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要点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要点,共2页。主要包含了平面内点的坐标特征,对称点的坐标特征,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点的平移坐标变化规律,直角三角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平面内点的坐标特征
各象限内点P(a ,b)的坐标特征:
第一象限:a>0,b>0;第二象限:a0;第三象限:ak3> k4(按顺时针依次减小)
(1)与x轴交点:,求法:令y=0,得k x+b=0,在解方程,求x;
(2)与y轴交点:(0,b),求法:令x=0,求y。
4、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
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只需x和y的两对对应值即可求解。具体求法为:
设函数关系式为:y=k x+b;
(2)代入x和y的两对对应值,得关于k、b的方程组;
(3)解方程组,求出k和b。
k和b的意义
∣k∣决定直线的“平陡”。∣k∣越大,直线越陡(或越靠近y轴);∣k∣越小,直线越平(或越远离y轴);
b表示在y轴上的截距。(截距与正负之分)
由一次函数图像确定k、b的符号
直线上升,k>0;直线下降,k0;直线与y轴负半轴相交,ba(或xb(或y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