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初中数学18.2.1 矩形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18.2.1 矩形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名称: 18.2.1矩形的判定学科年级:初中数学教材版本: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8章第2节《矩形的判定》,主要研究矩形的判定方法,它不仅是本节的重点,也是以后学习正方形、圆等知识的基础,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并掌握矩形的三个判定方法.②使学生能运用矩形的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能运用矩形的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四边形是矩形②通过证明性质定理的逆命题为真命题来证明判定定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经历观察、操作、概括等探究过程,体验数学活动中既需要观察和操作,也需要进行合情的推理.②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加深对矩形的理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③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矩形的判定方法难点:合理应用矩形的判定定理解决问题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绝大部分学生对矩形的定义及性质概念把握比较好。本节课是对矩形的判定方法进行探索,通过简单的实例,使学生能运用矩形的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自主观察、交流、归纳等探索活动,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模式 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引入 提问:我们先来回忆一下矩形的定义与性质.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总结. 回忆并总结上一课时学习的有关矩形的定义与性质通过复习前面学习的矩形的性质,引出本节要学习的内容新课导入由经验知道: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往往是互为逆命题的.那你能否猜想出矩形的判定定理呢?学生大胆猜测出矩形的性质定理的逆命题. 通过证明判断它们是否是矩形的判定定理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总结学生得到的结论,多媒体演示. 通过证明得出包括矩形的定义在内的判定定理.体现定义作用的双重性---性质和判定 由矩形的一条性质:矩形的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它的逆命题是什么?证“三个内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让学生经历猜想、探索、验证的过程,发现矩形的判定方法 由矩形的另一条性质: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它的逆命题是什么?证“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这个命题是真命题. 发现矩形的不同判定方法及其推论. 提问练习1某同学用画“边——直角——边——直角——边——直角——边”这样四步画出了一个四边形.他说这就是矩形,他的判断正确吗?为什么?利用本节课总结的知识加以说明注重直观操作和简单推理的有机结合.把几何论证作为探究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然发展.使学生的实践精神,创新意识和自觉说理意识得到提高.例题1:已知:M为平行四边形ABCD的AD边的中点,且MB=MC.求证: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证明本题开放性的命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发散性、灵活性.提问练习2同学们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帮助老师检测一个小黑板的形状是否是矩形,有一些工具可供选择. 你有什么好的方案,并说一说你的方案包涵的数学原理.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共同找出可行的方案,并比较哪种方案更加简便易操作.鼓励学生探究方式、结果、表示方法的多样化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做到既着眼于共同发展,又关注到个性差异.本课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和提升A.定义B.判定定理1C.判定定理2这是一次知识与情感的交流,浓缩知识要点,突出内容本质,渗透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反馈、自主发展的意识.六、教学评价设计评价的维度标准1标准2标准3教学设计方案(60分)课题概述(5分)优(4~5分)良(2~3分)一般(0~1分)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课时安排有清晰的说明; 能够说明课的基本情况,以及课的意图陈述不力,繁琐教学思想(10分)优(8~10分)良(5~7分)一般(0~4分)尊重学生差异;体现学科教学的先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思想没有体现或比较陈旧学习目标分析(10分)优(8~10分)良(5~7分)一般(0~4分)与学习课题相关;与课程整体学习目标一致, 符合年段特征;目标阐述清楚、具体,可评价与学习课题相关;与学段学习目标基本一致,;目标阐述比较清楚、具体目标空洞,和学习主题相关性不大,与学段学习总目标不一致学习者特征分析(5分)优(4~5分)良(2~3分)一般(0~1分)详细列出学生所具备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学习基础等;列出部分学生的特征信息表述不清楚或缺少许多教学过程设计(20分)优(16~20分)良(10~15分)一般(0~10分)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有清晰的目标说明;教学策略与目标基本统一,围绕总体目标的实现展开;教学策略目标与总目标多处不一致,,缺乏层次性和差异性教学评价(5分)优(4~5分)良(2~3分)一般(0~1分)体现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观点;提供了教学评价,且清晰明了未提供教学评价,或采取的评价方式不当学习环境和支持说明(5分)优(3分)良(2分)一般(0~1分)清楚地说明课题学习所需的资源能够说明课题学习所需的资源,以及学习环境陈述不力,繁琐教学资源(40分)资源内容(30分)优(24~30分)良(15~23分)一般(0~14分)根据学生的特点、任务的特点,既有预设资源,又有相关资源和泛在资源;综合考虑各种教学媒体,选择合适的媒体组合;无关内容不多;未考虑多种教学媒体的组合;多处资料没有出处技术实现(10分)优(4~5分)良(2~3分)一般(0~1分)导航清晰;无错误连接;图文清晰;导航比较清晰;无错误连接;图文比较清晰;导航混乱,图形模糊,错误连接较多七、板书设计 18.2.2矩形的判定(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数学语言表示:(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数学语言表示: (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数学语言表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18.2.1 矩形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例题的意图分析,课堂引入,例习题分析,课堂随练,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18.2.1 矩形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8.2.1 矩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