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 练习(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8731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8.1《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 练习(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8731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原卷+解析)
- 3.7.2《归园田居》同步 练习(原卷版) 试卷 5 次下载
- 3.7.2《归园田居》同步 练习(解析版) 试卷 4 次下载
- 3.8.1《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 练习(原卷版) 试卷 4 次下载
- 3.8.2《登高》同步 练习(原卷版) 试卷 4 次下载
- 3.8.2《登高》同步 练习(解析版) 试卷 4 次下载
高中人教统编版8.1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8.1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随堂练习题,共4页。
3.8.1《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实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清澈B.失向来之烟霞 向来:原来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等待C.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訇然:形容声音很大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于是D.恍惊起而长嗟 恍:恍然,猛然迷花倚石忽已暝 暝:天黑、夜晚【答案】 C【解析】 因:依据。2.下列诗句在修辞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B.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D.指如削葱根【答案】 B【解析】 A、C、D三项为比喻。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云霞明灭或可睹A.②一食或尽粟--石B.①我欲因之梦吴越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C. ①且放白鹿青崖间②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D. ①春水碧于天 ②取之于蓝【答案】 A【解析】 A项均为有时。B项依据/沿袭,接续。C项暂且,姑且/并且。D项比/自,从。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描写仙府之门打开的雄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中正面描写天姥山高耸入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2)忽魂悸以魄动 恍惊起而长嗟 (3)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 訇然中开 (4)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二、阅读理解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古风(其十九)李 白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①。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②尽冠缨。注 ①卫叔卿:传说中的仙人。据《神仙传》载,仙人卫叔卿曾乘云车,驾百鹿去见汉武帝,但武帝只以臣下相待,于是大失所望,飘然离去。②豺狼:指安禄山及其部下。(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用游仙体的方式写的古诗,反映了作者身在山林而心系国家和社会现实的思想矛盾。B.全诗明显地分为两部分:前十句为第一部分,写游仙;后四句为第二部分,写现实。C.开首两句先分别交代游仙之地及山高险峻之态,西岳华山的莲花峰上明星闪烁,高耸云端。D.“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描绘了诗人飘然进入仙境的超然忘我,为后文同仙人卫叔卿登天台铺垫。E.进入仙境后“俯视洛阳川”的景象是当时安史之乱的悲惨现实写照,表达了诗人忧国和爱民情怀。【答案】 CD【解析】 C项“明星闪烁”理解错误,“明星”是神仙明星仙子。从下文“邀我至云台”可以推断出是另一个人物。D项描写的应是明月仙子的外貌及神态。(2)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相比,两首诗的主旨的最大不同是什么?请比较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诗人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该诗则表现了诗人出世和入世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思想。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 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整首诗情景交融,情真意浓。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过五溪”说明诗人既言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E.诗歌想象奇特,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答案】 BC【解析】 B项“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C项中“痛惜之情”理解错误,“闻道”表示“惊惜”。(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要将自己的这一片忧愁之心托寄给明月,让它陪伴着好友一直跟随到夜郎西。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直抒胸臆,十分恰切地表达了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1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论述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语言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1 梦游天姥吟留别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1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古诗鉴赏,名句名篇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