,每组数量尽量接近。)
四、运用策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进一步发现“规律”
1.研究10个小球。
教师:那么我们就应用分组的规律,再来一次实验。如果小球个数是10个,那么该分几组?怎么分?称几次?
学生1:应该分三组,分成两个3个和一个4,称3次。
[教师板书:10:(3,3,4)3次]
教师:如果是27个呢?
学生2:先分成三组,每组有9个。然后再按照前面9个小球的方法找就可以了!
教师: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他还是先分成3组,然后用转化的思想把问题变成我们前面解决的9个小球的找次品问题了。2.分组研究更大数目。
教师:看来大家都掌握了分组规律,最开始的招聘问题81个小球大家能解决吗?接下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哪个小组有了结果,哪个小组就把结果直接写到黑板上。你能发现它和前面我们解决的27个、9个、3个有什么关系吗?
(小组研究之后,汇报结果)
学生1:我们组发现3、9、27它们之间依次有3倍关系。3×3=9,9×3=27,下一个是81……
学生2:被测小球数目是几个3相乘就是称几次。比如,4个3相乘是81,81个小球只需称4次。
教师:你们很了不起,既解决了公司“招聘”问题,81个小球时,保证找到次品至少需要称4次,又发现了“被测物品数目与称的最少次数之间”神秘的规律。
教师:随着招聘问题的解决,今天的课也即将结束。回顾我们整节课的经历,从最初的招聘问题,回归到解决2、3的问题,再到研究8、9发现分组规律,直至研究了更大的像27、81这样的数,发现了被测物品数目与称的最少次数之间的一些关系。在这一路的探究过程中,我们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发现,是不是有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我想大家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一定收获了更多的智慧。最后有两句话与大家共勉(多媒体呈现)。
探究问题:学会化繁为简(转化)。
解决问题:要有优化意识(统筹)。
【教学反思】
教科书虽然给我们提供了基本的教学思路:先研究在3个零件中找次品,再研究8个和9个中找次品的方法,然后延伸到10个、11个零件,但是教学过程如何展开?从几个零件开始研究?研究不同个数的零件时,各自的教学意图是什么?要不要总结发现蕴含的规律?怎么总结?是否要求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零件个数更多的问题?这么多内容如何在40分钟内得到落实?是否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可以说,本课的教学有很大的难度和挑战性。本节课内容完整,环节设置流畅,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1)精心选取数据,明确选择每一数据的意图,使学生初步感知保证最快找到次品的原理,还要初步感知“物品总数与最少次数之间的关系(规律);”(2)用符号记录问题解决的过程,将思维过程外显化,便于学生、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以这种符号语言为依托,为研究更为复杂的找次品问题提供了有效的交流保证;(3)体验“从简单问题入手”是问题解决的重要策略,让学生先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充分体验到直接解决这个问题几乎不可能,直观感受到这个问题太复杂,如此学生才有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需求。
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第3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8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8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案,共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