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下册) 期中检测卷(第六章~第七章)
展开期中检测卷(第六章~第七章)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混合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面粉和水 B.汽油和水 C.蔗糖和水 D.食用油和洗涤剂
2.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
A.钢铁外壳 B.玻璃车窗 C.橡胶轮胎 D.羊毛坐垫
3.下列措施不能有效防止金属锈蚀的是 ( )
A.在金属表面喷漆 B.制成耐腐蚀的合金 C.涂油 D.打磨掉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4.《吕氏春秋》记载“金(即铜单质)柔锡(即锡单质)柔,合两柔则刚(即坚硬)”。这句话说明合金具有的特性是 ( )
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组分低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分大
C.合金的抗腐蚀性一般比其组分强 D.合金的耐磨性一般比其组分好
5.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B.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纯净的铁
C.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作炊具
D.银的导电性最好,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
6.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医用酒精中酒精是溶剂
C.许多固体物质在溶液中才能发生反应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7.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B.洗洁精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醋酸能洗去暖水瓶内壁的水垢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试管壁上留下的红色物质,可用稀硫酸浸泡除去
8.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实验中有关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出现淡蓝色火焰
B.将铁钉加入到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固体粉末由红棕色变成黑色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9.在蒸馏水中加入NaOH颗粒,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
B.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
C.b点时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c点时溶液中的溶剂质量等于d点时溶液中的溶剂质量
10.取一定量的Al、Fe放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滤渣中一定有Fe B.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
C.滤渣中一定有Al D.滤液中一定没有Fe(NO3)2
11.根据表中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温度/℃ | 20 | 40 | 50 | 60 | |
溶解 度/g | NaCl | 36.0 | 36.6 | 37.0 | 37.3 |
NH4Cl | 37.2 | 45.8 | 50.4 | 55.2 | |
KNO3 | 31.6 | 63.9 | 85.5 | 110 |
A.20 ℃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氯化铵
B.温度变化对硝酸钾的溶解度影响最大
C.氯化铵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在某一温度时相同,该溶解度的数值在37.2~45.8之间
D.50 ℃时,用三种物质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KNO3>NH4Cl>NaCl
12.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 将气体缓缓通过炽热的铜网 |
B | 区分硝酸铵与氢氧化钠 | 分别取样,加入适量水 |
C | 除去铝粉中的铜粉 | 加适量稀硫酸,过滤 |
D | 提纯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 |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
1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将t2 ℃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有晶体析出
C.在t2 ℃时,将28 g甲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8 g
D.将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14.下列实验能用右图表示的是(已知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过程放热) ( )
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B.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C.向一杯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D.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3分)
15.(7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制品表面常会涂漆防止锈蚀,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填化学式)和水蒸气发生的化学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在空气中,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3)初中化学中通过化学反应得到常见金属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湿法冶金,如在氯化铜和氯化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新的金属和滤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另一种是火法冶金,如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高温加热,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请写出生成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5分)如图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从海水中获取NaCl的方法是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2)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 (填“变大”或“减小”)。
(3)操作②的名称是 。
(4)提纯获得NaCl m g,由于实验操作不当导致产量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
A.粗盐没有完全溶解 B.滤纸破损
C.过滤时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进行操作③时有液体溅出
17.(7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温度为 ℃时,A与C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有晶体析出的是 。
(3)t2 ℃时,把A、B物质各50 g分别加到100 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 g该溶质。
(4)若A中含有少量B,应用 法提纯。
(5)图中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气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相似。
18.(8分)金属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1)家用电线常用铜制,但在高压远距离输电中,常用铝代替铜,请根据图1的信息分析,其原因是 。
(2)为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分别将铁丝、铜丝插入稀硫酸中(如图2),说明铁比铜的金属活动性更强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应类型是 。
(3)将一定量的铝、铜粉末混合物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下同),滤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或 。
- (6分)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A和G均为红色,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
(2)B的一种用途是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E、F、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0.(8分)如图是某同学配制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KNO3溶液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2)指出图中的错误: ,若其他操作均正确,该操作会导致最终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
(3)量取水时,应选择 (填“10 mL”“50 mL”或“100 mL”)的量筒,量取过程中,还需要的一种仪器是 。
(4)实验中发现硝酸钾已结块,为了较快地溶解,合理的方法有 (填序号)。
①将硝酸钾研碎 ②用热水溶解 ③加入更多的水 ④用玻璃棒搅拌
21.(10分)铜片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表面会产生绿色的铜锈。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铜生锈可能与O2、CO2和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利用如图装置(铜片长8 cm,宽1 cm,试管容积为20 mL),分别进行下列7个实验,并持续观察30天。
编号 | 主要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1 | 试管内充满纯净的O2 | 铜片均无明显变化 |
2 | 试管内充满纯净的CO2 | |
3 | 试管内充满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 | |
4 | 试管内先加入蒸馏水5 mL (液面未浸没铜片),再充满O2 | |
5 | 试管内先加入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5 mL,再充满CO2 | |
6 | 试管内先充入10 mL O2,再充入10 mL CO2 | |
7 | 试管内先加入蒸馏水5 mL,再依次充入10 mL CO2和10 mL O2 | 铜片生锈,且在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重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3中,要使用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原因是 。
(2)实验5的目的是 。
(3)通过上述实验,得出铜生锈的条件是 。
【反思与评价】
(4)查阅资料可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由此,你认为上述实验中只需进行实验 (填实验编号),就可探究出铜生锈的条件,理由是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2.(7分)取12.5 g石灰石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
(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期中检测卷(第六章~第七章)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答案 | C | A | D | B | C | C | D | B | C | A | D | C | B | D |
1.C 【解题思路】 蔗糖可以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故选C。
2.A 【解题思路】 钢铁外壳是用铁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A。
3.D 【解题思路】 在金属表面喷漆、涂油能使金属和氧气、水隔绝,防止金属锈蚀;制成耐腐蚀的合金也能有效防止金属锈蚀;打磨掉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铝易被进一步氧化。故选D。
4.B 【解题思路】 一般来说,合金与其组分相比,硬度大、熔点低、抗腐蚀性强、耐磨性好。合两柔则刚,指的是合金的硬度比其组分大。
5.C 【解题思路】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A错误;钢是铁的合金,含有一定量的碳及其他元素,属于混合物,B错误;银的导电性最好,但由于价格较贵,一般不用银作导线,D错误。
6.C 【解题思路】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才是溶液,A错误;某溶液中有水时,不论水量多少,一般水为溶剂,医用酒精中水是溶剂,B错误;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再溶解其他物质,D错误。
7.D 【解题思路】 A项,汽油能溶解油渍,形成溶液;B项,洗洁精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C项,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醋酸能洗去暖水瓶内壁的水垢;D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红色物质是铜,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该方法不可行。
8.B 【解题思路】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A正确;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B不正确;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固体粉末由红棕色变为黑色,C正确;铜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硝酸铜溶液是蓝色的,D正确。
9.C 【解题思路】 由题图可知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A正确;a、c两点时,温度相同,所以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B正确;b点固体完全消失,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C错误;整个过程溶剂质量没有变化,D正确。
10.A 【解题思路】 取一定量的铝、铁放入硝酸铜溶液中,根据优先反应原则,铝首先与硝酸铜溶液反应,铝完全反应后,若硝酸铜有剩余,铁再与硝酸铜溶液反应。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可能含有铝,A正确,C错误;铁有剩余,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铜,B错误;若加入的铝不能完全置换出硝酸铜溶液中的铜,铁会继续和硝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D错误。
11.D 【解题思路】 50 ℃时用三种物质配制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KNO3>NH4Cl>NaCl,题中没有说明三种溶液是否饱和,D错误。
12.C 【解题思路】 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参与反应,A正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可以区分,B正确;铝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会把主要成分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C错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明显减小,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硝酸钾析出较多而氯化钠基本不析出,再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硝酸钾晶体,D正确。
13.B 【解题思路】
选项 | 正误 | 分析 |
A | ✕ | t1 ℃时,甲和丙的溶解度才相等 |
B | √ |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t2 ℃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会有晶体析出 |
C | ✕ | t2 ℃时,甲的溶解度是40 g,将28 g甲物质加入到 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0 g+50 g=70 g |
D | ✕ | 将t1 ℃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甲、乙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丙物质的溶解度变小,会有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
14.D 【解题思路】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置换出的铜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溶液质量应逐渐减小,A错误;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发生分解反应放出氧气,溶液质量逐渐减小,B错误;向一杯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发生反应,溶剂质量减小,且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导致部分溶质析出,溶液质量减小,且加入的氧化钙越多,析出的固体质量越大,溶液质量应逐渐减小,C错误;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质量逐渐增大,当溶液饱和后,硝酸钾固体不再溶解,溶液质量不再变化,D正确。
15.【参考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
(1)O2 Fe2O3(或Fe2O3·xH2O)
(2)4Al+3O22Al2O3(2分)
(3)FeCl2、ZnCl2 C+2Cu2O4Cu+CO2↑(2分)
【解题思路】 (3)金属活动性锌>铁>铜,在氯化铜和氯化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不能置换出氯化锌中的锌,能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所以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在高温条件下,碳能将Cu2O还原为金属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16.【参考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1)蒸发结晶 (2)变大
(3)过滤 (4)BC(2分)
【解题思路】 (1)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从海水中获取NaCl采用的是蒸发结晶的方法。
(2)蒸发过程中,溶剂的质量逐渐减小,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不变,故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
(3)操作②是将泥沙与溶液分离,故该操作为过滤。
(4)粗盐没有完全溶解会造成氯化钠的产量偏小;滤纸破损、过滤时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造成NaCl晶体中含有泥沙杂质,导致产量偏大;进行操作③(蒸发)时有液体溅出,会导致产量偏小。
17.【参考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1)t1 (2)C (3)A 30(2分) (4)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5)C
【解题思路】 (1)温度为t1 ℃时,A与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有晶体析出的是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即C物质。
(3)t2 ℃时,把A、B物质各50 g分别加到100 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溶解度大于50 g的物质,该物质是A,该温度时,A的溶解度是80 g,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A的质量=80 g-50 g=30 g。
(4)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应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除去A中含有的少量B。
(5)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相似。
18.【参考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1)铝的密度比铜小(答案合理即可)
(2)铁丝表面有气泡,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答案合理即可) Fe+H2SO4 FeSO4+H2↑(2分) 置换反应
(3)Ag Al(NO3)3、Cu(NO3)2 Al(NO3)3、Cu(NO3)2、AgNO3
【解题思路】 (1)铜的导电性优于铝,但高压远距离输电需考虑电线的重量,所以选择密度较小的铝。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先发生反应Al+3AgNO3 Al(NO3)3+3Ag,再发生反应Cu+2AgNO3 Cu(NO3)2+2Ag。滤液为蓝色,说明铝和硝酸银的反应已结束,铝全部消耗完,铜和硝酸银发生了反应,滤渣中一定含有生成的银,可能含有铜。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生成的 Al(NO3)3、Cu(NO3)2,可能含有剩余的 AgNO3。
19.【参考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1)Fe2O3
(2)作燃料(或冶炼金属,合理即可)
(3)Fe+CuSO4 FeSO4+Cu(合理即可,2分)
(4)E、G、F(2分)
【解题思路】 A是氧化物,G是金属单质,且二者均为红色,则A为Fe2O3,G为Cu。再根据B、D是氧化物,E是金属单质,结合反应①,可确定B为CO,E为Fe,D为CO2。根据C是氧化物,D是CO2,G是Cu,可确定反应②是CO还原CuO的反应,C为CuO。反应③是Fe从可溶性铜盐溶液中置换出Cu的反应,根据F是金属单质,可知反应④是Fe置换出F的反应,反应⑤是Cu置换出F的反应,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E、G、F。
20.【参考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1)②①⑤③④(2分)
(2)称量操作中砝码与药品的位置放反了 偏小(2分)
(3)50 mL 胶头滴管
(4)①②④
【解题思路】 (1)配制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因此正确顺序为②①⑤③④。
(2)该同学将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应该是“左物右码”;由于称量错误造成硝酸钾质量偏小,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3)实验需要水的质量=50 g-50 g×15%=42.5 g,即42.5 mL,应选50 mL的量筒,量取过程中,还需要使用胶头滴管。
(4)为了使结块的硝酸钾较快地溶解,可将硝酸钾研碎、用热水溶解或用玻璃棒搅拌。
21.【参考答案】 (每空2分)【解释与结论】(1)除去水中的氧气
(2)探究铜生锈是否是铜与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
(3)铜与水、氧气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
【反思与评价】(4)5、7 碱式碳酸铜中含有碳、氢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铜生锈的过程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和水参加反应,故只需进行实验5和7探究铜生锈是否需要氧气的参与即可
【解题思路】 (1)实验3中,要使用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是为了除去水中的氧气。
(2)进行实验5的操作是为了探究铜生锈是否是铜与水、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
(3)通过题述实验可以得出铜生锈的条件是铜与水、氧气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
(4)要防止铜制品锈蚀,可以在铜制品表面涂油。
(5)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Cu2(OH)2CO3可以看出,碱式碳酸铜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知,铜生锈的过程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和水参加反应,故只需进行实验5和7探究铜生锈是否需要氧气的参与即可。
22.【参考答案】 解: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由题图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 g。 (1分)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0.5分)
CaCO3+2HClCaCl2+H2O+CO2↑ (2分)
100 73 44
x y 4.4 g
=,=, (1分)
解得:x=10 g,y=7.3 g (1分)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 (1分)
答:(1)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为10 g;(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0.5分)
粤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下册) 期末检测卷(第六章~第九章): 这是一份粤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下册) 期末检测卷(第六章~第九章),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做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粤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七章 溶液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七章 溶液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