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1声音是什么期末复习高频易错题汇编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1声音是什么期末复习高频易错题汇编含解析新版苏科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声音是什么高频易错题汇编,1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 声音是什么高频易错题汇编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发声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m/s解:A、声音是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不振动不能发出声音,故B错误;C、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低于20Hz,高于20000Hz的声音我都无法听到,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故选:A。总结:此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速度,以及声音的利用等,属于基础知识,应当掌握。2.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声 B.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 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解: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声,正确;B、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错误;C、物体不振动是不会发出声音的,故C错误;D、振动停止,声音停止,故D错误。故选:A。总结: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条件,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3.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在研究电磁波和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时,按以下步骤做试验:将A手机悬挂在密封瓶内,如图所示,用B手机拨打A手机的号码,可以看到A手机来电显示出B手机的号码,并且听到了A手机发出的响铃信号音。接着将密封瓶内的空气抽出,如果这时用B手机拨打A手机的号码,你认为可能出现的情况时( )A.听到A手机发出微弱的铃声,在A手机上看不到B手机的号码 B.听到A手机发出微弱的铃声,在A手机上能看到B手机的号码 C.能听到A手机发出响亮的铃声,在A手机上看不到B手机的号码 D.能听到A手机发出响亮的铃声,在A手机上能看到B手机的号码解:将A手机悬挂在密封瓶内,将密封瓶内的空气抽出,因为真空不能传声,如果这时用B手机拨打A手机的号码,听到A手机发出微弱的铃声,但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可以看到A手机来电显示出B手机的号码,故B正确。故选:B。总结:本题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声音产生的原因及声音的传播条件,属于基本内容。4.为了探究“声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有人建议以下几个实验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把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逐渐减小 B.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会有震感 C.吹响笛子后,按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 D.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观察波形解:A、铃声减小是因为抽去了钟罩内的空气,当钟罩内为真空时,则听不见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即能说明声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故符合题意;B、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会有震感,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不符合题意;C、吹响笛子后,按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说明音调和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故不符合题意;D、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观察波形,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总结:该题考查了声音传播介质及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判断和区分,是一道基础题。5.人们在空气中唱歌或说话,对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喊出的声音音量很大,它传播得就快,小声说出的声音传播得就慢 B.声音尖也就是音调高的声音传播得快,声音粗也就是音调低的声音传播得慢 C.音量越大、音调越高的声音传播得越快 D.在温度相同的空气中,任何声音的传播速度都相同解: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声音的传播速度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与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总结: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影响声速的因素,属于基础性题目。6.小亮看到礼花绽放2s后又听到它的爆炸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若不计光的传播时间,则礼花爆炸点的位置到小亮的距离约为( )A.1km B.680m C.1×109m D.1×109km解: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由v=得声音的路程:s=vt=340m/s×2s=680m。故B正确、ACD错。故选:B。总结: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灵活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7.古时候的士兵为了能及早听到敌人夜袭的马蹄声,常常睡在地上,并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地面上,使地面振动 B.马蹄声可以沿地面传播 C.马蹄声在空气中不能传播 D.声音在土地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快解: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士兵利用声音在固体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的特点,可以提前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做好准备。A、马蹄踏在地面上,使地面振动,故A正确;B、地面是固体,马蹄声可以沿地面传播,故B正确;C、空气是气体,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C错误;D、由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气体中快,所以声音在土地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快,故D正确;故选:C。总结: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传播介质的特点理解,是一道综合题。8.声音在空气、水、钢铁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A.空气 B.水 C.钢铁 D.一样快解: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音在固体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声音在空气、水、钢铁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钢铁,故C正确。故选:C。总结: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的相关知识,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9.利用回声不可以测定的是( )A.两山之间的距离 B.鱼群的位置 C.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D.海底深度解:A、声音发出后经对面山崖反射后返回,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对面山崖的距离;B、声音从渔船向水中发出,遇到鱼群反射后,根据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就可以探测出鱼群的位置;C、由于光速比声速快得多,光传播到听见雷声的人的时间非常的短,可以忽略,所以当看见闪电时,可以认为雷声才开始从打雷处向下传播,记录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的时间,用速度公式就可以求出打雷处的距离;D、声音从海面发出,经海底反射后,返回海面,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洋的深度。由此可见,ABD都是利用了回声测距,只有C不是利用回声测距。故选:C。总结:本题考查学生对回声测距的掌握,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10.在房间里讲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A.房间里不能产生回声 B.墙壁反射的回声从门口跑掉了 C.回声太小,人耳不容易听到 D.房间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解: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由v=得:s=vt=340m/s×0.1s=34m,因此区分开原声和回声最短距离是:s′===17m。在房间里,由于我们说话的地点离墙较近,当我们说话时,声音传到墙壁上反射回来的时间与我们说话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时间差太短,所以我们的耳朵听不出说话声与回声,因此人耳区分不开原声与回声,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总结:本题考查了回声现象,知道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根据声音的传播速度可以解答此题。二.填空题(共5小题)11.抗日战争时期,歌曲《黄河大合唱》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歌中唱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面涉及到的声源分别是 空气 、 马的声带 、 水 。解:风在吼,“风吼”的声源是空气;马在叫,“马叫”的声源是马的声带;黄河在咆哮,“黄河咆哮”的声源是黄河水。故答案为:空气;马的声带;水。总结: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产生的条件﹣﹣物体的振动发出声音,基础性题目,比较简单。12.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较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固体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快 。音乐会上正演奏着小提琴协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优美的音乐是由于琴弦的 振动 产生的,这动人的乐曲是通过 空气 传到观众的耳朵的。解: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较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固体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快。音乐会上正演奏着小提琴协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优美的音乐是由于琴弦的振动产生的,这动人的乐曲是通过空气传到观众的耳朵的。故答案为:固体;快;振动;空气。总结: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3.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85 m;(2)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 20 m/s。解:(1)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由v=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1=v声t1=340m/s×0.25s=85m;(2)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m/s×0.2s=68m;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即汽车行驶的距离):s′=s1﹣s2=85m﹣68m=17m;汽车行驶这17m共用的时间:t′=△t﹣t1+t2=0.9s﹣0.25s+0.2s=0.85s,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20m/s。故答案为:(1)85;(2)20。总结: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应用,如何确定汽车运动的时间,是此题的难点。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虽然是0.9s,但汽车在接收到两次信号时其通过的路程所对应的时间不是0.9s;要从其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开始计时,到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结束,由此来确定其运动时间,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对应上是解决此题关键。14.某些介质中的声速如下表所示。一些介质中的声速介质v/(m.s﹣1)介质v/(m•s﹣1)空气(0℃)331海水(25℃)1531空气(15℃)340冰3230空气(20℃)346大理石3810水(常温)1500铝(棒)5000分析表中的信息可知(1)通常情况下固体中的声速 大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气体中的声速。(2)声速的大小可能跟 温度 因素有关,依据是 不同温度下空气中的声速不同 。解:(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固体中的声速大于气体中的声速。(2)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可得出:声速大小与温度有关,在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故答案为:(1)大于;(2)温度;不同温度下空气中的声速不同。总结:准确分析表格中的信息,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可解答此题。15.下表记录了声波在不同温度、不同种类的气体中的传播速度,请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气体种类声速温度(℃)(m/s)空气氢气氦气氮气二氧化碳03311261891337269103371284908343273203431306924349279303491328939355283①当温度为10℃时,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37 米/秒。②声波的传播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在同种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③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空气温度较 低温 (选填“高温”或“低温”)的条件下,最大飞行速度一定的飞机在空气中会更容易实现超音速飞行。解:(1)由表中的数据知:当温度为10℃时,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7m/s;(2)由表中的数据知:在同种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而且温度越低时,声音传播的越慢,故最大飞行速度一定的飞机在空气中会更容易实现超音速飞行。故答案为:(1)337;(2)在同种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低温。总结:此题是一道信息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给出数据的处理能力。是中考中的常见题型,难度不大。三.解答题(共5小题)16.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振动 而发声,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空气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调,那么发声体是 瓶子和水 (填“瓶子和水”或“瓶内空气柱”)。解: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发声。二胡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中。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调,那么发声体是瓶子和水。故答案为:振动;空气;瓶子和水。总结:瓶内装有水,敲击瓶子和在瓶口吹气时,都能发声,但是发声体是不同的。此处容易混淆,注意区分。17.如图,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瓶内。(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变小 。(2)分析实验现象,运用 推理 (推理/归纳)的方法可得结论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1)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空气越来越少,铃声逐渐变小;(2)此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从而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故答案为:(1)变小;(2)推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总结: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需要学生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也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18.在现代汽车中一般都安装有汽车雷达,它能实时测量出汽车周围是否存在障碍物,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障碍物的距离。它的工作原理如下图:超声波发射器向外面某一个方向发射出超声波信号,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进行计时,超声波通过空气进行传播,传播途中遇障碍物就会立即反射传播回来,超声波接收器在收到反射波的时刻就立即停止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计时器通过记录时间t,就可以测算出从发射点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S.但是超声波雷达有一定的局限性,超声波传播速度受天气影响很大,并且当汽车高速行驶时,使用超声波测距无法跟上汽车的车距实时变化,误差较大。另外超声波散射角度大,方向性差,在测量较远的目标时,其回波信号会比较弱,影响测量精度。因此,超声波雷达往往用在短距离测距中。(1)请补充完整文中横线处的填空 340m/s ;(2)中国计划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文中的雷达装置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安装在火星探测器上使用。解:(1)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声=340m/s;(2)在火星上是真空,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文中的雷达装置不能安装在火星探测器上使用;故答案为:(1)340m/s;(2)不能。总结: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规律,认真读题、从中获取相关信息是关键,理解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9.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下表)。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20℃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1)简述,在管的另一端的同学最多能听到几次敲击声?(2)如果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离听到第一次敲击声敲击相隔时间为1.2s,则这条直铁管长约多少米?(第(2)小题要求在空白处写出详细求解过程)物质温度(℃)速度(m/s)空气20340水201450松木203320铁204900解:(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铁管中传播最快,在水中其次,在空气中最慢,当在铁管一端敲击时,声音就会从铁管、铁管里的水和空气三种介质里传播,所以会听到三次声音;(2)第一声是通过铁管传过来的,设传播时间为t,由v=得,s=v铁t,第二声是通过水传播过来的,第三声是由空气传播过来的,所用时间为t+1s,则s=v空气(t+1.2s)因为s相同,故得方程:v铁t=v空气(t+1.2s)4900m/s×t=340m/s×(t+1.2s),解得:t≈0.089s,铁管的长度为:s=v铁t=4900m/s×0.089s≈436m。答:(1)该同学能听到3次敲击声;这是因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2)铁管长约436米。总结:本题考查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关键是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气温影响空气密度,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出现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地面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会向上拐弯,弯到温度低、密度大的上方。(1)由材料可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爱走 气温低、空气密度大 的路径;(用短文中的文字描述)(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路径向 下 (选填“上”或“下”)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3)赤日炎炎,在沙漠中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 上 (选填“上”或“下”)拐弯。解:(1)由题意可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不是完全沿直线传播,而是爱走温度低、密度大的路径;(2)诗句中的意思是声音传到了客船上,这是因为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的途径向比较冷的水边即向下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的客船上。(3)沙漠中,距离地表近的位置温度高,而声音爱走温度低的路径,所以在沙漠中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叫喊,是因为声音在传播时向上拐弯了。故答案为:(1)气温低、空气密度大;(2)下;(3)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4.2透镜期末复习高频易错题汇编含解析新版苏科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透镜高频易错题汇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3噪声及其控制期末复习高频易错题汇编含解析新版苏科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噪声及其控制高频易错题汇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折射期末复习高频易错题汇编含解析新版苏科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光的折射高频易错题汇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