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六年级下册成正比例的量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下册成正比例的量授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底面积×高度体积,×30=300,×20=300,×15=300,×10=300,×5=300,xy=k一定,每天装配的辆数,需要装配的总辆数,成反比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3)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
(1)两种相关联的量。
(2)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反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关系的判断
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杯子底面积的大小 变化而变化的?
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这两种量。
底面积增加,水的高度反而减少。
底面积减少,水的高度反而增加。
从上表可以看出,水的高度和杯子的底面积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水的高度是随着杯子的底面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积300,实际就是倒入杯子的水的体积。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就是:
(3)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必须是两种相关联的量。(2)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3)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1.填空。(1)某童车厂装配一批童车,每天装配的辆数和需要的时间如下表:
表中( )和( )是相关联的量。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都是( ),这个乘积实际是( );因为这两种量的乘积( ),所以( )和( )这两种量叫做( )的量。(2)如果xy=7.5,那么x和y成( )比例。
2.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 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反比例关系。 ( )(2) 一堆煤总量一定,用去的吨数和剩下的吨数成反比例关系。 ( )(3) 圆锥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关系。 ( )(4) 3×5=15(一定),3和5成反比例关系。 ( )
(1)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选题源于教材P48做一做)
表中有每天运的吨数和运货的天数两种量,它们是相关联的量。
(2)写出几组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并比较积的大小,说一说这个积表示什么。
300×1=300150×2=300100×3=300 75×4=30060×5=30050×6=300 积相等(一定)。这个积表示这批货的总质量。
(3)运货的天数与每天运的质量成反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成反比例关系。因为每天运的质量和运货的天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而且它们的乘积一定,所以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4.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并说明理由。(1)订阅《现代少年报》的总价一定,订阅的份数和报纸的单价。
成反比例关系,因为份数×单价=总价(一定)。
(2)用同一批纸订成同样的作业本,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3)发芽率一定,发芽种子数与试验种子数。
成反比例关系,因为每本的页数×装订的本数=这批纸的总页数(一定)。
不成反比例关系,因为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发芽率(一定)。
5.铺地的面积一定时,每块方砖的边长和需要的块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不成反比例。因为方砖边长×块数= 。
辨析:方砖边长与所需块数乘积不一定,不成反比例。
反比例的意义: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的基本步骤: 1. 首先判断两个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2. 然后再看两个量的积是否为定值。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51页练习九第8题、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成反比例的量教课内容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30=300,×20=300,×15=300,×10=300,×5=300,x×y=k一定,关系式,两种量,不相关联,相关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价,=速度,努力吧,你猜我猜大家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2 正比例和反比例综合与测试公开课ppt课件,文件包含45反比例pptx、45反比例docx、45反比例课后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