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87074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87074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87074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870743/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870743/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870743/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870743/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870743/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8707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8707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87074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春中考总复习科粤版化学知识点总结PPT课件+测试
2021春中考总复习科粤版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课件+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2021春中考总复习科粤版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课件+测试,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废液废气,沉淀法,过滤法,肥皂水,参加反应,质量总和,化学式,反应方程式,反应物,生成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考点一:我们的水资源1.人类离不开水(1)水的重要性①地球表面的70.8%被水覆盖。②水约占人体重的65%,成人每天需补充2.5 kg水。(2)水的用途①工业:用水洗涤、溶解、加热或冷却物质。②农业:灌溉农田。③生活:洗澡、洗菜等。
2.珍惜水资源(1)我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1012 m3,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2)珍惜宝贵的水资源,节约用水。①以淋浴代替盆浴,淋浴的用水量只是盆浴的五分之一。②用水桶盛水洗车,不要用水管冲洗。③注意水的二次使用。④修理坏了的水龙头,每天可节省大量的水。3.水污染及其防治(1)造成水污染的途径:工业生产中的“三废”( )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上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或向地下渗透等。(2)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措施:工业上的“三废”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节约用水,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农业上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等。
4.水的净化和纯化(常考点)(1)基本的净水方法: (加入明矾,使悬浮物沉淀)和 。 (2)水的纯化法: 。 (3)自来水厂,水的净化过程:絮凝(加入明矾)、过滤、曝气、杀菌。5.硬水及其软化(常考点)(1)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 ,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软水。 (2)区别方法:利用 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
【拓展思考1】(1)经过滤后的水是纯水吗?答案:不是。过滤只是除去了水中不溶性的固体杂质,其中许多可溶性的杂质仍不能被除去。(2)在自来水厂,水的净化过程中,哪一部分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答案:在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曝气与杀菌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其余均为物理变化。
考点二:水的组成1.水的物理性质
2.电解水(详见常考实验突破三)(常考点)
【拓展思考2】(1)在水电解器中加入少量烧碱或硫酸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水的导电性很弱,加入少量的烧碱或硫酸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2)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吗?答案:不是。水通电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但水并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若是,那样水就成了一种气态混合物,而不是一种液态纯净物了。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考点三:质量守恒定律(常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里, 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只是反应物的 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3.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详见常考实验突破四)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推断反应物、生成物的组成元素;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2)进行各物质间质量的计算。(3)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拓展思考3】(1)10 g水加热后变成了10 g水蒸气,这一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答案: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只应用于解释化学变化。10 g水加热变成10 g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范畴。(2)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吗?答案:不一定。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不变。
考点四:化学方程式(常考点)1.定义用 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又叫 。其中,参加反应的物质,叫做 ;化学反应后产生的物质,叫做 。
3.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 ,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② ,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同。 (2)书写步骤
以科学实验的事实为根据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不能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2)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只能是整数,且是最简整数比。(3)条件写在等号的上方。若有多个条件,如有加热(△)、催化剂,一般情况下,催化剂写在等号上方,“△”写在等号下方。(4)若反应物中有气体,即使生成物有气体也不用“↑”注明。只有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有不溶于水的固体才用“↓”注明。
考点五: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常考点)1.计算步骤和方法(1)设:设未知量。(2)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找:找出相关量,即列出跟计算相关的量。(4)列:列出比例式。(5)求:求出未知量。(6)答:回答问题。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类型(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一、硬水与软水、蒸馏水与自然水
【例1】(2019广州)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B.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D.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
解析:水质浑浊可以用明矾来沉降悬浮杂质,A正确;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不能降低水的硬度,B不正确;活性炭可以除去色素和异味,C正确;蒸馏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可以进一步净水,D正确。答案:B
二、化学反应前后的变与不变可总结为六个不变,两个肯定变,两个可能变。
【例2】 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
解析:(1)由图可知图②表示的是水通电分解,其产物是H2和O2。(2)图①是水蒸气遇冷凝聚成水,过程中只有物质状态的变化,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变,属于没有新物质生成的物理变化;图②是在通电条件下水的分解,产生了氢气和氧气,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属于生成了新物质的化学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②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解析:(3)图②、图③都是化学变化,因此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原子,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4)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等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答案:(3)原子 数目 (4)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 ,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 。 (4)由图③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
解析: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完成的,故A不正确;活性炭可以吸附黄泥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不能吸附泥沙,故B不正确;硝酸钾是易溶于水的,通过过滤操作不可以把硝酸钾从它的水溶液中分离出来,故C不正确;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中,通过蒸馏操作得到的水是纯水,是纯净物,故D正确。
一、选择题1.(2019滨州)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完成的B.活性炭可以吸附黄泥水中的泥沙C.通过过滤操作可以把硝酸钾从它的水溶液中分离出来D.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中,通过蒸馏操作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2.野外生存训练课上,某同学设计了几种获得饮用水的方法,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B.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C.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D.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煮沸后使用
解析: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可以得到较纯净的软水,故A正确;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可以得到较纯净的软水,故B正确;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可以得到较纯净的软水,故C正确;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不能除去海水中的可溶性盐,煮沸后不能使用,故D错误。
3.(2019邵阳)某纯净物X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5O2 4CO2+2H2O,则X的化学式是( )A.C2H4D.CH4
解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以确定每个X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构成的,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2H2,故选C。
4.(2019德州)如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B.产生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1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
解析:电解水时,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气体较少,所以是氧气,故A错误;电解水时,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气体较少,是氧气,负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气体较多,是氢气,产生两种气体体积比为 1∶2,故B错误;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C错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故D正确。
5.(2019德阳)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C.生成物一定是氧化物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解析: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故B正确;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是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分子,若一种原子是氧原子,就是氧化物,否则就不是氧化物,故C错误;该反应中两种单质参加了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D正确。
解析:结合两个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两个反应都有气体生成,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根据化学方程式无法判断是否都放出热量,所以C错误。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守恒,故A错误;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规律,因此它是一切化学反应必然遵循的一个定律,故B、C选项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2 g碳与 3.2 g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 g二氧化碳,D正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生成2 L水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C.只有固体、液体间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加反应,就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1.2 g碳与3.2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 g二氧化碳
解析:C选项漏掉了反应条件。
9.(2019随州)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待测物质的值为15C.物质Y一定是单质D.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5
解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Y质量增加了30 g,Y是生成物;W质量减少了25 g,W是反应物;Z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还少5克,X是反应物,待测值为15。根据上述分析可知,Z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A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待测物质的值为15,故B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是反应物,W是反应物,Y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物质Y一定不是单质, 故C错误;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反应中Y、W的质量比= 30 g∶25 g=6∶5,故D正确。
10.在反应A+3B 2C+3D中,已知2.3 g A跟4.8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 g 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3B.46C.92D.96
二、填空与简答题11.河水含泥沙、细菌等杂质,需要净化处理成自来水,某市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1)为了使沉淀池的悬浮物沉降,通常可加入 。 (2)沙滤池可将 过滤除去。
解析:(1)明矾能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小颗粒,是常用的絮凝剂。(2)沙滤池有过滤作用,能除去难溶性杂质。
解析:(3)活性炭常用于吸附池中,原因是它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4)自来水厂杀菌通常加入氯气、臭氧或二氧化氯。(5)要鉴别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自来水样品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搅拌,如果观察到产生大量泡沫,则样品为软水。
(3)活性炭常用于吸附池中,原因是它具有 的结构。 (4)常用于杀菌池消毒的物质有多种,请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 。 (5)要鉴别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自来水样品中加入适量的 ,搅拌,如果观察到 ,则样品为软水。
12.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O2,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解析: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0 g-40.8 g=19.2 g。答案:(1)19.2
(1)制取O2的质量是 g。
(2)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①结合世界主要地区以及我国水资源状况,从开发水源、控制用水、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节水措施。②结合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实际,分析水的污染物,提出防治水污染的措施。③结合生活实际和家庭小实验,考查水净化的常用方法。④结合概念考查软水和硬水的判断、检验及硬水软化的方法。⑤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及简答题的形式呈现。
【例1】(2019烟台)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B.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C.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大小不变D.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点拨:水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故A正确;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固、液、气三态变化实现的,故B正确;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大小不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故C正确;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水,常含有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故D错误。答案:D
水的净化方法、作用及净化程度比较
【真题集训】1.(2019南京)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生活中节约用水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解析: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A错误;生活中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B正确;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C错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D错误。
2.(2019聊城)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1)某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该水属于 (填“软水”或“硬水”)。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在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解析:(1)某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该水属于硬水。(2)在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3)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重水(化学式为D2O)中重氢原子(D)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则重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冲洗厕所C.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的能量没有发生变化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4)水是纯净物,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冲洗厕所,节约用水;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的能量发生变化;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①以微观反应示意图的形式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化学方程式中某一生成物或反应物的化学式及化学计量数。③与表格结合判断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
【例2】(2019潍坊)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反应前后氧元素质量减小D.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读(1)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不能解释物理变化。(2)质量守恒是物质的“质量”守恒,而非“体积”守恒。(3)质量守恒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反应的物质质量,不是所有反应物质量的任意简单相加,也不包括杂质。
【真题集训】 3.(2019宁波)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是最简单的有机物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D.一个甲分子由两个氢分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
4.(2019山西)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C.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氢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和甲烷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A错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但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B、C正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种类和数目不变,D正确。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与书写
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②提供化学方程式,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及表示的意义。③提供生产、生活、科技等客观事实和信息,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④根据图像信息写出符合反应规律的化学方程式。⑤常在选择题、填空题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中结合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常见错误(1)不尊重客观事实,随意臆造化学式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2)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不配平,配平不完整或化学计量数不是最简整数比。(3)没有按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造成化学式书写错误。(4)写错或漏写必要的反应条件,错标或漏标“↑”和“↓”。
解析: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A错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铁的后面,铜不如铁活泼,所以铜不能与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应,故B错误;C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D中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故D错误。
6.(2019天津)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2)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 (3)镁与稀硫酸反应 。
解析:首先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化学方程式。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
①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②直接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其他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③有关坐标图像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例4】(2019聊城)实验室用68 g过氧化氢溶液和2 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请回答:
点拨:(1)由催化剂的定义可知,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70 g-68.4 g=1.6 g。答案:(1)质量和化学性质 (2)1.6
(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 都没有发生变化。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点拨:(3)根据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由氧气的质量可以计算过氧化氢的质量,从而可以计算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
【真题集训】 7.(2019海南)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现加热24.5 g氯酸钾,最多可制得氧气 克。
8.(2019贵阳)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工业上可用甲烷(CH4)裂解制取高质量炭黑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C+2H2,现将32 t 甲烷裂解,可制得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常考实验突破三 电解水
①通过电解水实验考查实验现象和结论。②对电解水实验的实验误差进行分析。③结合实验装置或实验数据分析等,考查水的组成。
一、误差分析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应为2∶1,但实验中氢气的体积往往大于氧气体积的两倍,原因主要有:①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在水中,氧气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强;②在电解过程中会有副反应发生,消耗了氧气,使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低。二、常见的电解水的其他实验装置
无论哪种电解水的装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是一样的,都可以用“正氧一、负氢二”进行记忆。
【例题】如图所示,图1是电解水的某实验装置,图2是某市化学老师针对图1的实验装置自创的新装置。
图2的创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250 g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液,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用注射器将电解液注满移液管并倒立在装置的两极,连接好导线,开启直流电源至16 V,约4分钟,产生一定量的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请你结合上述图示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检验此气体的方法是 。
解析:(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检验氧气应用带火星的木条。答案:(1)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移到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的尖嘴口上方,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你认为图2的创新实验装置相对图1来说,所具备的优点组合是 (填字母编号)。 ①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②使用注射针头作电极,两极距离近,反应快③非常方便检验两极气体④所用实验器材大多是用家里常见的物品改制而成A.仅①②③B.仅①③④C.仅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2)结合两个装置图比较可知,图2装置可以方便地直接检验气体,并且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使用注射针头作电极,两极距离近,反应快,所用实验器材大多是用家里常见的物品改制而成,所以题目中的4个优点都具备。答案:(2)D
【习题精练】(2019巴中)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图示a、b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解析:(1)从宏观上观察:图示a、b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电源的负极、正极产生的氢气和氧气,气体体积比约为2∶1。(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A正确;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错误;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C正确。
常考实验突破四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①提供实验方案验证质量守恒定律。②结合实验装置对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③对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方案进行选择或作出评价。
一、装置的分析与选择1.分析下列装置能否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根据所给信息可判断四种装置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从而达到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目的。由于C中稀盐酸与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反应有CO2生成并逸出,导致反应后容器中的总质量小于反应前容器中的总质量。所以C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2.如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与锥形瓶中的碳酸钠反应,会出现什么现象?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使气球膨胀,由于膨胀的气球在空气中会受到浮力,因此天平会失去平衡。
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注意事项很多化学反应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因此“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要特别注意反应中是否有气体逸散,是否有外界物质进入。若选择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内进行。
【例题】 在实验中经常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理性思考这些现象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下面是某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提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与二氧化碳)
解析:(1)实验A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气球膨胀,膨胀的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变大,因此天平指针会偏向右侧。答案:(1)偏右 气球膨胀后受到空气的浮力增大
(1)该同学在用A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将气球中的碳酸钠抖落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并没有停在中间,而是 (填“偏右”或“偏左”), 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的原因是 。
解析:(2)天平仍然保持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虽然生成的“白烟”逸出,但同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空气会进入吸滤瓶,跑出的“白烟”质量恰好等于进入吸滤瓶中的空气质量。如果在吸滤瓶支管上接一个气球,由于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热,使气球受热膨胀后逐渐变大,冷却后气球又会变小。答案:(2)逸出的白烟质量恰好等于进入吸滤瓶中的空气质量 先变大后变小
(2)该同学改用B装置重新进行实验,当吸滤瓶中的白磷燃烧并冒出大量白烟时,“砰”的一声,橡皮塞冲出,瓶中的白烟也随之冒出。重新塞上橡皮塞,此时却发现天平仍然平衡,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的原因是 。为了避免在实验过程中橡皮塞被冲出,该同学想到打开吸滤瓶支管上的夹子,并接上一个气球,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 。
解析:(3)出现“不配合”现象时,“否定相应的理论”“放弃实验,直接认同相应的理论”都是错误的。实验结论的形成是多次实验的结果,实验条件、反应物的状态、密度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同时我们也应以怀疑和创新的思维和意识对待科学,才能使科学向前发展。查阅资料,了解理论适用条件,反复多次实验是可取方法。答案:(3)C
(3)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之间出现“不配合”时,可取的做法是 。 A.否定相应的理论B.放弃实验,直接认同相应的理论C.查阅资料,了解理论的适用条件
【习题精练】1.(2019滨州)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解析:A.镁燃烧生成氧化镁,由于不是在密封容器中进行,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能够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生成的氢气逸出装置,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小金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量筒准确测量出表中m1、m2、m3、m4和V。(实验中操作正确,O2的密度为ρ g/cm3)
(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2)根椐质量守恒定律,m1、m2、m3、m4、V和ρ之间应存在的等量关系为 。
解析:(1)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2)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则m1+m2+m3-m4=Vρ。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m1+m2+m3-m4=Vρ
解析:(3)部分Cl2散失,未参加后续反应,锰元素以K2MnO4或KMnO4形式存在,所以导致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小于加热前二氧化锰的质量。
加后续反应,导致锰元素以K2MnO4或KMnO4形式存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科粤版中考化学复习第四章生命之源——水第9课时水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ABD,ACD,肥皂水,不停运动,活性炭,53%,分解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春中考总复习科粤版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课件+测试,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有机溶剂,副反应,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石英砂,玻璃钢,考点三化学能的利用,化石燃料,太阳能,佝偻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春中考总复习科粤版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 溶 液 课件+测试,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能溶解其他物质,析出固体,饱和状态,变化不大,体积的溶剂,玻璃棒,考点四结晶现象,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变化很明显,测控导航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