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必修一第三单元 往事悠悠9 再别康桥教案
展开《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徐志摩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3.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的主题。
4.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2.通过教师的指导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康桥柔美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的深深依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难点:作者为何要如此眷恋康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预习作业;学生诵读课文,自己解决生字词,了解作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的新诗史上,有这样一位毁誉不一的诗人,他出身豪门,留学国外,热衷于文化沙龙和派对。后人不仅仅热衷于他的诗歌,更热衷于研究他的八卦,因为他的一生都以爱情的名义,纠缠在三个名动一时的女人之中;他英年早逝,因为飞机失事在35岁时死在泰山脚下。他就是徐志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首使他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再别康桥》,那么这首诗到底好在哪了?展示了诗人怎样的内心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这首诗。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二、诵读
1.散读发现诗歌的美
学法指导: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听读,然后学生散读课文,体会诗歌的美。
感知明确:
(1)音乐美节奏感强 双行押韵
(2)画面美几乎每一小节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给人视觉上的想象
(3)结构美首尾结构相同 句子排列整齐,单双行错开一列
2.朗读感受美
朗读指导:朗读节奏舒缓、轻柔,要读出那种依依不舍的感情。
【设计意图】从诵读中感受诗歌的三美,诗歌的美主要是通过朗诵展示出来的,重视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在诗歌教学中非常重要。
三、赏析(情感美,意境美)
问题: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如何表达的?试着简要的分析。
讨论明确:(1)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深深眷恋和喜爱之情,以及不得不离别时的淡淡的惆怅和伤感。(2)把自己的情感寄寓在几处富有色彩感的景物之中(寓情于景,情融景中)(强调,重在把握意象)
学法指导:请同学们任选一景进行分析。
意象:云彩,金柳,青荇,清泉,星辉,笙箫,夏虫
分析:云彩,使诗歌清新飘逸
金柳,对康桥的深深的爱
青荇,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康桥永久的眷恋
清泉,沉淀着诗人往日的美好
星辉,渲染了夜的静谧与美好
笙箫,渲染了离别了忧伤
夏虫,采用拟人的手法,烘托出离别时的伤感
小结:诗歌鉴赏离不开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所以我们在鉴赏一首诗歌时,不妨从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入手。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鉴赏新诗的方法,即抓住意象,分析意象,体会感悟情感。
四、难点突破
作者为何对康桥如此眷恋康桥呢?
教法说明:可以先让同学们说说。
课外补充:
1.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康桥是他经常去读书、散步,划船的地方,康桥的风光是十分优美的,诗人称康桥为“全世界最美丽的一条水”。在诗人对康桥的眷恋里,饱含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这种热爱与向往不是—般人的游山玩水,而是诗人性情与大自然深深的契合。诗人说过:“我是一个生命的信仰者,我信生活决不是我们大多数人仅仅从自身经验推得的那样暗惨。我们的病根是‘忘本’。人是自然的产儿,就比枝头的花与鸟是自然的产儿;但我们不幸是文明人, 入世深似一天,离自然远似一天。离开了泥土的花草,离开了水的鱼,能快活吗?能生存吗?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资养。”
康桥世界的自然风光滋润着诗人的心灵,一次次地给诗人带来欣喜和快乐;同时也一次次地抚平诗人心头的创伤,荡涤去了诗人的“苦痛,烦闷,拘索,枯燥”。
2.康桥承载着他的一段美好情感。诗人曾说过;“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象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而那让诗人“真愉快”和“最感受人生痛苦”的事件到是什么呢?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诗人就是在那一春爱上了自始至终只把他当作朋友的才女林徽音,并与结发妻子张幼仪离婚的。在恋爱的人(哪怕是单恋)眼里,星月,流水,鸟儿,柳条自然不比平时。
胡适:志摩今年在他的《猛虎集·自序》里曾说他的心境是“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这句话是他最好的自述。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
【设计意图】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充分思考,展开讨论,问题在讨论中明确。
五、结语
在我看来,康桥是徐志摩灵魂的故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灵魂的故乡,我们的灵魂之乡在哪里?我们也可以写一首诗啊!
【设计意图】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培养总结概括能力。
六、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再别康桥》;
2.模仿《再别康桥》写一首抒情诗。
【设计意图】诵读默写是最基本目标,同时还需要学习新诗的创造。学生只要敢于动笔,写作新诗就不会难了。
教学反思
略。
高中北师大版8 项脊轩志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北师大版8 项脊轩志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北师大版9 再别康桥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北师大版9 再别康桥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必修一6 草莓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必修一6 草莓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