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展开第2章 综合能力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空气中含有少量稀有气体,它们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空气中氧气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21%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2018年3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18年六五环境日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大量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 全面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污染水的生产项目
- 生活污水不含有害物质可以随意排放
- D.减少燃煤使用,保护青山绿水
3.二氧化碳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A.制汽水 B.制干冰
C.被石灰水吸收 D.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6.将水库的水净化为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描述缺乏科学性的是 ( )
A.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 B.投药杀菌消毒
C.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D.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
7.认识和遵循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规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下列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积极倡导“低碳”行动的目的是彻底消除温室效应
C.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8.区别下列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
A.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B.硬水与软水——肥皂水
C.二氧化碳和氮气——澄清石灰水 D.氮气与氖气——燃着的木条
9.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移出导管
10.如图所示为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
B.正极产生的气体能支持燃烧
C.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D.负极产生的气体在点燃前需要验纯
1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碳+氧气二氧化碳 B.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
C.钠+氯气氯化钠 D.镁+氧气氧化镁
12.某学校环境监测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市区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下面是他们监测到的部分数据:
测定区域 | 测定时段 | 抽测次数 | 空气中CO2的含量(平均值) |
城市绿心 | 中午12:00~13:00 | 5 | 0.029% |
城市绿心 | 清晨7:00~8:00 | 5 | 0.028% |
繁华闹市区 | 中午12:00~13:00 | 5 | 0.039% |
繁华闹市区 | 清晨7:00~8:00 | 5 | 0.032% |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同学们在研究中应用了分类比较的方法
B.大量植树造林可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不同地域都是相同的
D.多次抽测并取平均值可有效避免测定结果的偶然性
13.区别下列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
A.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B.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点燃
C.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澄清石灰水 D.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青霉素的药瓶、注射器和眼药水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缓缓推动注射器活塞,滴入稀硫酸后,在眼药水瓶中即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提示: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硫酸钠和水,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
A.该实验中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硫酸
B.上下两片滤纸变红,只能证明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该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该微型实验具有所用药品量少,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等优点
15.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后,下列有关质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 )
A B C D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2分)
16.(5分)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的序号填空。
①氧气 ②氮气 ③干冰 ④明矾 ⑤ 活性炭
(1)可用来吸附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是______________;
(2)可用作制冷剂的是______________;
(3)可用来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___;
(4)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_______;
(5)可用于吸附色素和异味的是______________。
17.(9分)水者,万物之本。下图是某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炭滤池中常用煤粉替代活性炭,这说明煤粉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2)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净水方法除(1)中涉及的还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杀菌消毒
(3)吸水井中通入的氯气和氨气可生成氯胺。氯胺可缓慢释放出具有消毒作用的物质。这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对天然水消毒 B.对生产过程中的水消毒 C.对输往用户的水消毒
(4)其中沙滤池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的净水方法。
(5)生活中经常采取_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6)“电解水实验”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都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
(7)科学研究证明,水在光照和二氧化钛(Ti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
18.(6分)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回答下列含碳元素物质的有关问题。
(1)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____的排放。
(2)有人说:“空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 。
(3)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实验室逸出的CO2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4)科学家还在尝试一种开采可燃冰的新方法——CO2置换开采法:向海底可燃冰层注入CO2,置换出可燃冰中的天然气(CH4)。这种方法在环保方面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19.(12分)下面图示中表示的是我们已经学过的某些物质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的转化关系,若A为无色液体,B、F为黑色固体,H为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H___________。
(2)写出物质G的用途(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B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5)写出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3分)
20.(10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仪器,利用这些仪器可以完成多个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加热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D的名称是 ;
(2)过滤液体:除玻璃棒外,还需选择仪器G、H和 (填字母序号);
(3)制取气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组装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需从上述仪器中选择 (填字母序号)。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利用上述仪器组装发生装置,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
(4)小杨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其原理是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21.(6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及检验相关性质的装置图,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查阅资料知,高铁酸钾(K2FeO4)固体可用于制取氧气。
方案一:高铁酸钾氧化铁+氧化钾+氧气;
方案二:高铁酸钾+水氢氧化铁+氢氧化钾+氧气。
①若用方案一制取氧气,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选用装置C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氧气应该从 (填“a”或“b”)端通入。
②下列关于以上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案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方案一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B.方案二更简便、节能
(3)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若用装置D证明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其中①②③可重复选用)。
①从f端通氮气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e端通二氧化碳 ④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D装置的广口瓶中
22.(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中所示装置做有关CO2气体性质的实验。
图1 图2 图3
(1)如图1所示,甲同学将集气瓶中的CO2缓缓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现象说明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物理性质是 。
(2)如图2所示,乙同学将集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并轻轻摇晃试管,产生的现象是 。
(3)丙同学挤压图3装置中滴管的胶帽,使澄清石灰水滴入烧瓶,振荡烧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第2章 综合能力检测卷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C | C | B | A | C | D | B | D | A | A | B | C | D | B | D |
1.C 【解题思路】 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
2.C 【解题思路】 生活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
3.B 【解题思路】 注意题干中的“只发生物理变化”。制汽水是利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但溶于水中的部分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这一过程中还包含了化学变化;制干冰是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是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化学变化。故选B。
4.A 【解题思路】 用“手捂法”检查装置气密性,用手握住试管,插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A正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没有放一些水或铺一层细沙,集气瓶容易炸裂,B错误;过滤时,没有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入瓶内,D错误。
5.C 【解题思路】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而不是黑色固体。
6.D 【解题思路】 过滤可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D错误。
7.B 【解题思路】 积极倡导“低碳”行动的目的是减缓温室效应的加剧,而不是消除。
8.D 【解题思路】 氮气和氖气都不支持燃烧,用燃着的木条不能将它们区分。
9.A 【解题思路】 组装好装置后,为防止制取气体时装置漏气,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正确;加入药品后,应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部位进行加热,B错误;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应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C错误;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回试管,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然后再熄灭酒精灯,D错误。
10.A 【解题思路】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A错误。
11.B 【解题思路】 A、D中反应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中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C中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但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12.C 【解题思路】 比较分析题表中数据不难发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不同地域是不相同的。
13.D 【解题思路】 A项,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能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无变化的是空气,现象不同,可以区分;B项,木炭能燃烧,二氧化锰不能燃烧,可以区分;C项,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人体呼出的气体,无现象的是人体吸入的气体,现象不同,可以区分;D项,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所以燃着的木条均会熄灭,不能区分。故选D。
14.B 【解题思路】 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也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滤纸变红,所以该实验中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硫酸,故A正确;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滤纸变红,能证明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下面的滤纸先变红,而上面的滤纸后变红,还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故B错误;导管口处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C正确;微型实验具有所用药品量少,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等优点,故D正确。
15.D 【解题思路】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来制取氧气,需要加热一段时间才会产生气体;当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反应完毕后,氧气和氯化钾的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选D。
16.【参考答案】 (每空1分)(1)④ (2)③ (3)② (4)① (5)⑤
17.【参考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1)吸附性 (2)ABE (3)C (4)过滤 (5)煮沸 (6)氢元素和氧元素
(7)水氢气+氧气(2分) (8)用淘米水浇花(或改漫灌为滴灌等,合理即可)
【解题思路】 (2)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除去不溶物)、吸附、杀菌消毒等。
18.【参考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1)二氧化碳 (2)否 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太低,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2分,合理即可) (3)C (4)缓解温室效应
19.【参考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1)H2O2 CaCO3 (2)灭火(或作气体肥料或制作碳酸饮料等) (3)催化作用 (4)H2O2H2O+O2(2分) 分解反应 (5)C+O2CO2(2分) (6)H2+O2H2O(2分) 化合反应
【解题思路】 由A为无色液体,B为黑色固体,能生成C和D,且C能通电分解生成E和D,推知A为H2O2,C为H2O。根据E可以和D反应生成水推知E为H2。根据F为黑色固体,D与F能生成G,G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则F为木炭,G为CO2,H为CaCO3。
20.【参考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1)酒精灯 (2)F
(3)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2分) ABHE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分) ACDH
(4)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2分)
21.【参考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1)锥形瓶 (2)①B a ②AB (3)④③①②③(2分)
22.【参考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1)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不可燃也不助燃 密度比空气的大
(2)试管内液面缓慢上升,试管内溶液由紫变红
(3)烧瓶内溶液变浑浊,瓶内气球胀大 CO2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使烧瓶内气压减小,导致气球胀大(2分)
【解题思路】 (1)将二氧化碳缓缓倒入烧杯中,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下层蜡烛先接触到二氧化碳而熄灭,该实验可以说明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密度比空气的大。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导致试管内液面上升;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导致溶液变浑浊;由于二氧化碳被消耗,导致烧瓶内气压减小,气球胀大。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综合与测试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综合与测试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