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4)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8781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4)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8781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4)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8781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四1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著名骈文。文章由洪州的宏伟地势、俊杰人才写到宴会盛况;描绘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紧扣秋日美景;从宴饮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悲;叹自身遭遇,表自励志节,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全文抒发了作者胸怀大志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六字句为多,对仗整齐;又几乎通篇用典,自然而恰当,典雅而工巧,是古代骈体文难得的佳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朗读、背诵全文 。
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文中典故,积累文化知识。
2、鉴赏名句,培养学生理解感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是学生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
2. 欣赏千古名句,体味名句之美。
【教学难点】
进行文言仿写训练。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朗读音频
学生准备:1、预习诵读,解决生字生词
2、课前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高阁此登临,数历代名贤,领千载风骚,地灵人杰,云开五岭,美尽东南,须知远海扬波,犹羡唱晚渔舟,气腾彭蠡;
匡庐遥在望,阅古今兴替,纪百年功过,秋去春来,脉络三江,光辉寰宇,赢汉群伦景仰,长忆阳明白鹿,道贯九州。
——刘汉屏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周峋芝
同学们,这两幅对联描绘的均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滕王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王勃的《滕王阁序》,领略诗人笔下滕王阁的景与情。
【设计意图】以滕王阁对联导入,既可以让学生感受《滕王阁序》的语言美、景物美,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领略中国经典文化的魅力。
二、走近作者
王勃:“初唐四杰”之一,字子安。六岁善文,十四举第,神童也。戏文怒高宗,被逐。坐杀奴,父累贬交趾令。上元二年,勃省,道南昌,会都督宴滕王阁。勃于会赋诗并作《滕序》,寻渡海溺,惊悸死。序遂成“绝唱”。
【设计意图】以文言形式介绍作者,言简意赅,故事性讲解,使学生兴致盎然。
三、静心聆听
1、感受《滕王阁序》的语言美,掌握朗读节奏,在聆听中体会作者抒发的复杂感情。
2、解决字音:
星分翼轸(zhěn) 舸舰弥津(gě) 鹤汀(tīng)凫渚
睢园绿竹(suī) 逸兴遄飞(chuán) 命途多舛(chuǎn)
引瓯越(ōu) 俨骖騑(yǎn cān féi) 棨戟(qǐ) 叨陪(tāo)
潦水(ōu) 绣闼(tà) 孤鹜(wù) 簪笏(zān hù) 襜帷(chān)
雕甍(méng) 睇眄(dì miǎn) 帝阍(hūn) 涸辙 (zhé)
3、注意字形
时维九月 临帝子之长洲 上出重霄 鹤汀凫渚
冈峦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 闾阎扑地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渔舟唱晚 彭蠡之滨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夯实基础,掌握本课字音读法,掌握正确书写方式,为理解文本、领悟情感做铺垫。
4、把握朗读节奏
(根据朗读音频,各组内派代表朗读一段课文,以以下句子为代表,讲解骈体文、对偶句朗读方法。)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明确:①四字句的读法有 “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 “三三式”; “一四式”; “二二二式”; “二四式”; “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三四式”; “二一四式”; “二三二式”;
“二二三式”。
【设计意图】正确把握朗读节奏掌握朗读古诗文停顿知识,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句意、段意、把握文意,在理解基础上背诵、领悟。
四、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大意
学生分组讨论,整体把握全文框架。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设计意图】如今高考重在考查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段落大意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因此本环节旨在教授学生抓住段落主要内容——描绘景物、塑造人物、讲述事件等概括段意,理清文章写作思路。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五、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2—3段。
2、本文有不少佳句,找出一些佳句,并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背诵、鉴赏古诗文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进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本文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聚散之因缘,登高之见闻,贤主嘉宾之寒暄,旧识新交之志趣等都是赠序之应有之义。王勃天生才智,宛如妙手偶得。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文因饯别而作,却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情,情景交融,辟出了新径。
二、指名背诵,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有所获,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八仙过海 品味鉴赏
滕王阁千古,王勃序永存。序文因楼成,名楼借文传。本文佳句众多。诸君试各展身手,组内合作,进行适当点评。 (要求: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说出它的好处来)
例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名家点评:此句是传诵千古的名句,是本文最为闪光的一句。相传都督阎某拂袖而去后,闻此句肃然而起,说:“此真天才,当传不朽矣。”
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
秋水碧而连天,长天净而映水,故曰一色。
王勃把这种景象用对偶句来表现,描绘出一个旷远的背景,红霞在天上飘动,野鸭在红霞中翱翔,在这水天一色的一片青碧之中,造成蓝天上一红一白的色彩对照,构成色彩明丽的画面;无生命的晚霞与有生命的飞鸟并举,构成的画面更为明丽鲜活,超出前人甚远。
例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表达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的深沉的悲哀和孤独,也反映了“失路之人”共有的悲哀和孤独。
例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在相反相成中统一,突出了作者“贫贱不能移”的美好节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设计意图】命局赏析是近年高考热点,并且名句常常是文章的主旨或者情感核心。诗词名句鉴赏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必须在提高兴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诗歌见容,咀嚼体味,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主题,反复历练,规范答题,选准角度,慎重回答,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四、总结本文典故,掌握文化常识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钟期既遇;杨意不逢;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腾蛟起凤;钟鸣鼎食;
萍水相逢;老当益壮;
龙光宝剑;徐孺下榻;
紫殿;清霜;梁鸿;孟尝;
谢家宝树;鱼跃龙门;
叨陪鲤对;孟氏芳邻。
课文用了大量的典故,这些典故是如何运用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文中所用典故,简练而含蓄。用典除了有加强论证的作用外,还能以古比今、借古写怀,可以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文化、文学常识是近几年高考热点,典故是常识的一部分,诗文用典可以使课文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含蓄、典雅而又精练,加强文章表达效果。本设计环节意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文学常识。
五、探究本文写作方法
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什么?简述理由。
(一)、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
作者带我们趋名楼,登高阁,览楼台壮丽、山川旷远、市井繁华、舟楫众多,点缀以渔歌、雁声,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图画。
“潦水尽而寒潭清”,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高耸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朦胧秋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祥和都洋溢着作者无比愉悦的心情。作者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情达意,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
(二)、调动了对偶、用典等艺术手段,在精美严整的形式之中,表现了自然变化之趣, 抒发自己复杂情感。
句式错落,节奏分明。骈俪藻饰,辞采华美。运用典故,简练含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把握文本的写作特色,体会感情的抒发与文章写作方式之间的关系,学会学以致用。
六、探究情感
找出文中抒情句子,大声朗读,细细品味,领略作者情感。个人总结与组内合作结合。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苍天高远,大地廖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明白了盛衰成败自有定数。)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一问一答,答非所问,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表达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的深沉的悲哀和孤独,也反映了“失路之人”共有的悲哀和孤独。)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从历史中撷取的两个实例,以此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
——怀才不遇,愤懑悲凉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追求,即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王勃此时怀才不遇,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作者将“老”和“壮”,“穷”和“坚”从相反相成中统一起来,突出了“贫贱不能移”的美好节操。一种理想的人格境界,表明了作者高尚的人生观。)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未晚。(“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以超越空间为喻,“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以追赶时间为喻,都表现出了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即使喝贪泉中的水仍觉着神清气爽,身在即将干涸的车辄中也是欢乐无比。喻自己身咎逆境中仍然自强不息,保持着一种乐观的做人态度。)
——身处逆境 ,自强振作
【设计意图】此设计可以锻炼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发学生思考,在思考过程汇总更好地感悟王勃的怀才不遇、乐观自强。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学习氛围浓厚,基本完成了教学设计内容。但在时间的把握上不够精确,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做的较为仓促,对名句和文章的鉴赏能力仍需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5 滕王阁序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5 滕王阁序教案,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设计意图,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5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5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5 滕王阁序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5 滕王阁序教案,共2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设计意图,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8799326979f03b68cbfed985436f76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