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第1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第2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优秀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优秀学案设计,共9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同步练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 1. 填空: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选自______,是我国______时期爱国词人______的作品。词人归宋以后,一直______ ,始终 ______。这首词写于1205年。当时,宰相韩侘胄要草率北伐,任命词人为镇江知府。词人既______,又______。在登上镇江东北______时,______,写出了这首词。 2. 选择:1)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词语是借代用法的是      A.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B.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C.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D.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2,可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为:a.说,b.路,c.学说,d.主张。试对下列句中的选出正确的解释A. 人道寄奴曾住。(         B.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    C. 俱会大道口。(          D. 执手分道去。(    3,可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为:a. 远望,b.希望,c.盼望,d.回望。试对下列句中选出正确的解释A. 望中犹记。(          B. 不久望君来。(    C. 怅然遥相望。(         D. 君还何所望。(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对这几句诗中运用的典故理解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A. 批判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慨叹刘裕竟有这样不肖的儿子。B. 批判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慨叹南宋近期张浚北伐亦曾重蹈覆辙。C. 以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类比南宋近期张浚北伐遭到大败,慨叹南宋遭到挫败。D. 以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借古讽今,警告韩侘胄切勿草率出兵。5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上述诗句中运用的典故,理解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A. 写出异族侵略者在佛狸祠下举行祭祀,不可一世,表明这是历史的耻辱。B. 写出异族侵略者在佛狸祠下寻欢作乐,气焰骄横,表明陷于异族统治之下的当地百姓,处境凄惨。C. 写出宋朝百姓在狒狸祠下迎神致祭,慨叹人们竟忘却了历史上的耻辱。D. 元嘉草草造成侵略者竟在侵占地区建宫设庙、迎神致祭的惨痛后果,警告韩侘胄切勿草率出兵。 3. 问答:1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分析运用孙权典故的表现力。2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试分析这里运用刘裕典故的表现力。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 《稼轩词编年笺注  南宋  辛弃疾  力主抗金  壮志难伸  支持韩侘胄北伐  反对草率冒进  北固亭  抚今追昔2. 1ACD  2A.a  B.d  C.b  D.b  3A.d  B.c  C.a  D.b  4D      5D3. 1)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在这大好河山上,自古以来多少代兴,多少代亡,现在国势又日益衰微了。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深恨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紧承上句,并且用修饰:这就既慨叹孙权时期京口繁华景象和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都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不复存在;更表明了英雄人物及其业绩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江山本应代有英雄出,现在却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抒发了对屈辱苟安的南宋统治者的不满。2)单写斜阳之下的草树,用寻常修饰巷陌,表明刘裕出身寒微,突出他以寒微出身而建立了赫赫功业,含有讽刺南宋朱紫权贵失地误国的意思。金戈铁马,表现出刘裕统万众精锐部队勇战强敌的英雄气概;气吞万里如虎,更表现出他灭南燕、平后秦,所向无敌的气势声威。这和南宋统治者的屈辱苟安构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了不满庸懦统治者的感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 1.(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宋)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2.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山峰下)张孝祥①满载一船明,平铺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B. 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C. 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D. 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2)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 (1)轻微、新鲜、清爽等2)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3)示例: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2. (1)D(七、八句“准拟”,据注释是“准定”的意思,因此可排除“期盼”之说。)(2)苏轼,辛弃疾;豪放派。(3)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第二问:例如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明月皎洁,那小小的船儿似乎装满了这迷人的月光;秋江澄澈平平地铺展开来。字里行间洋溢着词人无法言说的轻松与喜悦。又如:“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粼粼细浪。”词人由自我想象而进入一种主观幻觉心理的境界,不说自己的行船为大风所阻,却抒写自己幻觉的意象,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将这骤然而至的不速之客摹写得极富人情味:波神钟情于我,故意涌起波浪阻止船的行驶,好让我欣赏斜阳下的秋江景色。  
    《声声慢》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 一、阅读《一剪梅》,回答问题。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注释:1)玉簟(diàn)秋:意谓时至深秋,精美的竹席已嫌清冷。 2)兰舟:《述异记》卷下谓:木质坚硬而有香味的木兰树是制作舟船的好材料,诗家遂以木兰舟或兰舟为舟之美称。一说“兰舟”特指睡眠的床榻。3)锦书:对书信的一种美称。《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云:苏蕙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其被徙流沙的丈夫窦滔。这种用锦织成的字称锦字,又称锦书。4)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问: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请赏析。 二、阅读《浪淘沙·疏雨洗天清》,回答问题。浪淘沙  疏雨洗天清邓剡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②。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注】①邓剡: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被俘押赴北上,本词为北上途经建康(今江苏南京)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1. “浪淘沙”是这首词的            2.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词开篇就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B. 井桐落叶勾起诗人身世之感,引出下文内容。C. “不见王谢宅”隐含对南宋即将灭亡的担忧。D. “访新亭”意味深长,为纾解自己无尽的情思。3. 赏析本词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梧桐”“雨”意象的异同点。  
    《声声慢》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一剪梅: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之恨。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二、1. 词牌名2. C  解析:此句用典,运用刘禹锡《乌衣巷》的典故说明当年南京城名门望族的住宅都成了废墟一片,长满了青青野草。表达了命运无常、国家兴亡之感。3. 相同:两首词的梧桐和雨都形象寄托了作者悲秋之感和凄苦哀愁。不同:李清照借梧桐和雨更多抒发自身凄清孤独之苦,而邓剡则表现寂寞飘零的无奈,抒发亡国之痛,境界更深远  

    相关学案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共3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字之源,句之美,诗之韵,拓知识,理基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9.3* 声声慢(寻寻觅觅)优质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9.3* 声声慢(寻寻觅觅)优质导学案及答案,共16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9.3* 声声慢(寻寻觅觅)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9.3* 声声慢(寻寻觅觅)导学案,共2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