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同步练习题解析 6.1 行星的运动 (人教版必修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8810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一物理同步练习题解析 6.1 行星的运动 (人教版必修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8810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1.行星的运动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1.行星的运动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1 行星的运动 同步练习题解析(人教版必修2)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有一个共同的轨道焦点B.行星的运动方向总是沿着轨道的切线方向C.行星的运动方向总是与它和太阳的连线垂直D.日心说的说法是正确的2.关于太阳系中各行星的轨道,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B.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C.不同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是不同的D.不同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各不相同3.设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T2/R3=k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 )。A.只与恒星质量有关B.与恒星质量和行星质量均有关C.只与行星质量有关D.与恒星和行星的速度有关4.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TA∶TB=8∶1,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和运行速率之比分别为( )。A.RA∶RB=4∶1,vA∶vB=1∶2B.RA∶RB=1∶4,vA∶vB=2∶1C.RA∶RB=1∶4,vA∶vB=1∶2D.RA∶RB=4∶1,vA∶vB=2∶15.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可近似看做圆轨道,“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的三次方”成正比。地球与太阳之间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结合下表可知,火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 )。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公转周期(年)0.2410.6151.01.8811.8629.5A.1.2亿千米 B.2.3亿千米C.4.6亿千米 D.6.9亿千米6.某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远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a,近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b,过远日点时行星的速率为va,则过近日点时的速率为( )。A. B.C. D.7.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到地球距离的。已知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是27.3天,则此卫星的运行周期约为多少天?8.已知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平均轨道半径为1.49×1011 m,运转周期为3.16×107 s;水星绕太阳运转的平均轨道半径为5.79×1010 m,周期为7.60×106 s,试由开普勒第三定律计算地球、水星绕太阳运转时轨道半径的立方与周期平方之比值k各是多少。9.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但彗星的运动轨道则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天文学家哈雷曾经在1684年跟踪过一颗彗星,他算出这颗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球公转半径的18倍,并预言这颗彗星将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出现。哈雷的预言得到证实,该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哈雷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请你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估算,它下一次飞近地球是哪一年?
答案与解析1. 答案:AB2. 答案:B3. 答案:A4. 答案:A解析: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又由圆周运动的知识,得,故选A。 5. 答案:B解析: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知,故亿千米。6. 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A、B分别为远日点、近日点,由开普勒第二定律知,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里扫过的面积相等,取足够短的时间Δt,则有:vA·Δt·a=vb·Δt·b,所以。7. 答案:5.25天解析: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所以卫星的运动周期为。8. 答案:3.3×1018 m3/s2 3.4×1018 m3/s2解析:地球和水星两颗行星围绕太阳旋转,其轨道半径与运行周期满足开普勒第三定律,即,对于地球有。对于水星有。9. 答案:2062年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年则哈雷彗星下一次出现的时间为1986年+76年=2062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1.行星的运动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关于行星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21.行星的运动同步测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1.行星的运动巩固练习,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